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给理想一点时间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谢非
文章字数:4532
  虽是老板,但店里的事谭晓奔还得亲力亲为,图为谭晓奔在分拣快递。
  张潘对每一个工程都认真负责,确保客户满意。
  大学生“猪倌”王浩欣与爱猪的亲密合影
  谈昭受邀参加第12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并与专家交流合影。

  又是一年毕业的季节,即将就业的学子还未曾完全退去昨日的青涩与懵懂,就要从学校这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走进社会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一朝学成,怀揣梦想的毕业生站在了“社会”这所大学的门口,有人跃跃欲试、踌躇满志,有人徘徊左右、犹豫不前,最终,不管是主动或被动的,都将被社会的激流裹挟向前。近日,记者采访了数位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创业大学生,他们牢记心中的理想,靠着自己不服输和肯吃苦的劲,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请多点从容淡定,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理想一点时间,时间会丰满你的羽翼,终有一日能展翅翱翔。
  大学生深山当猪倌
  王浩欣今年29岁,家住山阳县银花镇商洛河村,2010年从商洛学院毕业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着找工作或是考公务员,而是只身前往西藏寻找一种叫做“藏香猪”的猪种。原来早在大学时期,王浩欣就打算毕业后自己创业,而当时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让这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心忧。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环境很熟悉,又能吃苦,就想回老家搞特色养殖。”王浩欣说,可他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反对。“父母说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放着大城市的风光日子不过又往山里扎,说啥都不同意。”王浩欣回忆,不仅家里人不同意,就连乡亲们都觉得他是读书读傻了,堂堂大学生不去上班竟然要回来养猪。可王浩欣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趁年轻去闯闯,哪怕失败了也没啥,考察市场后觉得这个事还是可以做,就去做了。”就这样,王浩欣便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猪倌,短短五年间,当初的家庭农场变成了专业合作社,藏香猪的存栏也由开始的20头扩大为300头,藏香猪肉以每斤50至80元的价格卖到全国各地,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
  回忆起当初创业的经历,王浩欣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最难的要数跑销路了,一个农村来的年轻人给人家星级酒店的经理推销有机无公害的藏香猪肉,人家很难相信你,有的酒店门还没进去就被保安拦住了,有时候会感到很伤自尊。”王浩欣坦言,被拒绝时虽然会失落但还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撑了下来。相对于同龄的很多大学生,王浩欣几年成功创业经历无疑是成功的,他的经历充分说明,年轻人应留一点时间给理想,不要过早地放弃希望,年轻人就要敢闯敢干,我们的青春应激情飞扬。王浩欣说:“年轻人一定要有理想、目标,更要在现实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做事时要有短期目标与长远的规划,并适时调整规划,遇到人生中的良师益友时可多请教他们。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与架子,起步时步子不要太大、不要铺太大,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要害怕失败,勇于去尝试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
  看得上两毛钱的生意
  “我做的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生意,不值一提,还是去采访别人吧。”在位于商洛学院东门口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见到谭晓奔时,他一边搬着刚送来的快递一边说。别看这个只有23岁的小伙子今年刚毕业,却已经是这家服务中心的老板了,经营着两家快递业务和打印店。
  “这个店是去年跟同学合伙开的,独特之处就是将快递和打印结合起来,既方便了学生又拉拢了店内人气。”谭晓奔介绍,创业的想法萌生时自己只是一名学生,没有资本,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想来想去只能立足学校,分析学生的需求。“经过观察我发现大学生每天需求量最高的就是送餐、快递和打印,尤其是快递,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在不断的碰壁和很多闭门羹之后,我用自己兼职打工攒下的资金和东拼西凑的两万块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自感精力有限,谭晓奔又找了同样想创业的同学作为合伙人。于是,一个以快递和打印为主,以文具和零食水果为辅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开张了,这是商洛第一家将打印和快递合二为一的综合服务中心。虽然打印一张的价格只有两毛钱,但谭晓奔说积少成多,对自己的创业模式显得很有信心。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谭晓奔的店开始并没有多少知名度,生意异常清淡,这也是他创业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战。“说实话那一阵心理压力的确很大,投入了那么多钱,却没有人上门,真的很着急。”面对窘境谭晓奔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利用QQ、微信平台、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还推出了扫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账号送优惠的活动等多种方法,同时,在店内进行价格优惠活动,以低于市场价25%的价格吸引顾客前来打印。