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村支书和他的美丽乡村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文章字数:1387
  走进镇安县米粮镇红卫村,我们立刻被眼前干净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民居、大片的蔬菜、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所吸引。一个距离县城60多公里的小山村,几年时间竟然搞得这么漂亮。群众告诉我们,这和他们的领头人村支书张钊密不可分。
  “前些年咱村是‘出门一脚泥、进门一腿灰’,现在的好光景,张钊应记首功。”退休老干部樊祖运说。2008年11月,时年35岁的张钊开始担任红卫村支部书记。一上任后,面对落后村貌,他“三面出击”,组织支部成员研究发展对策;进家入户了解群众需求;东奔西走,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对此,妻子颇有怨言,“成天不着家。有一次下连阴雨,一双新皮鞋没几天就被雨水泡掉了鞋底,光着一只脚回来,还不好意思告诉我,把鞋藏在床底。”在张钊的奔走忙碌下,红卫村迅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建成四排两街的农村新集镇和文化活动广场,改造民居510户,硬化街道,栽植风景绿化树,实行天天保洁工程,让昔日的小山村焕然一新。
  2012年村里实施移民搬迁,村民杨长庆一家六口生活在距山脚9里多的高山上,住着三间土坯房,本人患有肺结核,家境十分艰难,要让他搬迁到山脚移民新村里简直是难上加难。有人认为杨长庆顽固不化,不会搬迁,不想给他划分宅基地。可张钊不同意,他先后4次带着村干部上门做工作,承诺水电费优惠、帮助贷款建房,最终,老杨住进了漂亮的小洋楼。“这辈子要不是张钊,我还在高山头上窝着。”杨长庆感慨道。如今,151户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的村民搬入了新居。
  移民搬迁建设尚在设计中时,张钊就告诫支部成员,移民是否乐意,搬迁是否成功,核心是要解决移民吃饭穿衣的来源问题,否则,搬来了也要跑,而且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推进移民搬迁中,张钊带领大家实行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富民工程。为了让全体尤其是偏远村民致富,张钊以核桃为主,烤烟、西瓜、蔬菜、魔芋和药材等为辅,大兴富农产业。从光明村搬来的吴传林因为建房曾经一度身无分文,张钊帮他租赁土地30余亩栽种魔芋,年收入五六万元。权兴国曾经靠外出打工养家,一家七口挤在半高山的三间低矮破旧的屋里,日子过得很紧巴。在张钊的数次登门劝说下,他栽种了10亩地的核桃、魔芋和二花。几年间,他不仅建起了五间两层的土坯墙楼房,装上了太阳能,还买了一辆小车。现在,全村经济作物已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年增长10%;核桃成为支柱产业,2013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该村全国“农村科普核桃示范基地”称号。
  腰包鼓了的农民自然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张钊筹资建起1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村妇联主任姚群莲带大家跳广场舞。今年,为了让大家学习新的舞蹈,他躲在家里当“教官”,对照光盘“指导”妻子学习第五套佳木斯健美操。妻子学会了,就让她去教大家。现在,每天晚上男女老少400多人齐聚广场跳健美操,场面之宏大热闹,在农村确实少见。
  现在,每到逢年过节、农闲时分,广场上就会进行球赛、扭秧歌、乐队表演等活动。“马上准备建一个20平方米的LED屏,让群众可以看新闻报道、学唱歌跳舞,还能组织室外大型培训。”张钊说,要想法增容扩大村里的图书室、通信和数字电视等设施设备,把善唱能跳的传统艺人和现代人才挖掘出来、组织起来,让他们到群众中去。“让群众钱包里有货,心里面快乐,是我这个普通党员的责任。”张钊说。
  红卫村良好的村容村貌,也迎来了不少赞誉。2012年,省市县新农村建设观摩中,红卫村被观摩团一致评为“陕南最美第一村”。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都流淌着张钊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