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走近建筑工人
文/图 记者 李亮
文章字数:4669
因为长时间在半空中吊挂,年轻的工人已经习惯了在摇晃的铁架上行走。
80后工人鱼永超热爱着自己的这份工作,说起工作热情很高。
说起远方的家人,李义平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这些积累着建筑工人汗水和辛苦的高楼,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美丽璀璨,同时也印证了商洛发展的脚步,为商洛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因为不常被人关注,当面对镜头的时候,工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局促。

  “脚手架高过云天,这是你演绎人生的舞台,黝黑的肌肤被烈焰切割,粗糙的大手在城市上空舞个不停,你的手塑造着一座城市的高度……”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有一个亲切而又让人尊敬的名字“建筑工人”。他们一年四季住着简易房,生活中全是混凝土、砖或漆的味道。他们大多背井离乡,在城市的嘈杂和轰鸣中穿梭,白天挥汗如雨,夜晚在疲乏与困倦中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们是城市里的另类风景,头戴安全帽,脖子上挂着一条擦汗用的毛巾,身穿蓝色工服,走在马路上常常操着大嗓门与远方的家人通电话,说到高兴处会露出朴实憨厚的一笑。偶尔有人出于种种原因向他们投去不太友好的眼神,但是他们表现的不是生气怨恨,而是豁达和乐观。每当城市里一座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就是他们最欣慰的时刻,他们想象着又有多少户居民在自己建造的房屋里幸福生活。他们是普通的,他们又是崇高的,他们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为商洛这座城市洒下了汗水,他们建造的不仅是一个个房屋,更是这座城市的高度。让我们走近他们,一群可爱的人,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
  当过老板的工人
  5月虽没有盛夏的炎热,但中午的太阳烤起来,人稍稍活动,也会汗流满面。市区一家工地上,搅拌机“轰隆隆”地响着,几名工人在一旁拿着铁掀铲着沙子,汗从他们的脸上直流。工人前后有两栋楼,前面一栋正在盖,一些工人正垒着砖块,塔吊也在紧张地运行着,后面一栋已经封顶,现在做着外墙的粉刷,楼的“腰身”处,吊着几名工人,正在根据需要测量尺寸。
  来到已封顶的楼旁,进入施工电梯,一旁坐着的女工,笑呵呵地招呼着,她主要负责临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毕竟是施工电梯,非常简易,坐起来很不稳,并且咣当作响,人必须站在里面通过从高处拽下一个像防护网一样的铁栏才能关上电梯门。
  摇摇晃晃来到电梯最高层,下了电梯,发现再往上一层的楼顶,有几个工人正在危险处粉刷着墙面。如果不是离得稍稍近些,在楼下看,或许以为这些工人踩在云端上。老远听到一个工人的歌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工人叫李义平,湖北襄阳人,今年53岁,在商洛待了一年时间。爽朗的笑声,温暖的歌声,幽默的语言是李义平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说起他的年龄不像是53岁时,他笑着答道:“我保养得好嘛。”
  李义平爱唱歌在工友中是众所周知的,不管再辛苦,再累,听到他哼几声,心情也就好很多。“平时也就会唱唱《父亲》《母亲》之类的歌,其他歌会的不多。”李义平谦虚地说着。他认为唱歌是一种心情,只要想唱就唱,不用在乎很多。
  李义平告诉记者,有两件事在他的生活中影响很大。一件事是他在第一份工作时遇到的,那是在30多年前,他跟着村里的长辈来到河北一家复合肥厂打工。年底时,厂里有一个人突然问他借钱,说是家里急用,借了一圈也没借到多少。虽然不常打交道,但想着人家急用,借的钱也并不多,李义平就借给了他,对方说春节过后还他。但是春节过后,李义平并没有再回到厂里,而是在家附近拜师学技术,他也就忘了借钱的事。谁料想,一年之后,那个借钱的工友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自己的家,并千里迢迢把钱还给了他。这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他的心里从此刻下了两个字“诚信”。
