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爱无言30载
文/图 记者 李亮
文章字数:1544
  工作之余,刘晓红就会学习各类医学资料,并将其摘抄下来认真研究。

  人们常说这样一个理论:如果一个人在一个行业能坚守5年就可以被称为行家,坚守10年就可以被称为专家。那么31年呢?一个从业31年的医生,一个为了治病救人忘记自己、忘记亲人的人,一个时刻把病人记在心里的人,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她?这种为了职业奉献终身的精神,应该不仅仅赋予她“美丽、敬业”如此这般平凡的词,她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崇高和伟大。她是刘晓红,她用自己的胸怀和责任、热情和奉献,诠释了一个医生的高度,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动人乐章。
  一辈子的事业
  刘晓红是商州区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也是一名普通的医生。1984年毕业于商洛卫校医士专业,后来她通过自考进入郧阳医学院学习,在工作的31年间,除过在外进修和学习,她一直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常说:“当好医生,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的确,由于热爱着这个行业,也因为身穿了那身白大褂,无论任何时候,在刘晓红心里,病人都是最重要的,而急症对于她就是最紧迫的命令。去年国庆节的一个晚上,有一位来自北宽坪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连夜送到医院治疗,原本刚值了30多个小时班的她,刚刚回到家中休息。接到急诊科请求会诊的电话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解到患者正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刘晓红急忙从家赶到医院,及时为患者进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等患者脱离危险时已是凌晨5点,休息了1个小时后,她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忙碌着,但每次说起时,她有的也只是淡淡一笑。
  多年来,她在工作之余,也一直刻苦钻研所学专业,认真学习医学理论,如今,她已成为科室里的领头羊,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她。有一次,妇产科一位妊高症并心衰产妇,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请她会诊后,她认为患者心功能极差,急需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但转西安路程极远,中途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意外,刘晓红便主动提出护送患者转诊,一路上积极给予改善心功能治疗,将患者平安送至西京医院,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热情服务暖人心
  热情的笑脸,温暖的话语,这是刘晓红给所有人的印象。她认为,这也是一个好医生具备的必要条件。刘晓红说:“医生,不仅要给病人看病,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因为病人的心情与病情有关,与医生的态度也息息相关。”
  由于她热情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20多年来,一个叫吴志民的患者一直让她看病。吴志民今年78岁,20多年前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多种疾病,当时他的明显症状就是失语、一侧肢体活动不灵,后经过刘晓红的治疗,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好,生活也能自理。
  杜向前也是刘晓红的病人之一,5年来每年都要住两次医院,她这样评价刘晓红:“刘大夫品德好,态度好,对患者关心,不管你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她都是一视同仁。”
  在刘晓红身上,有一个似乎不太合乎常情的现象,她很“健忘”。她常记不住左邻右舍的面孔,甚至一时记不起科里年轻护士的名字。然而有关患者的事情,她却从不健忘,就连一些陈年的病例,她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在她身上还有难能可贵的一点,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患者,便于患者随时求救和咨询,每次接到病人的电话,她也总是耐心地解答,仔细指导他们治疗。同事常常看到,刘晓红上班前倒的一杯水,下班时还是满满一杯在原处放着。
  刘晓红的最大爱好就是看书学习,她常说:“医学知识日新月异,要想赶上时代步伐,就得花时间去学、去钻,还要勤于总结。”工作之余,她总是上网查阅有关医学的各类资料以及最新的医学论著,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学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治疗。由于她坚持学习,近年来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参与市级科研成果两项,2013年度被商州区委、区政府评为“双百”人才发展计划重点人才,多年被评为市区级卫生系统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