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个冬天,你在老家还好吗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左 京 李 亮
文章字数:4825
炕门里的熊熊火焰照亮了何万民与刘秋云夫妇的笑脸
花白胡子的赵恩老人靠着柴垛悠闲地听着秦腔戏
天气暖和了,何长财一边晒太阳,一边收拾挖回来的药材。
我们离开时,吴桂香送出很远。我们已经走远,山梁上那孤独的身影久久不肯离去。


偌大的山岭上,只留下南岳民和吴桂香夫妇俩孤独的身影。

  萧萧冬日,偏僻山村的景象更显寂寞冷清。寻遍山岭,能见到的,几乎都是老人了。这样的感受在心海中淤积成渚,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萦绕期间。商州区北宽坪镇郭湾村,一条大山沟,里面枝枝岔岔,小沟纵横,山岭耸立。村支书董兴华忧虑地告诉记者,498户人家中有30多户为留守老人,且居住十分偏远分散,常日不见生人。寻访这些大山深处的留守老人,我们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冬天,他们在家里暖和吗?一路行来,感受到的有欣慰、有辛酸、有无奈,也有喜忧参半的期待与守候。“其实,这些留守老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人是需要交流的,在这么一种环境里,他们内心世界里真实的状态和需求,我们能够真正休味得到么!”随行的北宽坪镇党委副书记郭志强如是讲道。从老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到这样一句话:远方的孩子,阳光与柴火温暖的是身体,亲情却能温暖心灵。
  炕门火温暖你我
  爬过一段蜿蜒陡峭的山梁,我们来到了郭湾村山塬组村民何万民的家。推开低矮的木门,妻子刘秋云正在光线灰暗的厨房里准备一天中最重要的下午饭,案板上面团已经揉好,就等着擀面了。在刘秋云身后的土墙上,炕门洞里的火焰在何万民的拨弄下熊熊燃起,火光把他的脸照得通红。由于长期被烟熏,土墙上留下一片黑色的印记,一个破草帽和笤帚就挂在旁边。柴火燃烧时发出的吱吱声响,衬托得这山村小屋安静又温馨。“不等到天冷,老伴就早早把柴火整整齐齐堆满院子了。我们这山里头冬天都是靠炕门取暖的,既烤了火,又有热炕可以睡,从早暖到晚,一举两得嘛。”刘秋云笑着说道。
  小厨房外,宽敞干净的场院里,一座气派的砖瓦房矗立其间。端来小板凳,老两口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别看现在这么大的屋里只有我两个人,如果全家聚齐了大大小小要12口人哩。”69岁的何万民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有3个儿子,5个孙子,最大的孙子已经19岁了。大儿子何志清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配菜师,经过多年打拼,把家安在了西安。二儿子何志刚如今在陕北经营着一家超市,自己当起了老板。“小儿子跟儿媳妇也在西安生活,也都有娃啦。媳妇坐月子的时候我和老伴去照看了两个月。”何万民不好意思地说,这已经打破了他们在城里居住的最长记录了。两个月后儿媳妇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们老两口像逃跑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大山里。“娃们都孝顺得很,在城里吃得好也住得好,但是在那儿没人说话,闲得心慌。回来以后,觉着空气也好,咋样都是舒服的。”何万民说,儿子们给他买了手机,每周都能接到好几通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缺啥少啥。但他们很少给儿子打电话,只在有事的时候主动打上一次,老人不愿意麻烦工作繁忙的儿子儿媳。“老二的电话最多,他比较闲,他哥他弟都是给人家打工哩,有啥事找他的多些。”
  何万民的家距离北宽坪镇有12里的路程。虽然水泥路已经通到了他家的山脚下,但因为不会骑摩托车,每次购买日用品,老人都得步行前往。“我们在家里种些桔梗、板蓝根,农闲的时候把药挖了拿出去卖,换几个零钱。现在自己能拿来的时候就不给娃娃们要钱。”刘秋云告诉记者,老伴弟兄3个的房子都在这一片,现在都留给他们两个人看着,“等我们老得干不动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再去投奔儿子们吧。”
