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你的孩子拥有收获感
宋少卫
文章字数:928

  在我咨询和教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劲来,总是处于苦苦应付的状态,而父母们往往会把这归结于家庭条件太好、照顾太细导致了孩子太过懒惰,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收获感。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我很早就开始帮大人做些省钱和赚钱的营生。省钱的事情包括去海边赶海,捡回一些蛤蜊和滞留在水坑里的小鱼小虾;去玉米地里割草喂羊,顺便抓几只大蚂蚱,在肚子里塞上黄豆,烧来美美地享用。那种快乐很简单,就是一种收获后的满足。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清楚地记得某天捡了个特大的乌贼,某天用石头打下来一只鸟,然后“红烧”了大快朵颐等等。真的很怀念,那快乐充实地让人一想起来就不禁莞尔。至于赚钱的事情也很有趣,我可能算是山东黄县城里最早开始出租小人书的儿童吧,从1978年开始,我就每个星期天在黄城车站的候车室出租小人书,到1981年我大约拥有了300元的存款和四五百本小人书,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难忘的经历后来都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帮助我建立起学习上的收获感。比如:我的“日思一获”学习方法,就是每天都要回顾一下,今天攒了点什么知识?就仿佛我当年去捡铁片铜丝卖钱一样。每当感觉在学习上有收获和提高的时候,心里的快乐就像小时候一样充实。
  结合到心理学,我认为收获感对于儿童来说,类似于成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会对他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要小看了地里的一把花生,或者是海边的几只牡蛎,它们意味着一种来自外部世界的直接奖励,是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创造的价值;而因此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成长意识,远胜于大人们刻意营造的知识提高和物质获得。然而很遗憾,在现如今,这种儿童与自然间的良好互动不知不觉离我们很远了,很多孩子变成了“宅童”,成天呆在家里上网玩电子游戏,至于学习自然也变成了索然无味的事情。
  因此,建议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光想着从小给孩子们补点什么课程和知识,而要经常带他们到大自然里去走走,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直接收获点什么。春天到了,该是挖荠菜的时候了,大家想象一下,当桌子上热腾腾的荠菜饺子端上来的时候,那些劳动后开心地品尝成果的孩子们心里会是怎样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