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龙驹老街照相馆
文/图 记者 左 京 见习记者 王 倩
文章字数:2667
  龙驹老街

  老照相馆的橱窗里,留有岁月的缩影。

  冬日午后,丹凤龙驹寨的老街显得有些寂寥。阳光斑驳地洒落下来,偶尔有几个老人倚着木门晒太阳,发出愉快的笑声。贺德善老人的照相馆镶嵌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毫无违和感:沿街一间小小的门面,墙体与木门被统统刷成粉蓝色,醒目而不扎眼。简易的橱窗里是大大小小的照片,从人们的穿着可以判断,有的已经有些年份了,有的是新拍的,但所有的笑容都是满满的喜悦。照相馆的木门紧闭着,让我突然想起了那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邻居指点我们,摁门铃吧。并不清脆的门铃,帮我们催出了午后小憩的主人,也催开了一扇窥视光影故事的大门。
  理发师变摄影师
  今年74岁的贺徳善老人是丹凤县龙驹寨镇西河乡贺家村人。少年时期的他,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那时候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初中毕业以后,我就开始跟着大人到处帮工,挣钱贴补家用。”贺徳善老人向记者娓娓道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丹凤县理发馆帮小工盖房子。机缘巧合之下,理发馆的老板看到少年勤快麻利,机灵踏实,当即决定收为徒弟。由此,贺徳善正式成了一名理发师,一干就是10年。“我干理发时还是很出名的,地质队的人还专门把我接去给他们理过发哩。”贺徳善笑着告诉记者,虽然理发的工作干得顺风顺水,但是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学摄影。“我从小就爱画爱写,这种热忱不是物质的富裕能满足的。”1970年,贺徳善抓住机遇,转行进入丹凤县照相馆工作,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据贺徳善回忆,当时的丹凤县照相馆归副食服务公司管理,共有9个人,其中5名为女性。贺徳善初入照相馆工作,凭借自己的刻苦好学,很快熟悉了业务技能。加之他会理发、会缝纫,还会画像和修理等多种技能,很快便在摄影师中间崭露头角。1987年12月,陕西省技术职称考评委员会正式授其为一级摄影师,为全丹凤县独有。贺徳善说,他照相有个特点,拍照之前先要帮人们整理仪容仪表,“妇女我就给人家修发型,男的我就给他们整理服装、剃胡子。”因此,找他照相的人越来越多,年年任务完成都是第一。
  贺徳善告诉记者,人们为了表达感谢,常常会衲一双鞋垫子或者买一把瓜子送给他,让他觉得心里很温暖。“当年的女娃娃现在都是老奶奶了,常有人拿着照片来我这儿,说,贺师,这是你给我照的,现在再给我放大吧。”老人笑着讲述着,眼角不时有泪花迸出来。
  跑遍了丹凤沟沟叉叉
  贺徳善老人告诉记者,如今回想起来,最激动人心的岁月,还是他们响应政府“面向工农,为农村送艺术送服务”的号召,下乡照相那儿会。黄胶鞋一穿,大机器一扛,虽然要风里来雨里去,但是为群众服务心是热的。尤其是每到一个地方,听到这个村的群众隔着一道沟对另一个村喊:“哎,县上贺师来啦,快来照相啊。”立刻热血沸腾。
  “照了这么多像,让我印象最深的,还属一九七几年给竹林关中学拍的那个500人的大合影。”贺徳善说,当时交通不方便,摄影师必须自己背着相机和药水徒步去照相,那次用的相机足足有30斤重,“没有好体力,光相机都扛不动。”
  下乡照相,贺徳善和他的同事们几乎跑遍了丹凤境内的沟沟叉叉。龙潭、庾岭等几个水库跑遍了,当年去往峦庄的路还是原始森林他们就去了,冬天羊肠小道上结满了冰溜子他们干脆就坐在地上滑着去目的地。“每到一个地方,老人照、小孩照、全家福,到一个村子就得留下来,照完才能走哩。”贺徳善描述道,经常是白天一整天都在紧张拍照,到了晚上自己要创造一个暗室出来,冲洗胶卷。洗好的照片要跟白天记好的名字一一核对好,装在袋子里才算完工。“群众对我们好得很,还记得那年在马家坪照相,老乡们为了表示感谢,吃过饭后把白瓜子往锅里一烤,那热闹劲和瓜子的香味到现在我还常想起。”
  经常下乡,让贺徳善没法照顾家人。妻子张淑引当时在丹凤饭店工作,工作时间也是一分钟不能耽误。三个孩子没人照看时,便只能寄养在别人的家里。“无论是天晴、下雨还是下雪,他是上面一叫立马就背着照相机走的。但是我理解,从不阻拦。”张淑引说。
  扫不尽的瓜子皮
  上世纪80年代末个体经济兴起,1989年贺徳善与其他3个同事先后在丹凤县城里开起了4家个人经营的照相馆。这一批照相馆虽然现在只留有贺徳善这一家,但是它们的红火见证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
  张淑引回忆道,刚开始开起这个照相馆时,他们夫妇俩心里也没有底,到处宣传让大家先知道他们的照相馆。“我老伴经常说,要照一张好照片,要想办法让人表情自然,不紧张,让人微笑,他照相时经常会跟人说笑,让气氛轻松下来。所以他照出来的照片经常被大家夸影像逼真、艺术性高。”张淑引说,凭借着贺徳善精湛的技艺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打了出去,很多单位都找他去拍大合影。“拍大合影时,要把层次分开,而且每个人的眼睛都不能闭上。”贺徳善说,丹凤县工商局还曾送给他“信得过照相馆”的荣誉称号,“人家信任我,是我的光荣,也是责任。不管是大生意还是洗小像一张5分的小钱,我都认真给大家干好。”谈起整个照相生涯中最感觉光荣的事情,贺徳善老人说,让他最为激动还是温家宝总理来老君殿时,他也在摄影师的队伍中。“合完影,总理与我们每个人握手,真诚地说感谢摄影师们辛苦劳动。总理的感谢与群众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无上的荣誉。”
  贺徳善说,照相馆平时也接一些外拍、婚庆摄像等红白喜事,还有照片冲洗,主要以室内拍摄为主。“最红火的时候,春节照全家福的人坐着等的时候,在照相馆里嗑瓜子,瓜子皮扫都扫不过来。”生意越来越好,贺徳善的照相机也不停地更新换代以跟上时代的发展。1999年在小儿子的帮助下他换了第一台彩色胶卷照相机,2005年更换成数码照相机,至此他已经前后更换了数十台照相机。
  光影里的照相馆
  就在记者拜访贺徳善老人的前几天,曾经担任丹凤县龙驹寨镇下湾小学校长的刘学芳,拿着大儿子还在读幼儿园时的照片来找贺徳善帮忙翻新。“这是老朋友啦,我们坐在这间小照相馆里高兴地谈天,以前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贺徳善说,这间老照相馆里留下了很多人太多美好的回忆,每一个布景可能都牵动着一份思绪。很多生活在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留下一张影像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珍贵,也正因为这样,大家尊敬摄影师、崇拜摄影师,这份工作也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现在已经不靠照相馆挣钱了,开着就是因为干了一辈子了割舍不下,也给大家留一个念想,还有很多人经常会找来看看。”
  如今,一个普通家庭拥有一部照相机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人们对进照相馆的那种憧憬逐渐消失。加上数码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冲印方式也在迅速被取代,老照相馆同它老化的机器一起,可能最终要归入生活的博物馆中。但是那些集结在这里的光影的故事,每一张笑脸,都值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