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走进神秘的DNA实验室
文/图 记者 左 京
文章字数:2695
  踏着积雪,刘岗与刘金锁携带勘察箱急赴案发现场。
  何力与刘少功在DNA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实验。

  身穿白大褂,带手套、口罩,但他们并不工作在医院里;一滴血迹、一根毛发、一丝纤维,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可以替死者伸冤的宝贵物证。他们,是工作在DNA实验室的法医。2008年10月,商洛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即刑事科学研究所DNA实验室正式成立。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刘金锁、第四军医大学的何力、西安医学院的王娟、长江工学院的刘少功先后进入这座神秘的实验室。6年间的日夜忙碌,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成绩斐然:受理案件865起,出具鉴定书或检验报告812份,认定犯罪嫌疑人609人。采集违法犯罪人员血样5.2万份,录入违法犯罪人员DNA信息4万条,利用DNA数据库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86起。一份胆识,一腔热忱,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沉默的证据开口“说话”,让重复单调的千百次实验变成破译犯罪密码的振奋旋律,让头顶的警徽熠熠闪耀。
  一个DNA分子的大作用
  2014年12月17日凌晨,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的休息室里,两天两夜未合过双眼的刘金锁,给自己泡了一杯茶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尽管已经疲惫的迈不开双脚,但布满血丝的双眼依旧没有丝毫的倦怠,他在等待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和作案过程的供认。就在刚刚过去的凌晨2点半,实验显示出令人惊喜的结果:在受害者身上提取的DNA与一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男子DNA比对成功,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犯罪事实的基本明晰。他和同事再次反复核对,认真检查对比结果,确定无误后向专案组传递了这一信息。此时的专案组审讯工作因嫌疑人的拒不交代已陷入僵局,而DNA比对成功这一铁证最终让百般抵赖的嫌疑人认罪。专案组将这一审讯情况反馈给刘金锁他们时,他们有些兴奋,因为又一次为受害者伸张了正义;同时,又有些紧张,仔细的和专案组核对着嫌疑人交代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深知司法鉴定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对受害者负责和对嫌疑人负责同等重要。
  “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刚开始压力很大,因为现场凌乱,而且在我们到达前有多名村民先后进入过案发现场,能提取的有效证物少之又少……”刘金锁在回想当时的细节时,又一次紧缩眉头,不难看出他的认真和紧张。这个32岁有些腼腆的大男孩,从小立志是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可自从进入DNA实验室,便成了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破案技术先锋。
  “12月15日早上7点,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接到单位的电话说洛南出命案了,没有吃早饭,就和同事赶紧往出事的卫东镇西湖村赶。”刘金锁告诉记者,由于西湖村地处偏远,同行的民警都不太熟悉路途,经过两个小时左右一行人终于进入村庄。天寒地冻,刘金锁提着20多斤的勘察箱,徒步行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气喘吁吁的他到达了发现受害人的废弃房屋。血迹、脚印、绳子和胶带,刘金锁和同事仔细地收集着案发现场的相关物证,不放过任何细微处。“晚上6点多我们一回到实验室,就开始DNA检测和比对。检测过程中我突然想到还有两处地方很可能会留下生物物证,我拨通了负责现场勘验领导的电话,提出希望再次配合取证的想法。”第二次取证时,成功在受害人身上提取到一名男性DNA,案件成功告破。此案累计提取检验生物检材110份,案发后48小时成功告破。
  第1360次DNA比对
  “在外人看来,我们的工作很单调,就是反反复复做实验,其实我们的工作很深奥,时间久了也很有意思,当然也有破案后的成功和喜悦。实验往往不是一次能成功的,而DNA验证的准确性要求又非常高,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容不得半点差错。”拥有深厚医学背景的何力告诉记者,以验证一滴血迹为例,必须要经过提取、扩增、加样、上机检测、分析结果等程序,实验的基础时间是7至8小时,往上累加一份样本需要20到30分钟。繁琐的DNA比对实验考验的是法医的耐心,更是责任心。在DNA实验室法医的集体记忆中,一个历经65天,累计1360次DNA比对是镌刻在警徽上属于他们的永远荣誉。
  2012年10月7日国庆长假即将结束,山阳县民政局退休干部郭某离奇死在自己开办的棋牌室内。参与现场取证的刘金锁回忆,“由于进入现场的人比较多,给勘查造成了不小困难。”经过缜密勘查,逐个排除,以及远赴北京验证实验结果,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遗留在案发现场的DNA。但接下来他们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任务。“由于案件其他证据单薄,山阳警方只得广泛撒网,给我们提供了1000多份样本进行比对。”刘少功告诉记者,65天里他们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做到最后我们感觉都快没信心了,但每次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怎么能放弃呢。我们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坚持做到了第1360个,终于比中一个嫌疑人,使此起命案成功吿破。”
  “60多天的加班加点值得,没有白费。”31岁的王娟感慨道。作为实验室里唯一的一位女性,王娟也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繁忙的工作让她很少有时间陪伴幼小的孩子,经常不得不请乡下的父母来帮忙照看。“虽然我们的工作熬通宵是家常便饭,但是我们4个经常在一起说,我们干的是一份伸张正义的工作,光荣。”王娟爽朗地笑着说。
  DNA数据库里寻亲人
  “DNA技术有两个基本作用,一个是‘同一认定’,另一个是亲子鉴定。而2010年全国开展的打拐行动中,DNA数据库帮助很多父母找到了他们失踪多年的孩子。DNA技术发挥了它在侦破刑事案件之外的另一个重大功能,圆了很多丢失孩子的父母多年的心愿。”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刘岗告诉记者。
  2011年,山阳籍女子贺某某来到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DNA实验室,讲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20多年前,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两岁的孩子到北京探亲,在车站里,因旅途困顿妈妈睡着了,醒来时身边的孩子早已不见踪影。悔恨不已的母亲带着对孩子的无限牵挂寻遍全国各地,也没能找到她的孩子。“我们集体去看电影《亲爱的》,哭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比其他人更有感触,来到我们这里的父母,他们在看到一丝希望之后眼睛里的那种期许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催促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尽力帮他们寻找孩子。”刘金锁说。
  “DNA数据库将失踪人员及亲属信息录入全国打拐数据库,然后进行‘盲比’。贺某某夫妇的DNA信息很幸运地与一个甘肃的男孩比对成功。”何力告诉记者,他们迅速与甘肃警方进行了数据交换,结果让人喜出望外。等在DNA实验室里的贺某某喜极而泣,为了这一场漫长的寻找,青丝变白发,而DNA数据库让她最终找到了亲人。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程书民告诉记者,DNA实验室成立前,商洛无法进行生物物证鉴定,每次都必须到省公安厅或者公安部进行鉴定,浪费了大量的警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自从DNA实验室建立后,对一批杀人案、强奸案、抢劫案、盗窃案等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DNA技术对灾难事故中的身份认定及亲子鉴定也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在仪器设备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还不断要有一个升级的过程,以更好地助力刑事案件侦破与司法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