  说到今年春节孩子们都不能回来过年,何万民有些难过。“每年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他们都回来过年,走的时候我们心里总是不美。”老人说,去年儿子们把他和老伴接到西安去过年,但今年他们还是想留在老屋里过春节。
  看着何万民站在自家屋前的山梁上,这个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就像已经扎根土壤的老屋,倔强地在原地守候着山外归来的孩子。
  太阳光下的期盼
  “长财叔——长财叔……”“哎……”“我婶儿呢?”下午2点半,经过近10分钟的呼唤,隔着一道山梁,董兴华终于叫应了隐在山间采药的何长财老人。而此时,我们仍然是只听声,未见人。“哎,你在哪儿哩……”这是何长财在呼唤老伴何彩娥。这一段对话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大约5分钟以后,一个小黑点终于在山顶出现了,渐渐接近我们的正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何长财老人。
  何长财的家距何万民家有一里地,而这已经是离他最近的邻居了。小茅屋、一片竹林、几只芦花鸡,打扫干净的庭院,竹席码放整齐的桔梗……站在何长财的家门前,让人犹如身在世外桃源之境,好像进入了诗歌里描写的神仙居所。但是董兴华的话却将记者拉回现实之中:“老人都70多岁了,两口子独自住在这儿,平时连个生人面都见不上,有个啥事都没人知道,叫人担心啊。”说话间,何长财背着手已经走到我们跟前。因为采药,老人的膝盖上沾满了泥土,深黄色的胶质手套也弄得不见本身的颜色。“老婆子没寻见,我没有带钥匙,还没法让你们进屋去坐啦。”何长财摸摸空空的口袋,满脸歉意,在院子里给我们找来几个木头墩子。
  “平时12点上了山,到天黑才回来哩。”何长财告诉记者,山顶上那一间茅屋是他们夫妻两人以前的住所。20多年前,他们花了1600块钱买了山坡下别人的这3间土房,一直居住到现在。而山上快要坍塌的房子就成为他们平时上山种地采药遮风避雨的地方。从董兴华的口中,我们得知,何长财与何彩娥有一个独生女儿,十几岁便出去打工,而后远嫁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我女子今年已经48岁了,外孙子都快20了。路太远了,娃不太回来。2013年回来了一回,也没在屋里停,还是不习惯咱这儿的生活。”何长财说,3年前他和老伴去了趟山东,看望女儿,住了40天。“娃那儿也是农村,生活条件也不好。”老人说,隔几个月女儿会给他打一回电话,他也很想女儿,但是离得实在太远了,按他和老伴现在的身体,可能再也坐不了长途车到山东了。记者问老人孩子回来给带好吃的了吧,何长财摆了摆手,哽咽到:“娃路远,带不下啥,带不下啥。”眼泪在他眼眶里打转,让人不忍心再问下去。
  何长财说,他在山上种了五六亩粮食,2亩桔梗。“往年都靠粮食挣钱哩,今年粮食让羊给吃完了,只能靠这一点药了。”老人说,平时他的生活很单调,有个电视可以解闷,但是他没文化,新闻、电视剧他都看不懂,就能听个声。“这一户我们已经纳入了社会救助范围,老人有养老保险,今年镇上还给发了200元的取暖费,生活基本能满足。”郭志强介绍道。
  但是谁能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籍呢?看着何长财站在温暖的阳光里侍弄他的药材,但那份形单影只的孤独却是阳光怎样都没法驱散的。
  秦腔戏焐热冷冬
  走在山塬组杨塬的村道上,远远便望见一个慈祥的白发老人坐在椅子上悠闲地晒太阳,他身后的柴垛在阳光下晒成柔和的暖黄色。细细看去,只见老人手中拿着一根竹棍,不时起身驱赶在不远处的大狗面前来回奔跑的鸡。按下快门,活脱脱一幅精彩的油画,色彩饱满,故事丰盈,构图精巧。但我还是遗漏了一件东西,那便是被老人藏在草垛里的收音机,热闹的秦腔戏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老人名叫赵恩,今年75岁。据老人讲,他共有3个儿子,老二赵新民当了21年兵,从部队转业以后回到商州城工作;老三赵忠民在北京打拼多年,随后将家安在了北京。大儿子赵治民今年50岁,因从小患病,常年服药。“老大一直没有成家,我们爷俩一起过日子,娃勤勤得很。”说起自己的大儿子,老人满眼里都是疼爱,“我的收音机是我大娃给买下的。这两年我身体不太行了,下不了地,娃嫌我一个人在屋里孤单,就给我买了个收音机让我听听戏解闷,孝顺得很。其实我也听不懂啥,听着不干就行了。地里的活我给他帮不上忙,他一个人都包了,老是早早就到山上去了。”
  赵恩告诉记者,冬天是他一年中心情最好的时候,因为春节在冬季。在赵恩老人的家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那就是春节全家人都会回老家陪老人过年。今年老三赵忠民的小儿子从北京转学回到商洛读高中,更让老人心里乐开了花。虽然孙子要在学校住宿,不可能天天见到,但这样离他最远的儿子儿媳也能更多地往来北京与商洛之间,增多与全家人团聚的机会了。
