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声声鸟鸣催农事
王墨
文章字数:1722
  庄稼,是故乡最为珍贵的植物。哪一块地里庄稼长得好,就是故乡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也是父辈们最最关注的地方。
  故乡山高气温低,种的庄稼都是一些耐寒、生长期较长、容易储存的植物,比如苞谷、小麦、洋芋、蛮豆。这些植物各有特性,有的喜旱怕涝,有的喜涝怕旱,有的耐寒怕热,有的喜高温怕寒冻。这一茬庄稼什么时候下种,对于乡亲们来说最为关键。下种迟一天半晌或早一天半晌,一年的收成会大不一样。错过季节安苗就会没有收成,一家人就要饿肚子甚至讨饭。哪到底什么时候安苗下种,在我的故乡,对于那些多数不识字的老农来说,他们总是听着鸟鸣来播种的。
  故乡一到冬季就是冰天雪地,天一变就飘雪,雪一下就存住化不了,往往是早上一觉醒来漫天遍野一派白茫茫。一场雪后,不论阴坡阳坡,到处都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开过年,暖阳灼灼的时候,雪才会变成雪水,那一块块土地才会露出脸来。雪化了,地才会开冻。这个时候,门前核桃树上的喜鹊便衔着一株枯草或者一根修补窝巢的枯树枝,对着还猫在火炉边烤火的农人“各家各家”叫个不停,催促大家赶紧翻春地,点洋芋。要是小伙子赖在热炕头火炉边不愿动身,大人们便会说:“你看,洋鸦钳(喜鹊)都叫成一片了,再不翻地点洋芋就迟了!”
  洋芋产量高,但种早了会把种子冻烂在地里。只有听到喜鹊欢叫的时候下种不早不迟。正二月,地翻好后,人们把从地窖里深藏了一个冬季的种子扒出来,按照一个洋芋可以发芽的眼子多少和洋芋个头大小,用刀片分成两瓣三瓣或者更多,横竖成行的埋进地里,过上个把月,洋芋苗就会破土而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赶在那满山的叉八果开花之前下种的洋芋,赶到伏天成熟采挖以后,才能腾出地种白菜、萝卜。晚了,就会空一茬地。
  洋芋出苗前后,山里有一种叫“谷谷鸟”的鸟儿开始了日夜不停地欢唱。从早到晚,长一声短一声,高一声低一声“谷谷——,谷谷——”的叫,虽然单调,但声声悠远辽阔。谷谷鸟一开叫,就要赶紧点苞谷了。男女老少,日夜赶着给地里送小粪、担大粪、烧火粪,还要跑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背化肥。伴着“谷谷”鸟的一声声长鸣,稍迟一点的“快,种,豆豆!快,种,豆豆!”那节奏明快的豆豆鸟又开始在早晨、在中午、在月夜,一声声敲响在耳畔,这个时候,东家西家自然就会把储藏在箱子柜子里的四季豆拿出来,在苞谷地、洋芋地的四周边沿,梯田的地畔坎头下种。
  一茬苞谷种完,豆豆种完,洋芋、苞谷的头道草,二道草便一茬接一茬长起来,勤快的刚锄完这茬,那“先黄先割”鸟和“姐姐——快回去!”鸟又开始一声接一声鸣叫了。故乡人懂得,这是鸟儿在说:夏天天气变化无常,小麦黄了就收割,成熟多少收割多少,捱不得时辰。还提示那些新媳妇,收割了小麦要赶紧蒸好大白馍给娘家父母送去尝个鲜。往往,当勤快灵醒的农人按照那先黄先割的催促,刚刚割完一小块才成熟的麦子时,紧接着就会有一场狂风暴雨袭来,这场雨足可以教训故乡人一定要听鸟的话,万不敢偷懒!
  小麦没收完,日头还异常的火辣,偶尔某个晚上,你就会听到“我儿种错”和“冷水做疙瘩”的错错鸟叫声,一声声嘹唳在你的房前屋后。听故乡老人讲,这鸟“说的话”和一个“前娘后母”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亲生骨肉的后悔故事有关。错错鸟的叫声有点凄冷,但这叫声一开始,村里人就赶紧要种芝麻、种荞麦了。刚紧赶慢赶干完活,山里有一种叫呱啦鸡的鸟就开始在阴坡阳坡大声喊起来了:“搭把火烤——烤!搭把火烤——烤!”听到这鸟声,故乡人知道:哦,秋露来了!鸟儿都在喊冷了。秋露一来,故乡人就得赶紧播种小麦。小麦的生长期比任何一种庄稼都要长,从第一年的秋天种下,到第二年的夏季收割,要整整在地里生长四个季节。下种时要是遇到好墒口,一个礼拜后便满地一片青绿。到了冬季,要是再有一场大雪覆盖麦苗过冬,来春冰雪消融之后你再看,那满地的麦苗又壮又绿,像铺了一层绿地毯。有了这样的麦苗,丰收已经有了一大半的把握。
  种庄稼来不得半点含糊,一茬赶一茬,茬茬有讲究,错过了一茬就错过了一年。错过了一年的庄稼就会接连几年的日子都赶不上趟。这一趟趟,都在一声声鸟鸣中加快步伐,赶着日子起早睡晚的在田间地头忙活。记得有个诗人说,鸟鸣是开在树上的花朵。故乡人说,鸟鸣实际就是一首农事进行曲!节拍紧促,一点也不敢乱。歌曲节拍乱了就不好听,农事的节拍乱了日子就会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