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学生回乡种牡丹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李小龙
文章字数:1535
  牡丹园解决了瓜山村部分村民的就业

  盛夏时节,在商南县城关镇瓜山村牡丹园里,到处一片葱绿。芍药花姹紫嫣红,而长势良好的牡丹枝头,挂满了五角形的牡丹角果,看到牡丹籽饱满滚圆成果喜人,80后大学生周丽娜和周海瑞两个姑娘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牡丹浑身都是宝
  周丽娜告诉记者,种植牡丹之前,她对牡丹缺乏了解。
  2010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周丽娜,回到了家乡商南,平淡的生活使她产生了创业的冲动。2012年5月,周丽娜在山东菏泽旅游时,其中有一个景点就是观赏大片的油用牡丹花,她惊讶的发现,这不就是家乡种植的“丹皮”吗,导游对油用牡丹的介绍,让她敏锐的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回家后,周丽娜实地考察发现,在商南县乃至商洛市各县区,群众都有种植牡丹的传统,但以往只挖根部,把抽芯去皮后的“丹皮”作为中药材卖,而有很大价值的牡丹籽才几块钱一斤,还卖不上价。通过考察发现,原来“丹皮”就是油用牡丹,而这油用牡丹浑身是宝,叶子、花瓣、花蕊可以做茶,花籽可以榨油,根可入药。2013年7月,周丽娜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引领群众种牡丹
  “你看,这是我们最先发展起来的产业基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指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牡丹园,周丽娜一脸自豪地说。
  当年,周丽娜在城关镇瓜山村租赁土地600亩,现已建成500亩的油用牡丹示范园,20亩的观赏牡丹示范园,还培育2-4年生油用牡丹苗400万株。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周丽娜先后在城关、赵川、湘河、金丝峡等镇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7000亩,育苗500亩。同时实行订单收购、技术指导服务和提供种苗,以这种形式,推进牡丹基地建设。多方配合青山镇在花园、青山、上河、马蹄店4村商陨路沿线建成了10公里千亩油用牡丹产业带。
  说话间,有人过来找周丽娜,周丽娜告诉我们,这几人都是她发展的种植大户,今天约他们过来是谈扩大种植面积的事情的。
  “我以前是从事食品零售和批发的,2014年秋季返回家乡发展、种植油用牡丹。”今年46岁的湘河镇小岭观村村民张荣贵告诉我们,他通过利用自家闲置土地及荒山种植油用牡丹500多亩。“牡丹种植成本并不高,一旦种上后,可以40年不换茬,可以说是铁秆庄稼,不换茬就意味着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牡丹种植户程书伟告诉我们,他现年35岁,是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人,以前在深圳从事外贸生意,2013年底回家探亲时接触到油用牡丹,他觉得这是个好产业。于是果断返乡,他利用自家闲置土地及租用农户土地进行种植,现种植油用牡丹面积已达300余亩。
  充满活力的团队
  周丽娜的创业团队在大力发展牡丹种植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力对商南野生牡丹的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了普查。先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林业大学的教授,深入商南县的沟沟岔岔进行调研,发现了很多野生牡丹品种。
  周丽娜说,据商南县林业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查,发现商南县有多个野生牡丹品种,其中有卵叶牡丹、矮牡丹、杨山牡丹,还有不少变异植株。商南县不但野生牡丹品种多,而且分布范围广,商南县13个镇均自然分布有牡丹,其中金丝峡镇二郎庙村、江西沟村、毕家湾村、庙台子村、落花沟村。十里坪镇下河村、大竹园村、核桃坪村、黑沟村、西坪村、宽坪村、白鲁础村均发现有整片野生牡丹。城关镇、试马镇、清油河镇也有零星野生牡丹分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野生牡丹自然分布区,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其中有一个品种被命名为“商南景”。
  周丽娜说,野生牡丹的发现,也充分说明了商南县乃至商洛市是牡丹种植的适生区,也给她们发展油用牡丹增加了底气。
  周丽娜和她的牡丹团队一共有23人,清一色都是些80后的大学生,他们有相同的经历,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年轻人身上具有的敢于创业的精神和勇气。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