  “娃们回来我就高兴。”听到赵恩的话,董兴华打趣老人说:“回来总是拿得少,吃得多。”赵恩却说:“我每年种些麦,磨些苞谷,就是为了给我娃拿,他们走的时候能拿多少就拿多少。那两个儿子都成器,孙子也上进,老大还陪在我跟前,有钱我多花,没钱我少花,我心里畅快的很,没啥愁的。”数着自己养的5只鸡,那些藏在罐子里的土鸡蛋,老人一直给孩子们留着,等着过年。
  一座山岭的守望
  自从倒数第二户人家搬离张山组西岭,68岁的南岳民与63岁的吴桂香做得最多的动作,可能就是站在山梁上遥望了。水泥路修得畅通无阻,可整个山梁上,原来17户100多人的村子,现在只留守着他们这一对老夫妻。“这个村子有5户人在城里买了房子,4户人移民到山下,还有6户都是老人不在了,举家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才回来过个年。”董兴华介绍道。“十天半月的见不到人啊!”南岳民感叹道,“往年有人回来过年,还有点意思,听说今年人家都不回来了,真正只剩下我俩了。”
  由于村民陆续搬迁了出去,很多地都撂荒了,只有南岳民一家种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飞禽走兽全盯上了他家的庄稼地。去年8月连阴雨期间,南岳民还搭茅庵住在地里看庄稼,一天回来后嚎啕大哭,说苞谷让野猪给糟蹋光了。“前年6亩地的苞谷,野猪吃了一次,我还收了3000斤粮食;去年简直叫人没办法活了,苞谷全部被野猪吃完了,我一个人怎么也对付不了那些畜牲啊!”南岳民说着眼泪就止不住了,“我现在年龄大了,打工也没有人要。今年就核桃还卖了1000块钱,挖了一冬天的药才卖了245块钱,还要给老伴治病,根本就不够花。”
  在南岳民家的柜子上,摆满了各种药盒,南岳民告诉记者,这全是老伴的药。吴桂香身患腰椎间盘突出、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去年她脑出血,在商洛医院住了40多天,花了4万多块钱。感谢党的政策好,还给我们报了1万多块钱,减轻了近一半的负担。”说起医保报销,南岳民和吴桂香非常感激,“国家多帮我们一块钱我们就少出一块钱,人家一分钱不给咱报销,我们也都要自己出哩。”吴桂香弯着身子拄着拐杖,一边喘着气一边激动地说:“没有国家的好政策,肯定都没有我了。”
  除了老伴的疾病,压在南岳民心头最大的一座山便是儿女的婚事。南岳民告诉记者,他们夫妇二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38岁,常年在西安打工;儿子南把槽曾在北宽坪镇上开过一家家电修理部,由于生意惨淡,现在在西安打工。“这两个过年时,有一年回来一个,有一年都不回来。我就希望,今年过年的时候他们都回来了,再给说说,赶紧把婚事定了,我跟他妈就放心了。”
  如今,南岳民买一包盐也要抄小路,走到5里外去购买,因为人烟稀少,没有小贩愿意上山来。“我也想搬到生活方便的山下,但是山上还有地,我还得靠地收入。到了山下,咱没有技术,挣不来钱。”南岳民说。
  已近黄昏,我们给两位老人拍了张合影,便匆匆告别。回头望去,南岳民和吴桂香一直将我们送到了山梁边。已经没有了阳光照耀的山间,互相搀扶的两个身影,融进一片暮色里。
  编后语:在我市广大农村,尤其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山村,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家乡那一片土地,那一片家园,便自然全部交给了他们的父母——那些已操劳了大半生的中国末代传统老农。这些老人,年龄从50到80岁不等。他们一般都承担着两项责任:既要种地,又要照顾孙辈的学习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最饱尝沧桑的一代人。这些留守老人,由于儿女长期不在身边,与子女缺乏沟通交流,精神空虚,内心往往产生孤独感。给留守老人多一些关爱,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15年新年伊始,本报特别策划“走近留守老人”系列主题报道,从不同角度反映深山留守老人生活现状,以期引起全社会都来关注、关爱这一群体,让他们有尊严的、幸福的度过晚年。同时,呼吁留守老人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如那首歌词写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