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岭南新村看金米
左童 罗彬
文章字数:1167
  初夏,沿着S307省道社川河往上游行走,脚下是坚固的河堤、宽阔的水泥路,两边是整齐的楼房、葳蕤的紫荆树。山上郁郁葱葱、松柏繁茂,山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一道道,一行行,无不给人清新之感。这就是金米新村,犹如镶嵌在柞水东南角的一颗明珠。
  早些年,金米村是全县的重点贫困村,村上流传着一句话:“信息落后、出行靠走、传话靠吼”。1985年,国家级重点企业“陕西银矿”在金米投资建厂,金米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年陕银矿在金米建厂,我们这个宁静的小村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山上的石头,河道的沙子,这些几十年来都没多大价值的东西,一下子就成了村民挣钱的好项目”。时任村支书吴久文激动地说:“当时,村民兴头很高,我们人老几代都没有遇到这么好的机遇。虽然当时一天只有几块钱的工钱,大家都抢着去干。”三年的辛勤苦干,陕银矿的项目全部完工,村民的钱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山外的信息资源逐渐进入金米村,金米人知道了通话可以用电话,获得信息可以看电视,村里人学会了听收音机,用上了从没见过的白炽灯。村民有钱了,开药店、办商铺、摆地摊,收山货的村民越来越多,村上的商业经济逐渐繁荣,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起来。
  伴随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陕南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等惠农政策的春风吹遍沟沟岔岔,金米村家家户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29岁的李正森,大学毕业后贷款30余万元在金米建起了占地11亩的香菇厂,经过近年来政府的扶持,自己的悉心经营,如今已注册成立了年产150吨,年营业额200余万元的“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厂子越办越好,生意越做越大,现如今不到30岁的小伙子开上了小轿车,年底还打算在县城买房。“我当时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就想搞个小厂子,万万没想到项目能做到这么大。现如今,生产的香菇远销商州、山阳、西安等地,厂子还被评为省市联创重点农业项目”。在李正森的带动下,“新松香厂”“福顺养殖小区”等产业项目在金米落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村上的致富能手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先富了起来。
  为确保村民共同致富,村“两委会”积极组织村民大力发展核桃、板栗、木耳等传统特色产业,村民有了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镇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为当地争取致富项目。去年,在县管委会、药办等部门共同支持下,为金米村争取了15万元的油用牡丹种苗,发动群众种植牡丹60余亩,并与厂家签订了收购协议,预计年收入100余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油用牡丹正成为金米群众增收的又一个好项目。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金米村民生活好了,村庄也越来越漂亮了,水泥路已经通组入户,电话、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成村民住上了宽敞的楼房。茶余饭后,男人们下下象棋,妇女们则在活动室跳起了广场舞,爽朗的笑声、优美的舞姿透露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村里一片欣喜愉悦的景象,一个充满朝气、淳朴美丽的金米新村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