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准扶贫促发展 真情帮扶暖人心
——共青团商洛市委双包双促初见成效
文章字数:1996
  “今年咱团委包扶我们村,又是修路灯,又是送医疗,还请专家给我们培训核桃、天麻、猪苓种植技术,帮我们解决猪娃羊娃的病,村上娃考上大学给娃争取助学金,这又给咱送来米面油,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啊!”11月中旬团市委为包扶点猴神村送物资时,村民亲切的拉着包村干部说。
  全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动员会后,团市委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总要求迅速行动,于3月底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今年的包扶工作,成立了全体干部为成员的“双包双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科室、责任人,为“双包双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确定16户包扶对象的基础上,迅速成立了驻村工作队,由书记担任队长,并确定专人担任联络员,强力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包扶包抓责任制。
  今年以来,团市委先后13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猴神村和包扶户家中,逐户走访,座谈了解,摸清了猴神村的种植业结构、经济状态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通过走访梳理了村民生产生活情况、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包扶目标,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团市委2014年“双包双促”工作计划》和《团市委“双包双促”工作2014-2016三年规划》,每位包抓干部与帮扶对象签订双向承诺书,填写、悬挂包户扶贫明白卡,因户施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与帮扶户共同寻找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年来,团市委按照精准扶贫的“五个好”要求,把发展产业作为“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核心,“量体裁衣”,根据猴神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帮助猴神村确立了劳务输出、药用真菌、传统种植、养殖和旅游开发“四大产业”发展方向,让老百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源,有力地推动了猴神村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发展劳务输出产业,打“维权保障牌”。团市委组建了一只由10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服务队,全力打造外出务工人员维权“绿色通道”,加大农民工劳动保障维权力度,走村入户帮助村民解答法律维权方面的疑问,今年已帮助30余人解答了法律困惑。
  突出发展药用真菌种植,打“专业培训牌”。药用真菌种植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在实地调查后,团市委帮助猴神村确定了天麻、猪苓种植方向,联系农业、林业等部门专家,积极开展两期农村“领头雁”培训活动,就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种植技术知识进行专题培训,帮助猴神村发展种植天麻1万窝、猪苓5000窝,核桃科管300亩。
  继续发展传统养殖业,打“专家服务牌”。据调查,经过多年的发展,一部分村民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传统种植也在猴神村依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团市委邀请农业局专家深入农户向农户提供各种农业资讯和信息,分析种植和养殖前景,针对村民在传统种、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就地解决问题。
  探索旅游开发产业,打“带头示范牌”。猴神村靠近商州江山风景旅游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人流量也逐渐增多,这给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他们在走村入户过程中,向有条件的农户就农村休闲旅游概念和信息,进行了详细讲解,增强农户信心,鼓励村民依靠江山旅游景区发展农家乐,增加收入,目前已有3户正在筹建。
  经过一年的努力,团市委针对猴神村16户贫困户和全村农户进行了细致深入分析,挖掘贫困背后的根源,将贫困户分为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和因灾致贫三类,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对症下药”,争取做到标本兼治,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
  还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发放圆梦助学金、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不仅为贫困大学生“雪中送炭”,还为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量身定制”,送去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以及书包、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6月份,团市委积极联系商洛医院8位心脑血管专家和资深中医组成专家服务队,深入包扶户、困难户家中,为他们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开出药方,送去治疗药品,并为140余名村民宣传讲解了日常饮食和疾病预防知识,免费发放了5000余元药物,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用药贵的难题。
  今年七月至九月,全市先后不同程度遭受旱灾、涝灾,在了解到猴神村也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后,团市委积极主动把减灾工作作为包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旱又是涝,今年地里的东西全完啦”,在深入包扶村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到猴神村的灾情和群众生活、生产情况后,团市委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包扶村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和救助金,并将两吨化肥和200余包蔬菜种子送到包扶户家中,帮助群众开展以经补农,以蔬补粮生产自救工作,将灾情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
  “夜晚出行送照明,发展产业送培训,贫困学生送救助,看病吃药送专家,受灾受害送温暖。”细数起团市委的“私人定制”帮扶救助,村支书笑开了花。聊到增收门路,村支书更是高兴,通过一年的努力,村上每个贫困户家庭都有了增收的新门路,种猪苓、种天麻、养猪、养羊四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初步成型,贫困户收入在去年基础上可增长30%以上。(周 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