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希望的田野
——洛南县“收获2014”系列报道之农业强优篇
文章字数:1834
  冬日的暖阳普照着大地,漫步洛南县农村,一幅优美的画卷映入眼帘:一行行经过科管的核桃树茁壮成长,一幢幢移民楼房整洁漂亮,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泛着银光,一个个农业企业紧张的生产……
  今年以来,洛南县依托独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按照农业强优三年计划的要求,强化基地园区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倾力打造名优品牌,不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洛”牌产业擎起农业发展脊梁
  放眼城关镇八里杠梁万亩核桃园、景村镇先进村良桑建园,一排排修剪整齐、经过精心科管的核桃和桑树苗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而在保安镇仓圣湖现代农业园区,一个个设施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菜农们正在忙着进行科管。
  该县坚持打好春秋“三大硬仗”,着力扩基地、强龙头,不断加快“洛猪”“洛桑”“洛烟”“洛果”“洛薯”五大“洛牌”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洛”牌产业发展水平。前三季度全县生猪饲养量124万头,出栏68万头;桑园科管3.3万亩,养蚕3.07万张;新建良种核桃园3.4万亩,点播4.2万亩,产值3.2亿元;栽植烤烟10.01万亩,产值2亿元,实现烟税4400万元。
  该县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价格协调、利益联结和纠纷调解机制,全面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同时,通过政府主导,完善农超对接和产销一体化模式,利用“家庭农场+超市”“家庭农场+配送+销售终端”等方式,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销售能力。目前,该县华阳、华塬、食药用菌等现代农业园区和朗源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加快建设,仓圣湖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已上市销售。全县新发展家庭农场65个,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6万亩。
  农业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金桥
  日前,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100余名农村妇女、老人在宏达工艺品合作社紧张地制作着卡通纸灯。该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年产卡通纸灯100余万个,手工编织袋6万条,工人年人均工资1万元以上。
  该县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布局原则,在全县积极推广麻坪镇东方红中药材、三木禽业、王岭粉条、福源豆制品等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抓好合作社的试点,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合作社示范县建设。
  今年以来,该县已建立了永丰镇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保安镇草编产业合作社、石坡镇玉明农产品种植合作社、灵口镇灵泉水产养殖合作社、石门镇鑫洋柿子醋合作社等35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该县积极落实合作社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保险服务,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理事长、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洛南县的烤烟、核桃、丹参、草编、豆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远销全国各大省市,王岭的粉条,巡检的陈醋和保安、洛源的豆腐干畅销省内外。据统计,该县合作社社员人均现金收入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出400余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陕南移民搬迁加快城镇化进程
  洛南县石门镇河西移民小区是今年石门镇结合小城镇开发建设的一个移民小区,这个占地106亩、投资1.3亿元的安居小区古朴温馨,17栋整齐划一的6层楼房犹如水墨画镶嵌在美丽的田园间,2000多平方米的圆梦文化广场崭新洁净,近千户搬迁移民在这美丽的新家园里播种着新的希望。
  今年以来,该县把小城镇建设与陕南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安排小城镇建设引导资金1000万元,带动永丰、石门等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该县大胆探索整合并轨移民搬迁与保障性住房,有效解决了“两房”供求矛盾,同时加快农民进城落户步伐,让农民变成了市民,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他们将陕南移民安置办公室与县保障性住房办公室合署办公,规定“凡是自愿转为城镇户口,相关部门无条件优先为其办理手续,与城镇居民保障房对象同等对待,享受城镇保障房政策”。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出“补助首付”“以补代租”“前置办证”等政策性举措,切实解决了没有经济能力但申请入住城镇的搬迁户的搬迁问题。今年以来,该县已建成了古城御龙新城、石坡镇移民安置楼、保安移民新区、灵口镇灵泉小区等移民新区。
  同时,在县城周边和古城、三要、保安等集中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设施蔬菜、特产加工、食药用菌等农业园区、旅游农家乐集群,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拓宽了搬迁移民基本生活和就业门路。
  “我们原来住在谢底村4间破土房,山大沟深的,儿子娶媳妇都困难。搬迁后住着政府补贴的移民安置楼房,以后娃上学、看病啥都方便。我现在附近的竹艺加工合作社上班,儿子在古城街办了个修车铺,一年能挣5万多元呢。”古城镇搬迁户姜海朝说话间充满着幸福的微笑。   (李 琳 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