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当年的卫生院又回来啦
新华社记者 闻有成
文章字数:947
  近日,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医院、石桥医院采访,深感意外的是,昔日门可罗雀的乡镇卫生院,如今告别了人员、设备空转的“不景气”,迎来了已回归家门口医院治疗的乡亲患者。
  “当年的卫生院又回来啦!”当地群众发出这样的感慨,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蒲山、石桥医院,记者看到,内科、外科、妇科等门诊科室,起大早前来挂号的患者有序排队就诊。蒲山医院门诊楼中医科等科室,看病的患者排的队占了大半个走廊,火爆程度有点像大医院。
  “原来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老是担心出危险,都是把患者转到南阳市大医院。”在卫生院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医生方广德说,过去由于医疗技术差,心中没有底气,让他们这些农民健康“守门人”基本处于“失守”的状态。
  “现在大不同啦!”蒲山医院院长余金峰兴奋地对记者说,在蒲山、石桥医院都能开展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外科、骨科、泌尿、胸外科等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让乡镇老百姓就近用一级医疗的报销费用,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据介绍,2013年前,蒲山、石桥两家医院年门诊病人量只有4万人次,住院近1万人次。去年两者相加已达11万人次,医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了40%。
  谈起这一变化,这要归功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打破公立医院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行联办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整合资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对蒲山、石桥医院管理实现“五个统一”,即首先实现医联体医院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职工身份、统一享受待遇和报酬标准、统一医院管理内容、统一发展规划和整体运作模式,医联体内部形成一套有效行政管理手段。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贺利民说,现在从省市县到乡镇、民营医院,都存在逐级挖人、业务“跳闸”问题。乡镇医院人才总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分级诊疗体系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让三级医院的医疗人才发挥更大效益,让“好医生”流动起来,他们推动医联体深度融合。第一人民医院的科室与基层医院的科室互动结盟,组合大小拉手、上下联通的一体化科室,缓解了基层医院人才荒的尴尬。
  石桥乡朱村患者李某,在石桥医院做了子宫壁膨出修补手术,马上就要康复出院了。在此之前,她都没想到在家门口的乡医院能做这样难度的手术。她说,在这里看病跟到市里大医院一样,住院条件好,医生护士服务好。   (据新华社郑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