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补锅匠
文/图记者王涛
文章字数:1702
    回忆起曾经艰苦的岁月,,付发喜老人难以忘怀补锅时的场面。。时间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曾经补了又补的锅一直被他珍藏。
    编者按:时光的齿轮不停的运转,历史的步伐不断地向前。这些,都是自然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总有些新东西要进入我们的生活,也总有些旧事物走到了尽头,必将走进历史的尘埃。而我们每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很可能在未来某天消失,成为历史的印记。乡村老手艺,蕴涵着文明的累积和嬗递。与其说是文化的使命创造了手艺,倒不如说是手艺保留了文化的余脉。人们常常怀念过去的职业,这是一种必然的心理和情绪。木匠、补锅匠、货郎匠、劁猪匠、裁缝、修钢笔、接生婆……每一个职业,不管是正在消失或是历久弥新,他们走街串巷的声音让每一丝乡愁更为浓郁。盘点即将消失的职业,一方面告诫每一个职场中人,应着眼于未来,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业,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告诉职场中人,不要抱着一成不变的思维,不要坐吃山空。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寻找乡村老手艺》专栏,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些久远的记忆。
    过去,在我市农村,一年有好几拨补锅匠,他们总像潮水一样,这一拨走了,那一拨又来了。哪一拨补锅匠来村子都没有落过空。村子里的人家总有用坏的东西,不是打坏的瓷盆,就是铲坏的铁锅、烧坏的锑锅等等,他们每次来村庄总是满载而归。
    乡村交响曲
    “补锅啰——”补锅匠吆喝补锅的声音抑扬顿挫。几分钟的时间,补锅匠的声音就传遍了村庄的各个角落。
    家在丹凤县商镇街道的付发喜老人今年60多岁了,他见证了补锅这个行业的风光和退出时的落寞。回忆起补锅的经历,老人娓娓道来:夏天的午后往往是补锅匠来得最勤的时候。补锅匠肩上挑着一副担子,一头装着炉子和风箱,另一头装着焦炭和补锅的工具。工具很多,什么小木凳、锉子、钳子、镙丝、铆钉、铜线、铁锤,还有剪成不同形状的铁皮和铝片。有时候补锅匠一个人来,有时候补锅匠带着一个徒弟来,带徒弟的补锅匠就相对轻松一些,和徒弟轮流挑担子,补锅的时候也有人帮忙打打下手,拉拉风箱啊,敲敲铁锅上的烟灰啊什么的,而补锅的师傅则坐在一边指指点点。
    或许是那些走南闯北的手艺人怪声怪调的吆喝,也或许是因为那些是手艺人给村子带来了新鲜气息和新奇的东西,总之,那些手艺人每每来到村里,这些从未见过大世面的村民既兴奋又激动。补锅匠的吆喝声音,说话的动作、语气,乃至怪声怪调的口音,都成了孩子模仿的内容。特别是女人们,听到补锅匠的吆喝后赶紧从旮旯角落里找出要修修补补的东西:缺边的土碗、漏水的锑锅、脱瓷的饭盆、裂缝的铝瓢、坏掉的雨伞……
    很“牛”的职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缺乏。乡下人居家过日子,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此,哪怕是一只摔坏的土碗,也是舍不得丢掉的,也要留着修修补补再用。
    说话间,付发喜老人走进了一间废弃的老屋,拿出了以前修补过的锅,有平底的、做饭的、给猪热食的大铁锅,种类五花八门。他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所以家里面的东西都要重复利用,坏了不能扔,得请人来补。那个时候一口铁锅好几块钱,锅烧坏了,裂缝了,就放在一边等补锅匠来的时候修一修,补一补,常常是补了又补,疤上重疤。实在不能再修补了,人们才将这只铁锅当作废铁卖给废品站。那个时候的补锅匠称得上是很“牛”的职业了,凭着一身好的补锅技艺穿行在大街小巷,乡村小道。补锅匠靠着手艺谋生,凭着良心吃饭,因此特别注重质量。手艺孬的补锅匠,第二次来村子就不会再有人找他修补任何东西了。而手艺好的补锅匠,不光受到村子的欢迎,村里的人还会把他当作客人一样尊重、款待。
    即将消失的技艺
    与高楼林立、日新月异的城镇相比,曾经辉煌的补锅手艺,正悄然无声地淡出视野。
    “现在做饭做菜改用高压锅、电饭煲、电磁炉等,即使农村家庭锅坏了,买一口新锅也要不了多少钱。”面对渐渐消失的补锅业,付发喜老人不无惋惜地说。在付发喜的印象里,现在还有很少一些精打细算的老人、打工者,家里铝锅坏了舍不得扔,又不缺时间,就拿到打铁铺补一补。此外,有些餐饮店偶尔会有烧坏的大铝锅会修补。
    如今,我们的耳边再也听不到补锅人走街串巷的那“补锅啰……”的吆喝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