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山菜园子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340
  从大赵峪四山庙到上庄的上山路
  川道的豆角已上市,上庄人在山头的石头地里种的生态豆角还没有开花。
  上庄种菜户除草施农家肥

  在黄沙岭东头,有一座大山名叫高朵山,海拔1400米,高朵山上,有个小村庄名叫上庄村。这里距商州城区9公里,百十户人家居住在山顶的几处坡台地上。由于土地稀少,人们把夹在石头里簸箕大的地块也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上庄仅430多亩土地有300多亩被种植上了蔬菜,蔬菜成了上庄人的主导产业,上庄也成了州城的绿色无公害“菜篮子”。
  上庄是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边远小山村,2002年与四山庙村合并为四山庙村,2014年12月又与桃园村合并为现在的桃园村。桃园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610户,2036人,土地面积2300多亩,全村蔬菜种植近1000亩。
  近日,记者在大赵峪街道办事处任干部的帮助下,到该村去采访。因为到该村没有公交车,道路崎岖难行,任干部就用他的弯梁摩托车带着我踏上了到上庄这个高山顶上的小村采访的路途。我们沿着大赵峪沟的水泥路一路向北,走了约六七里路,又向西进一个山沟,沿着山沟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山上爬行,由于道路弯道多,又陡峭难行,我们两人不得不推着摩托车往上赶路。就这样,我们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一路辗转来到了上庄。
  上庄410多口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坡上,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距城区有17里路,加之上山下山全是泥土路,村里人买个油盐酱醋都要肩挑背扛,过去,上庄人都选择了到山外打工谋生。
  20多年前,村民贾治民结束了外出打工生活,在家里种了3亩地的蔬菜,年收入2万多元,带动了其他村民也搞起了蔬菜种植。2001年,贾治民家盖起了三间一层楼房,到2013年,他又在原一层楼房基础上盖起了第二层楼房。因为种菜有了收益,他还买了辆华川车跑运输,给村里种菜户拉化肥、农药、种子等。
  村民刘兴民40多岁,与妻子坚持种菜10多年,种了4亩蔬菜,一家人的生活和日常开支就全靠在了蔬菜这个产业上。种菜户刘忠记以前也在外打工,他看到村里人种菜效益还行,就回家搞起了蔬菜种植,他种了4亩地蔬菜,种菜使他家过上了殷实的日子。村民张建康10多年以前也在外打工,他看村里人种菜是个能靠得住的活路,他家种菜4亩多地,地里活不忙时也到城里打小工做瓦工活。桃园村支书刘国利家在上庄,他曾经是个养牛专业户,现也在家里种了1亩多地的蔬菜。刘国利说,由于上庄山高温差大,种的线辣椒长的筷子长,味道正,很受城里市民欢迎。现在上庄人主要种植有菜花、茄子、西红柿、黄瓜、莲花白等,辣子系列有尖椒、二炮、线椒、大辣子等。全上庄112户400多人,现在有270多人回村搞蔬菜种植,全村户均蔬菜种植2.2亩,按每亩平均收入6000元,上庄人年蔬菜收入达180多万元,户均增收1.6万元。
  2013年,从四山庙到上庄的3.4公里上山水泥路打通了,上庄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根本好转,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更高了,人们把房前屋后、旮旮旯旯能刨的土地全种上了蔬菜,就连山岭上几片石头浪里簸箕大的土地也种上了辣椒、莲花白等。
  蔬菜种植户贾治民说,他种了20多年的菜,坚持用农家肥,原来养过牛,用牛粪施肥,现在用青草和草木灰沤肥,因此他家的蔬菜不用农药,是地道的绿色蔬菜。上庄蔬菜大受市民青睐,一到蔬菜市场就被市民抢购一空。
  上庄人种菜还种出了自己的经验,那就是大蒜和玉米套种两种庄稼都能丰收。洋芋挖了种豆角不会导致庄稼病虫害,还能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