  后来他从事过多项工作,干过土建,当过领班,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当过老板。在当老板时,他遇到了第二件事。那一年他信心满满,带了很多工人在石家庄包了一个工程,但是到年底结账时,对方老板跑了。“那天是腊月廿八,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工人都急着回家,甲方老板欠6万元工程款不给,人还藏了起来。当天在下雪,我疯狂地到处找,最后还是没有找到那个人。”李义平说,“6万元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那个时候万元户都是特别了不起的。后来看着辛苦了一年的工人,我的良心实在过意不去,就借钱给工人发了工资。我知道那些工人家里还有亲人在等着,也许那些小数目正是一家人的救命钱,可我也知道如果自己垫付之后多少年都无法翻身。”最终,他信守了对工人的诺言,背了一大笔外债。尽管之后的几年,他生活得很辛苦,因为经过这件事的打击之后,他再也没有勇气包工程,也只能一点一滴积累。“其实当时打击挺大的,都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一想起自己肩上的沉重担子,父母、老婆和孩子,最终放弃了。”李义平说。
  从那之后的20多年,除过在广州、深圳进了一年工厂,他就一直当建筑工人。每天重复着早上7:30-11:30,下午13:30-18:30的9小时高工作量,说不累也假,但是他的心里踏实。“一个人要想过好生活,就必须要俭朴和努力。”这是他对自己的告诫。
  他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学习。他年轻时候学习很好,但是因为经济限制,他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嘛,就像现在我很喜欢看一些技术方面的书,比如电脑维修,汽车配件之类。”李义平乐观地说。下班之后,他就会躲在住处,看上一两个小时的书。
  对现在的生活,他挺满足的,每天在半空中行走,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唯一让他难熬的是对家人的思念。“我是晚来得子,所以特别宠爱孩子。”他说。他的孩子今年20岁了,和妻子都在广州打工,他们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就是盼着一年到头,在自己家乡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李义平说。
  带着老婆天南地北
  在楼房12层的一个房间里,五个男人正在给墙上抹水泥。他们说说笑笑,手中的活从未间断。从他们的口音中可以听出他们是四川人。
  “我们是四川泸州的,那里酒多得很。”其中一个人说道。这五个人中除过一个年轻小伙比较腼腆外,其他人都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我们这个小兄弟虽然不太说话,可是歌唱的好听,在我们家乡唱歌时,吸引了很多姑娘。”有个叫卢世平的说。说起自己的家乡,他感慨万千。“那里的山很小,属于丘陵地带,虽然景色不比外面美,经济也不发达,但是在我心里依然是最美的地方。”他这样说着,“不管在哪,对所有人而言,家乡都是最美的。”
  这五个人都姓卢,来自同一个村庄。他们一起在外揽活,天南地北的跑。其中卢世平年龄最大,今年43岁,去过海南、云南、湖北,但是在陕西待的时间最长。“陕西人热情,好打交道。”这是卢世平常呆在陕西的主要原因。
  卢世平十四五岁时已开始学习粉刷的手艺。当时因为年龄小,他常常使不上力,师傅一骂,他就哭。被骂了很多次,受了很多罪,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今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的小孩已经13岁。“我给娃打电话,讲的最多的是我的经历,要他吸取我的教训,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像我一样吃苦受累。”卢世平说。
  前几年,卢世平都是一个人在外打拼,生活的冷暖只有他自己知道。白天活重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晚上疲惫的身体和简陋的条件又让他倍感心酸。“房子只有几平方米大,上下铺,坐起来就能碰到头顶。那时也不像现在,没有手机,打个电话都难,更谈不上看新闻了,下了班的生活就只剩下睡觉,长期下来觉得生活很难熬,白天期待着晚上休息,晚上又期待着赶快过去。”卢世平说。特别是过中秋节的时候,他更是非常的心酸。“团圆,团圆”他时常在想,何时才能一家团圆。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两个字“压力”,他必须通过无休止地劳动,才能赚钱养活一家人。
  后来,等孩子大了些,老婆也跟着他四处跑,无论他去哪里,老婆也都陪在身边。“如果工程时间长,我们两个人就在项目附近租房子,每次下班后,至少有一碗热腾腾的饭端过来,比起之前吃的盒饭幸福多了。”卢世平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放工之后,还可以通过手机看看新闻,叫上同乡一起去租住房做饭吃,生活也变得丰富了,以后就打算带着老婆天南地北了。”
