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专业社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
文/图 董 楠 陈绪荣 刘德权
文章字数:1923

现代农业园区,农民抱团闯市场的基地。
茶叶已成为镇安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没参加合作社前,每到蔬菜收获季节,我们家就跟打仗似的,菜熟后我就赶紧驾着三轮蹦蹦车到城里去卖菜,来不及卖的大都烂在地里了。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我就不愁销路了。”过去是单打独斗,现在是抱团赚钱,谈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镇安县云盖寺镇岩湾村绿欣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汪建军颇有感触。目前,镇安县已有4200户1.3万农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致富之路。
  农村发展新模式
  镇安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精准扶贫的战略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抱团闯市场的意识显著增强。该县重点推广“家庭农场启动、专业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助动”模式,烤烟、茶叶、蚕桑、蔬菜、中药材、手工艺品等12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逐渐形成气候。目前,全县培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个,龙头企业达到25个。
  在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镇安采取能人“带”、企业“办”、基层组织“牵”、服务部门“领”等措施,引导、兴办和扶持发展了一批技术服务型、产销一体型、生产流通型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特色优势农业有效对接,重点打造了云盖寺镇设施蔬菜、产业孵化园秦绣、永乐镇王家坪根艺奇石、柴坪镇枫坪魔芋产业、达仁镇象园茶叶特色产业等示范基地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35万人,人均增收1000元。
  青源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周子兵介绍,他联合10多户群众从农商行借贷筹资成立了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育雏、防疫,再分散养殖,合作社集中销售,一年的周转就按期归还了借款,每个散养户净赚2万多元。像周子兵这样依靠抱团发展,通过专业合作社促进特色产业的增效增收的农户很多。
  社员抱团奔小康
  镇安县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依托其信息灵通,技术雄厚,组织严密,产业集中度高,市场营销能力强的优势,吸纳云镇花园移民小区10余户贫困户从事设施蔬菜种植。通过合作社把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生产、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种植技术相互传授,销售信息相互交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了当年种植,当年脱贫的目标。
  2014年镇安大棚黄瓜部分田块生病,贫困户周根武望着到手的收入将要泡汤,心里十分着急。合作社社长刘清赟连忙和县植保站联系,在加强统防统治的基础上,对受病虫害的大棚黄瓜给予一定的赔偿。事后社员周根武拿着赔偿的2650元说:“幸亏我加入了合作社,才能及时分享技术,控制了黄瓜病,销毁的还获得了赔偿。在以前我们单家独户种菜,遇到什么困难,没人管,现在年底合作社还分红,我们也找到了种菜的前途了。”
  达仁镇象园村贫困户刘道虎是最早尝到“合作共赢”甜头的。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茶叶价格比几年前提升了很多,我们一家一户不再熬煎炒茶,现在只管按标准种好、管好茶园,合作社给我们提供种苗、有机肥,随时到茶园指导科管,公司负责炒茶、销售,收益比前几年翻了几倍。”象园茶叶走“种植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成为引领茶叶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典范。目前,3家茶叶公司联合1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茶农、营销大户联合组成茶叶协会,吸收成员贫困户320户,带动农户1677户,遍布达仁、柴坪、云盖寺等5个乡镇。2014年农民专业合社、龙头企业实现产值520万元,入社农户人均增收2500元。
  民企联合共赢利
  近年来,镇安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出了象园雾芽、雪樱花魔芋等一系列品牌,为推动镇安特色品牌“走出去”、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创造了良好条件。县农业局信息站牵头,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建立特色产品营销网络,由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牵头开展镇安县农产品经纪人综合洽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展示和特色农产品信息共享,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畅通了产销渠道,构筑了流通网络。
  前不久,盛华茶叶合作社在北京茶业大会上成功推介镇安象园茶叶,象园茶叶专卖店开张营业当日销售额就达5万余元。在2014年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镇安县分别签订了魔芋制品、茶叶、板栗、茧丝等产品销售协议。
  该县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品牌、注册商标、包装产品,提升特色产品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相继扶持培育了效益较好的“镇安豆腐干”“木王腊肉”“马齿苋变蛋”“云镇挂面”等品牌。目前,镇安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6家,销售额突破3亿元。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1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通过验收。安业清真现代农业园区、盛华现代农业园区和栗园板栗现代农业园区、枫园茶叶农业产业园分别成功申报省级和市级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全县2.5万余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