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生命的礼赞
李晓东
文章字数:1343
  “小满”这一天,风和日丽,我和一位朋友在野外畅谈人生,突然间网友发来一则信息,“祝你生日快乐!”我一惊,于是下意识的看了一下信息和日历,“哦”,今天的确是我43岁的生日,感谢在无为的年华中,还有人记得我……
  生日,其实就是一道道跨栏,跨的栏越多,生命延续的就越久。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村的我,过了好多难忘的生日。那时,城里人的生活都不是多好,更何况我们那些高寒山区的老百姓了。我家姊妹六人,我排行老六,因上面全是姐姐,家里没有男劳力,吃粮是靠生产队用工分分配,由于家里就母亲一个劳力,分的粮食自然就少,红薯、土豆等就替代了粮食的不足,瓜瓜菜菜的饭食在母亲勤劳的双手中总是美味香甜,别人都说我母亲会过日子,会做饭,母亲也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好厨师,尤其是擀面。每年的生日,我总会吃上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生日面”,以至于到现在我最爱吃的饭食就是“一碗面”。
  父亲在城里工作,每月工资49.50元,他一生节俭,朴素,他是一位好领导,他所呆过的10多个单位几乎年年都是省市县的“先进单位”,因而父亲本人也曾在40多岁就成为“全国财贸系统先进个人”。他每月给家里寄10-20元,这珍贵的10元、20元钱养活了我们姊妹六人,每一个姐姐生日,母亲总是要亲手做一碗“长寿面”,我呢,总是跟着吧啦吧啦的吃一碗,于是,我就盼望着天天有人过“生日”多好啊!过生日能吃一碗面成了我年幼时期最大的奢望。然而父亲会管理单位会工作但不会照顾自己,在我17岁生日到来前的一个月,父亲溘然离世。于是,没了父亲的“生日”,却有了父亲的“祭日”。父亲过世后,一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年近六旬母亲饱经风霜的肩上。从此,每年3月份以后我就进入了一个痛楚的情愫中,因为不是我的生日到了,而是父亲的“祭日”到了,想起我刚直不阿、诚实有为的父亲50多岁就因为积劳成疾而过早的病逝在岗位中,怎能不令我伤悲,这样的感触我们姊妹六个都有。但是,我们在母亲的带领下,勤勉坚强的工作生活着,几个姐姐和姐夫更是诚信生活、友善处事,都创造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很是令人欣慰。
  我33岁生日那天,一进家门看到年迈的母亲拖着久病的身体跪在椅子上,吃力的用苍老的双手正给我擀“长寿面”。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紧紧的握住母亲正在擀面的手,不要母亲做了,母亲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说:“儿啊,今天是你生日,妈今天的面可能擀得不好,你就将就着吃,来年如果身体好些了,我一定给你擀一碗好一点的!”母亲的话令我难过不已,残酷的预感是母亲的身体能不能支撑到来年,几个月后,母亲带着浑身的病痛,怀着深深的眷恋离开了我们这个家。
  不久前我女儿也迎来了她18岁的生日,这是一个重大的节点,18岁,是女儿长大成人,步入青年的标志。而我给女儿能做到的是除了深深的祝福外更有做父亲的谆谆教诲,这不但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珍重。女儿长大了,我也进入了不惑之年,此时此刻我深知做父亲的伟大,我虽迈入了中年,心智仍然没有成熟,做人的含义还领会的不够,做事还是喜欢冲动。回眸“生日”,我要深深的感谢妻子,因为是她接替了我的父母,陪伴在我的身边,与我风雨同舟、患难相随;是大家庭和女儿浓浓的亲情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牵挂和责任。因为有了她们,使我感到生活过得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生日”是生活的延续,更是生命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