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两代人的磨坊
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1520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几乎谁也离不开面粉,特别是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丹凤县资峪镇店子村张湾组的张根贤与妻子张怀珍,在上世纪80年代开办一个磨坊,为远近村民磨了几十年的面粉,如今,他们大学毕业的儿子张文力,又接手这个老磨坊,希望让老磨坊再现辉煌。
  父母:30年磨坊包含乡邻情
  在过去,磨坊与庄稼是最亲密的伙伴。而今,随着田地的消失,磨坊也在走向没落。张根贤介绍说,以前,村里有五六家磨坊,他当时也是看到开磨坊生意好、挣钱多,才从木匠转到这一行。现在,其余几家磨坊主都相继关门,出门打工去了,村里也就仅存他这一家磨坊,远远近近的人要磨麦面、玉米面,都扛着麦子、包谷赶过来,生意一直不错,每天都有个百十块钱的收入。
  张根贤还记得,2000年以前,邻近的双槽乡不通电,每隔一段时间,这里的村民就要拉着装满粮食的架子车,走40多里的路赶来磨面。因为路程远,磨面的人又多,很多人没法当天返回,心善的张根贤夫妇就干脆管了他们的吃住。有时遇上农忙时节,顾不上收自家的庄稼,来磨面的人就主动去地里帮张根贤收割,好让他们安心磨面。每到收麦、收包谷或是年跟前,是张根贤一家最忙的时候,那时,一天来10多家磨面的都是常事。为了不让人等太久,张根贤夫妇就白天磨面,晚上打糠,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后来,双槽乡及一些更偏远地方的人都搬迁到了平地上,来磨面的熟客渐渐少了,却多一些从城周边寻过来的新面孔。
  凭借这个磨坊,张根贤夫妇盖起了两层楼房,还供养了3个孩子上学,“娃上学基本没借钱。”张根贤笑着说,正因为这个原因,一家人视磨坊为珍宝,从来不肯放弃。
  儿子:老磨坊里发现新商机
  2010年,张根贤的儿子张文力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先后在江苏、广州等地工作,在做绿色农产品销售工作期间,让他得到一个启发,就是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是未来人们选择的趋势。2013年,希望能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的张文力回到老家,有一次,一位城里的朋友想吃农家面,就直接让他从家里捎了100多斤。还有一次,张文力坐出租车时,与出租车司机聊到食品安全的话题,听说张文力家有磨坊,这位师傅非常感兴趣,一下买了几大袋面粉。这些事情,让张文力产生了一个想法:说不定有很多人都想吃这种农家自制的面粉,但就是找不到哪里有卖的,既然家里有磨坊,为啥不自制一些没有添加增白剂、滑石粉的自磨面粉,提供给这些有需要的人。说干就干,去年腊月,张文力进回一批包装袋,印上“农家自制面粉”的字样,并将这些包装好的面粉拉到商州城里卖,还积极与市民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在网上进行宣传推销。很快,就有人打来电话,或直接开着车来家里买面粉。市里一家大公司的工作人员吃了从张文力家买来的面粉后,隔段时间就来买,一次要拿500多斤。张文力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至今,他已卖出了4000余斤面粉。
  很多人反映,张文力卖的农家面粉虽然没有超市面粉那么白,但是很有劲道,还有一股麦香味,蒸的馒头特别好吃。听了这些话,张文力有了更大的动力,他和父母商量,想着以后不再接对外加工的活,而是专门收购优质小麦,自制面粉来卖。但父母却一时无法接受,父亲张根贤说:“我们年纪大了,磨坊的活重,有时都感觉力不从心。另外,来我们这里磨面的,都是有多年交情的乡邻,眼看磨坊越来越少,我们再不做这个了,他们以后去哪里磨面啊。”张文力并没有因此受阻,他打算说服父母,或是对父母做出让步,在制作自制面粉的同时,继续接加工的活,毕竟父母开了30多年磨坊,很难割舍掉原有的生活。
  张文力说,未来,他会进一步拓宽市场,扩大规模,想办法解决资金、办理生产许可证、运输配送等难题,办一家拥有自己品牌的小型农家自磨面粉厂,同时建立网店,通过线上线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家的面粉,将散发着麦香的纯天然面粉直接送到老百姓家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