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石匠黄英虎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155
黄英虎在打磨墓门顶造型

  春雨潇潇,烟雾弥漫。在秦王山南麓脚下的大山沟里,一个瘦小的汉子圪蹴在大山下的小河边,他手拿铁锤,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凿着、凿着,大山沟里不停地传来“叮当叮当”的声音,那声音富有节奏,合着小河里溪水的淙淙声,让人感觉到了山谷的宁静。这个每天都在和石头打交道的人就是商州区砚池河镇西秦村五组农民黄英虎。
  黄英虎今年47岁,他身体虽然显得有点单薄,但却很有劲儿,百十来斤的大石头,他很轻松的搬过来搬过去,随他摆弄。黑瘦的脸上,两只眼睛却很有神。一块石头到了他手里,搭眼一瞧,就知道能做个啥用场。
  由于家庭困难,黄英虎小时候只上过5年小学,随后就回家当农民。但他聪明好学,看啥会啥,一学就会。他学会了种地,当过瓦工、木工、抹灰工。经过20多年艰苦的努力,他成了家,有了一儿一女,一家人虽然挣的钱不是太多,但生活过得很幸福。1999年,他家终于盖起了三间砖瓦房,一家人告别了过去不到40平方米的老土屋。
  2013年,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一个山外石匠做的墓门面很有讲究,他就把人家做的墓门式样用心记了下来。回家后赶快画出草图,他就照着那个式样,再根据客户的意见做了改动,变成了自己的设计。经过半个月的辛苦工作,他第一次如愿完成了村里一个群众给老人做的墓门活儿,得到村里人的赞叹,黄英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自学会了石匠这个活儿,而且做得有模有样,心里有了一种成就感。
  在黄英虎家对门的一面山坡上,满坡都是当地人叫做麻骨石的石头。这种石头过去村里老石匠用来给山里群众打制石磨,也叫磨子石,石色一半蓝色一半白色,间有青灰色斑点,石质硬脆,是一种相当于花岗岩石头的上好石材。有了这个石材资源,黄英虎抓住施展自己手艺的机会,他购买回了石匠用的工具:铁锤、凿子、钢钎、电动切割机、电动刻字机,在家门口干起了专做墓门的石匠活儿。
  砚池河人以客家人居多,人们传承客家人的习俗,对墓地的活儿很有讲究。整套墓门活儿有门庭、拱顶、墓门两边的两个大石牌上刻有墓主人贤德的对联,墓门上方还要刻出菊花纹、牡丹花纹、祥云纹,在漆上色彩,整个墓门看起来金碧辉煌,很是大气。这样的墓门黄英虎一个人要干20多天才能够做完活儿。可以卖到6600-7600元钱。此外,黄英虎也可根据用户的经济状况和要求,最简单的就用石头打制一个小墓碑,上边刻上墓主人的生卒年月及后代人姓名,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黄英虎这个后起的石匠找到了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他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一年之中,除了腊月天天气寒冷做不成石匠活儿在家休息,他的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石头,整天钻在石头堆里,敲敲打打,叮叮当当,一年也能挣个八九万元钱。但他人也晒黑了,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膙子。
  现在,黄英虎的儿子女儿已经成人,妻子在忙完了家里活可以给他当帮手,他用勤勤恳恳的劳动和沉甸甸的汗水,打拼出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