  做农民工有苦有甜
  “每次看着一栋楼房,从刚开始的基础做起,一直到封顶,内外墙粉刷、给排水,直到看到住户住进去时露出的那一些光亮,心里就有大大的成就感。“这是80后小伙鱼永超内心里的“甜”,但是这甜在他心里持续的时间很短,因为他要不断面对工作中的那份“苦”。
  鱼永超,今年30岁,是商州人。十六七岁时就出外打拼,刚开始在砖窑厂干,给窑里装砖,每天要从手里过1万多块砖,那也是他迄今为止最辛苦的一段经历。后来他下过金矿,也曾到南方进厂打工,辗转了多个行业,但是他回想起来,每个行业对他而言都是一次历练,一次快速的成长。
  6年前,鱼永超开始进入建筑行业。先是学习砌砖,而后转行水电。他觉得建筑工地虽然条件比以前在厂里时差,工作也很辛苦,但收入比之前好一些。鱼永超有一个3岁的小孩,媳妇因为在家管小孩,一家的支出都要靠他承担。
  今年是鱼永超觉得这十几年中最幸福的一年。因为他在家附近工作,可以时常和家人团聚。这十几年来,他都是在外打拼,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跟家人团聚,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的奢望,今年终于实现了。”鱼永超说。
  鱼永超认为他同40岁以上的建筑工人不一样,他身上有着80后的特点。他对生活有着高度的热情,他对未来有着极其美好的设想,他会在一个月只有一两天的假期里带着媳妇和孩子出去大吃一顿,他也会偶尔在下班时间和哥们出去聚餐聊天,他盼望着未来有一天能带家人一起旅游,他也期望着能住上自己建造的房子,更多的是他相信生活在他的经营下会变得多姿多彩。
  他是个很勤快的人,也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虽然上班时常把衣服弄脏,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一换,回去之后立即清洗。他喜欢戴手表,即使每天下班时,表链变得很黑,他也会不厌其烦地把它擦洗干净。他认为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每天应做好规划,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工作进度要展开到哪一步。“每年年初,我都会定一个目标,今年要上多少天班,挣多少钱,家里花销控制在多少以内,然后把目标分派到各个月份,按目标执行。”鱼永超说。
  鱼永超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是:“钱不要太多,如有需要时,够花就行。更多的是一家人身体健康,能够永远在一起。”
  不一样的建筑工人
  曾经他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因着他的努力和好学,现在的他成了劳务经理,管理成百个建筑工人。他说:“劳务经理其实也是建筑工人,都是在为一座高楼的建造付出努力,也是为千百个住户创造一份结实的依靠。”
  他同样来自四川泸州,他叫卢记兵,十几年前,他干着和卢世英一样的工作。生活对他其实没有更多的眷顾,只不过他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那一年,他19岁,高中毕业,家里因为穷,兄弟两个只能有一个读书。于是,作为哥哥的他主动退学,挣钱供弟弟读书,他没有感叹生命的不公。
  20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当了建筑工人。因为刚从学校出来,在学做了一段时间模板工后,他已满手是茧,但是他没有想过放弃。他看到别人住的都是楼房,自己家却还是瓦房,他看到别人生活富裕,自己家非常贫穷,他就想着改变,而这个动力支撑着他不断努力。
  他在工地上很好学,下班之余,还拜了个师傅,研究图纸。平时他还注重实际操作,哪儿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5年过后,他做了综合管理。
  如今,他做了劳务经理,而他的弟弟在重庆的一所学校教书,月收入是他的二分之一。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3岁,在老家上学。小儿子跟媳妇一起在工地上陪伴他。他有能力养活一家老小,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其实,生活给予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只不过把握与否就看个人了。”卢记兵说。
  未来,他还要一直努力。他靠着对生活的不满足,不服输改变了自己一辈子当建筑工人的命运,但是,他也打算,未来要一直从事建筑行业,为普通老百姓创造更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