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母亲de麦香
汪晓军
文章字数:1344

  麦熟的季节又到了!
  驱车走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午后,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总有一种东西在勾挠着人,让人忍不住地想停下脚步,想去闻闻那正在成熟的,麦儿的清香。
  麦儿成熟的味道!是乡土的味道,是儿时老家的味道!
  儿时的老家,这个季节,每天早上一醒来,我们便会被这样的味道所笼罩。
  而每逢这样的午后黄昏,伴随着屋后山上不时传来的“快黄快割”的布谷鸟叫声,大人们便会三三两两地站在麦田旁,唠着家常,唠着各家麦儿的长势,还会顺便地摘下一株麦穗,用手揉捻揉捻,捻出新鲜的麦粒来,用指甲掐掐,再放进嘴里嚼嚼,便会知道,还有几天,麦子就可以收割了。
  我们,也会跟在大人后面,学着也捏几粒麦子放进嘴里,但没嚼两下,便会咧着嘴赶快地吐掉。大人们便哈哈大笑,安慰我们说,再过几天,等麦子收割了,便有新麦子馍馍吃了。于是,我们便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因为那个年代,一般农村人家,一年是吃不了几顿麦面的。但在新麦子收割后的日子,却是毫无例外,家家户户都会蒸一次新麦面馍馍的。
  有了新麦子,母亲便会张罗着准备蒸馍了。一大早起来,母亲便舀出大半挎篮的麦子,带上竹制的筛子和笊篱,到家门口的小河里淘麦子。淘好的麦子,倒在河岸上铺好的席子上晾晒。这时候,我们的任务,便是拿个竹耙子,不时的把麦子翻翻,顺便防范那些偷嘴的小鸟。而我们姐弟几个,总是在河里捉鱼玩水,而忘了母亲交待的任务。母亲也知道我们靠不住,会不时来看看,看到我们在玩耍,便会训斥几声,但多半,是交待我们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的话。
  麦子晒干了,母亲便装了袋子,背到两三里外的钢磨坊去推麦面。有时候,也会给我们装上很小的一袋子,让我们掂着一起去磨坊。多半都是天黑时,我们才会沾着满头满脸的白面,背着磨好的面粉回来。
  次日早上,我们总会在诱人的馍香中醒来。闻着香味,我们会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灶台上,蒸笼正冒着充满馍香的浓浓热气,而灶台后,是母亲被灶火映得发红的忙碌的脸庞。也不知母亲晚上是什么时候睡的,早上又是什么时间起来。而母亲,也总催促着,让我们赶快去洗手洗脸。
  “来吃馍喽”。母亲掀开笼盖,香气便“腾”地一下,充满了整个厨房。还没等母亲将蒸好的馍馍放到案板上,我们的口水,便已经流出来了。母亲会给我们每人发一只粗瓷的小黑碗,给每人碗里放个馍馍,并交待我们,慢点吃,别烫着了。而我们,似乎从没感觉烫,却是常常被噎着。因为总是迫不及待,吃得太快,而且是吃了一个,又要一个!
  除了圆或长方体状常规蒸馍的样子外,母亲还会用菜刀或剪刀,将馍馍做成花、做成鱼、做成鸟等好几种形状,而且,还会用葱花和鲜嫩的花椒叶子,做成奇香无比的花卷。而最让我们期待的,是包成鱼形的糖包子了,里面会有白糖和核桃仁做成的馅。可惜的是,在当时物资仍然有些匮乏的年代,似乎糖包总是很少,一个人每次能吃上一个,就已经很不错了,有时,还要两个人分一个。
  回想起来,那时的新面馍馍,怎么会那么香,那么好吃呢?那时的馍馍,面粉远不如现在精加工的那么白,甚至是带些麦子原色或巧克力色的。但是只要你咬上一口刚岀笼的新面馍馍,新鲜小麦的原香味道,便会浸入你的每个味蕾,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麦子的味道。
  这味道,会深深的,融入你的血液,沉入你的心底,渗入你对儿时的,每一个最真切的记忆!
  因为这是属于母亲的,最真实温暖的麦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