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柞水县“马年跨越·辉煌篇”系列报道之二
文章字数:3185
  寒冬季节,走在全国文明县城——柞水的大街小巷,整洁的街道、完备的设施、穿行的人流让人忘却严寒;河水涓涓绕城而过、垂柳窈窕沿街而立,若不是远处群山上积雪的提醒,会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天。
  近年来,柞水围绕打造“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和“西安会客厅”目标,按照“拉大框架、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城镇化思路,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等活动,统筹推进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依托的城镇体系,2014年全县城镇化率达4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36%,人均拥有公共绿地9.83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巨变,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学规划绘蓝图
  城市建设的好坏,规划是基础。柞水始终把规划作为城镇建设的“一号工程”,立足于生态、资源和邻近西安的区位优势,按照“高点起步、超前规划、一次到位、分步实施、留有余地、不留缺陷”的原则,坚持县城、中心镇、村庄“三级同步规划”,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围绕“南扩、中优、东进、西融”四大战略,将老城区、新城区、盘龙园区全部纳入县城建设规划,统筹做好县城综合管网、道路交通、绿地水系、环卫设施、休闲场所、地下管线以及防空、防灾、公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跟进,强化对建筑红线、生态绿线、亲水蓝线、基础设施通道黄线的控制,不断完善县城综合功能。以建设“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特镇、文化名镇、人居佳镇”为目标,把13个镇辖区内的居民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同城镇统一进行规划,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不断增强村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柞水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已通过评审,《柞水县城风貌规划》、《柞水县城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柞水县城盘龙公园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凤凰和营盘2镇控制性规划等30余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为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城镇指明了方向,2014年全县城建规划投入达577万元。
  精品建设铸名片
  漫步在柞水临河的休闲长廊,你会看到橡胶坝拦起的河水碧波荡漾,汉白玉栏杆上的霓虹灯光彩夺目,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让人流连忘返。
  因工作业务原因每年都要来柞水好几趟的宝鸡陈仓区的史宝锋先生明显的感受到了柞水县城的巨大变化:“前几年来柞水办完业务就往回赶,觉得没啥可留恋的!现在这环境好了,设施齐全,大城市有的这都有,我每次过来总想多呆几天,到了夏天我还会带着家人过来住几天。”
  不光县城变化快,各镇发展也毫不示弱,在营盘、凤凰、下梁等镇,文化广场、数字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文娱设施一应俱全,茶余饭后广大群众唱着、跳着、看着、玩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城镇建设的步子快不快,加大投入是关键。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柞水县按照“中疏外扩、成网增绿”的要求和“开发新区、改造老城、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的思路,始终把提升功能、完善配套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向上争、银行贷、政府筹、企业垫”等措施,充分发挥城投公司的平台引领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坚持每年实施“十大城建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出行、住房、环境等热点难点问题,2014年先后完成了旧城改造、城市路网、景观美化、功能配套、环卫设施、小区设施、城市管线、保障房建设等10大类42个子项构成的城建项目群。目前已完成投资10.74亿元,完成了1.9公里临河路的电力、通讯、广电、公安网络管线地埋铺设;河西长廊向北延伸工程全线完工;将原丝织厂大桥改造成为人行廊桥,成为柞水新景;县体育场功能改造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迎春片区旧城改造有序推进,102省道“三改二”正在路基施工,色杏路建成投入使用,东红路快速推进,其余工程均按计划进度如期推进。
  重点镇建设稳步推进,凤凰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3大类18个项目有序实施,完成投资15851万元,占年度任务12650万元的125%;营盘镇完成岭南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7个旅游开发工程和营湖小区“五化”等12大项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投资19685万元;下梁镇完成茨沟小区基础设施等九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7450万元,下梁、凤凰两镇跻身国家级重点镇,城镇品位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柞水把城镇建设与陕南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农民进城落户等政策紧密结合,采取“富裕户进县城、中等户到集镇、一般户住新村、困难户靠保障”的县域统筹办法,积极推进农民进城入镇,目前已有2万余农民变成城镇居民。
  产城互动激活力
  能否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门路,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柞水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坚持工业循环化、农业产业化、旅游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持久动力。依托产业兴集镇,围绕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依托800万吨菱铁采选、140万吨铁铜采选、2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等重大工业项目,加速矿钢一体化进程,着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依托盘龙生态产业园、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建设,通过“集镇+园区”“集镇+企业”“集镇+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下梁、曹坪、红岩寺等集镇发展;依托“三廊六区九点”的旅游大框架,大力推进“全域游”“智慧游”,加快建设牛背梁国家旅游度假区,促进乡村游等三产服务业发展,促进营盘、石瓮、凤凰等旅游区集镇发展,不断激发小城镇发展动力。片区打造带集镇,依托三大流域的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将乾佑河流域打造成以休闲娱乐、旅游纪念品开发、餐饮服务为主线的休闲度假服务类产业发展区域,将社川河流域打造成以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维修及零部件加工、企业职工福利区等为主营业务的矿产开发类产业发展区域,将金钱河流域打造成农特产品集约化生产、蔬菜及农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域,以流域促全局、提水平。多元经营活集镇,发挥城投公司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同时,加大城镇土地收储,积极探索城镇广告位、停车位有偿使用机制和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的财力和人气。
  高效管理提品位
  如果说城市建设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那么城市管理就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师和维持者。
  柞水为从根本上克服“重建轻管”问题,大力强化规划管理、项目管理、建筑市场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市容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市政设施管理、许可收费管理和队伍管理等十大城市管理工程,促进临时突击向长效管理、一般管理向从严管理、单项管理向全面管理、平稳推进向规范管理、无偿使用向有偿服务“五个转变”。
  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把县城4纵6横10条主街、新城主街作为卫生保洁重点,对城区主干道实行县级领导包街、部门领导包段、经营门店包块的三级联包责任制,落实保洁员、管理员和监督员的“三包六禁止”责任,对环卫工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区域,建立环卫工末位淘汰制。加大保洁和清运力度,实行早五晚九工作机制,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新老城区、石镇、七坪片区实施全区域、全天候保洁。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四乱”专项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清理五堆、拆除五废、实现五化”的农村清洁工程,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由县城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城乡结合部向村庄延伸、主次干道向小街小巷延伸。加大巡查力度,设立了片区规划监督信息员,确保规划区内违章建设行为24小时有人监督、有人管理。去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整治活动5次,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规范各类门店100余家(次),城区市容市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主干道路灯为脉络,以景观灯、霓虹灯为背景,高低错落、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的城市亮化新景观,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城的魅力,乡的美丽,城乡一体,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的新柞水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张 珊 黄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