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迈出转型发展新步伐
——2014年商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扫描
文章字数:4712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这一年,凝心聚力、奋发有为;
  这一年,真抓实干、提质赶超。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瞄准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以学教转作风,以创新破难题,以实干促赶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7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增长15.0%。
  经济建设稳中有进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区150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投资120亿元。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南秦城市新社区、朝阳片区、佳骞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围绕“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策划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汽车配套、农特产品深加工等重大前期项目203个,全年拨付项目前期费用1600万元。全年引进合同项目77个,引资190.3亿元,引资到位资金55.98亿元。
  “三农”工作扎实开展。围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成经济林建园3万亩;畜禽出栏475.5万头(只);完成设施蔬菜4035亩;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22万吨。国家级荆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基本完成,佳骞省级现代农业休闲园区建成开园。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66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70个,完成区乡路桥项目26个。全年劳动力转移11.4万人,创收9.2亿元。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大力发展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全力保障炼锌厂、比亚迪等产值上亿元企业正常生产,重点支持比亚迪太阳能组件、君威核桃深加工等项目建设。林强电线电缆二期建成投用,荆河生态工业园森弗一期项目顺利试产。中小企业创业园创业大道、创新西路及河堤基本完成,德鑫冶金、信邦微肥、编织袋3个项目入园建设。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17.1%。
  旅游三产活力增强。南秦汽贸城一期泽泰汽车4S店5个品牌全面建成,年销售额达2.5亿元。商山物流园、万吨油库等项目有序推进,莲湖、晨光等特色商业步行街建成运营。唐隆怡养庄园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江山风景区建设全面启动,大溪谷、张峪沟等旅游项目建设顺利,“2014年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在我区成功举办。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全年接待游客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8亿元,被市政府评为“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新发展个体经营户1319户,私营企业516家,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总量的52%。新增外贸企业1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0万美元。
  社会建设和谐稳定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积极推进市区八大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商鞅大道东段建成通车,312国道“二改一”、307省道“三改二”、商鞅大道西段、环城北路有序推进,西街片区、莲湖东侧旧城改建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商中迁建正在进行前期征地。有序推进南秦新区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65亿元,杨峪河集中安置小区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到位。朝阳片区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全年24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1亿元,7月份被住建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大荆、腰市等“一体两翼”沿线13个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城建项目70个,完成投资7.69亿元,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8.4%。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严格落实“两个80%”用于民生的要求,183个民生项目完成投资5.23亿元。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461套,续建1696套,实现入住2158套。完成2013年度3100户移民搬迁任务,2014年度12个集中安置点正在加快建设,2015、2016年度项目已提前启动。深入推进“双包双促”精准扶贫,116个单位3099名干部包扶116个贫困村3837户,打造精准扶贫示范点13个,累计完成投资2582万元。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城乡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各类民生保障资金2.1亿元。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专利授权量18件,技术市场交易额达928万元。稳步推进“双高双普”创建,区中扩建规划已基本完成,思源实验学校累计完成投资4800余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0%。区中医医院建设主体建成,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制度,新农合财政补助比例提高至70%,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严格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清退办公用房3420平方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4.3%。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25项。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加快建设平安商州、法治商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全面加强,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高。积极推行“412”接访模式,坚持领导干部“四访”制度,创新成立民事民意中心,一批信访积极案得到化解。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全力推进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20个,完成投资2.8亿元。商洛市炼锌厂尾气脱硫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减排项目有序推进。市区柳家沟、黄沙河、小赵峪等重点沟域环境综合整治和静泉山省级水保生态示范园建设扎实推进,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通过林业部审批。大力实施城周造林绿化工程,全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万亩。
  投资1300万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杨峪河镇11个村通过省级验收,城乡环境卫生明显好转。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400台、节柴灶500台,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6个。小韩峪、黄川、草庙沟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刘湾三十里铺、张峪沟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竣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3平方公里。严控耗能大户,万元GDP能耗降低3.3%。
  加大禁烧烟煤工作力度,中心城区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67家91台,停烧22家28台,拆除16家21台,淘汰老旧车辆和黄标车842辆,辖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359天。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完成“户户通”安装14396套,文体中心大楼主体竣工,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8%。切实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广泛开展“三百”群众文化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60余场次。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和“三下乡”活动,开展“文化结亲”“文化走亲”系列活动13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3450场。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加强。广泛开展“十大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35场次,组织全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政德模范和行业先进人物开展宣讲活动30场次。开展以“德载商洛山·大美商洛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开设道德大讲堂20余场次,推荐市级道德模范、商洛身边好人、商州好少年等21名。申报国家级及省市级文明单位11个,推荐表彰区级文明单位26个,在26个主管局中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效果良好。
  爱国主义教育扎实开展。定期组织开展“千百中小学生走进教育基地”活动,开展爱国主义读书征文及主题演讲赛和讲故事比赛评选、推荐和道德实践活动500多场次,全区中小学参与率达到95%。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0余场次。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申报2015年度少年宫3所。
  党的建设求真务实
  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坚持“严、实、好”标准,以“三个克服除四风,三增三提转作风”为载体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实现了全覆盖,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格,33项专项整治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已整治到位15项,解决了一大批“四风”突出问题。区委常委主动认领班子存在的57个“四风”突出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评估制度,以钉钉子精神强力整改,目前已整改到位32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区委制定出台政治协商、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文件20余项,健全完善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外出报备等制度10多项,废止不适用制度15项。出台全省首个《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组织开展“学规范、转作风、树形象”八大系列活动,受到省市领导肯定。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组织政德模范巡回宣讲,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300多场次,培训各类干部3824人次。坚持好干部“二十”字标准,探索出台《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暂行办法》等制度,选派78名优秀干部到信访和项目一线跟班培养、挂职锻炼,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09名,形成了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建立领导干部非工作时间监管、科级领导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任中经济审计等制度,开展干部“吃空饷”等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吃空饷”人员79人、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16人。
  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进政德教育“巩固提高年”活动,组织政德模范巡回宣讲15场次。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调整区直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将原区直8个党工委调整为2个党工委、26个党总支和270个党支部。加大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派驻“第一书记”286名,新改建村级活动场所37个,后进村(社区)整顿转化41个。扎实开展农村升级晋档和社区评星定级活动,被市委表彰为“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先进区,3个镇办党委和5个村支部受到市委表彰,3个社区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四星社区”。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探索“片组户管理、团队班服务”模式,公开便民服务流程图,各级党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推行“一派二建三服务”工作模式,选派16名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46户非公企业。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对1804名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开展书记部长认领党建创新项目,建立党建示范点33个,设置党员示范岗500多个。加大撤村并镇力度,共撤并万人以下镇办5个、千人以下村(社区)131个,撤并率分别达到21.7%、31.5%。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细则》和《责任清单》,推行区委常委分片包抓责任区制度,夯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编印《主体责任追究典型案例汇编》500册,对两个单位实施了主体责任追究,党纪立案5人,维护了责任制的严肃性。落实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要求,新增设两个纪检监察室,为区纪委增加8名编制,向15个单位新派驻纪检组,为6个单位增设纪检组,为8个镇办各增设1名专职纪检干部,有效强化了办案力量。2014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120件,结案126件,处分154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0%、121%、116%和267%。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三难”问题和“懒政懈怠不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党政纪立案5人,警示训诫28人,直查直处48人。认真开展“六项民生政策”大核查,清理违规吃低保对象665人,立案13人,党政纪处分16人。全面推行基层信息公开鉴定制度,设立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举报信箱,倒逼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也是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推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区上下将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下茬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瞄准初步确定的144个重点项目,筹措前期经费1600万元,策划前期项目200个以上。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和工业招商兴园工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增加值30亿元。举全区之力打造江山风景区,做好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持续推进大溪谷、张峪沟等沟域开发。全力实施通江路东侧、北新街东延、商运区域、黄沙桥片区、行政中心北区、西街、莲湖东侧、朝阳片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实施民生工程160个,完成投资5.5亿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改革贯穿到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之中,全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扎实推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雷超锋 张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