经过多方努力后,终于在学生中打开了市场。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店里电脑设备从之前的一台发展到现在的9台,打印机也扩展到了6台,每天可以为300多名学生服务。同时,他们还收发百世汇通和天天两家快递,平均一个月可以送出去7000多件快递。今年3月,谭晓奔还创新地提出了新型工作思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电子版文档发至邮箱,将要求标注明白,等到有时间去店领取就行,支付方式可以选择线上支付,也可以选择当面支付。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彼此,能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反响,以赢得更大的市场。”谭晓奔兴奋地向记者阐释自己的新点子。目前谭晓奔已在商洛开设了两家分店,年营业额也由原来的1.5万元迅速增长到16万元,计划2015年完成营业额50万元。同时,他们还准备将这种创业模式推向西安高校甚至在全国展开。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谭晓奔谦虚地说:“唯一可供借鉴的就是我没有好高骛远,看得上做这两毛钱的生意,希望想创业的同学们不要太着急,不要刚开始就想做那些高大上的大买卖,还是脚踏实地最重要。”
  “装出我天地”的90后
  1990年出生的张潘丝毫没有“90后”的稚嫩,是一位的成熟老练的小伙。2012年,张潘从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进入到了本地一家装修公司工作。而在上学期间,张潘就从没停止过“捣腾”。做过网站,卖过衣服,张潘自嘲自己从一开始就是个有想法、不安分的人。
  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张潘格外的看重和珍惜。在装修公司上班期间,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第一个去工地。“那会我刚进公司,别的同事觉得我是刚毕业的学生,业务上没有人带,也没有人教我该怎么做,全凭自己摸索。”半年后,从最开始被人排挤的毕业生,成了老板高薪挽留的优秀员工。“到后来,我一个人完成的任务量能顶其他六个人的。”张潘说。
  但是,张潘心里一直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的春节。回咸阳老家过年期间,张潘的父亲一直让他回家发展,但是张潘认为上学期间,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商洛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发展空间更大。当正月十五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告诉张潘已经给他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时候,张潘的装修公司已经在商洛租好了店面,准备开张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张潘犹豫之后,决定推掉父亲介绍的工作,自己创业办公司。
  目前,张潘的装修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公司有8名员工,掌管着60名工人。然而当初,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入装修这一行。“当时感觉装修已经算是夕阳产业,我当时的梦想是做一些最新的和互联网有关的产业。”2013年3月,公司成立之初,却遭遇到了房地产不景气的现实。最初的两个月没有接到一单生意。此时的张潘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一丝怀疑。“当初在入行前,美好的愿望都被现实击碎了。以前感觉自己对装修已经入门了,很懂了。结果等到自己干起来,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了,一切都那么的不容易。”
  没有生意上门,张潘选择主动出击。商州的小区基本被他们跑了个遍。每天7点出门,晚上8点才收工。每到一个小区,先坐电梯到最高层,然后走楼梯下楼,一家一家的投广告,幸运的话,能遇到业主,他主动向业主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最后,张潘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几家,以超低的价格为他们装修,然后以此作为样板间,向顾客推广。如今,张潘的公司每年接到家装的订单就达三四十个,工装也有10单左右。而他的顾客中,50%都是回头客。这是最让他引以为豪的事情。“很多的客户在看过我们的装修后,都主动地介绍周围的邻居、同事到我们这里来。这是顾客对我们的信任。”
  今年4月多的时候,张潘遇到一位对装修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顾客,这位顾客辞退了已经签约的一家西安的装修公司,正在发愁找另一家的时候,张潘答应他不要一分钱的预付款,先给他装修,看了结果再说。当两个月装修完工的时候,这位顾客几乎一次性就付完了整个工程款,而且还介绍了许多别的客户给张潘。
  直到现在,张潘仍然坚持着公司刚起步时的习惯——每天都要去所有的工地两次,亲自检查进度和质量。“我经常开玩笑,我们其实和医生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只不过工作对象不同罢了。医生是给人治病,我们是给房子治病。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就买这一次房,要让他们住着安心,不留遗憾,就是我工作的目标。”
  对于马上要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张潘的心得是一要用心,二要坚持。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做不好。其次就是选定方向后,一定要坚持,相信“剩”者为王,总有成功之日。
  第一个吃螃蟹的营养师
  在商州中心广场旁的一座写字楼里,26岁的谈昭正准备和员工一起开会。如果不是他自己介绍,你绝对不会把这个憨厚敦实的咸阳小伙子和营养师培训联系在一起。如今的谈昭已经把自己的培训机构做得有声有色,每年做三期培训,每期参加培训的人员能达到上百人。回想当年自己的培训班从十几人发展到现在,这是他从没有想过的。
  2013年7月,谈昭从商洛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正式找工作之前,他给自己预想的将来是进做食品的企业或者考公务员,唯独不会想到做培训行业。但命运总喜欢和人开玩笑。毕业后,谈昭去西安找工作,在一家职业培训机构工作半年后,他突然受到了启发。“我发现在商洛,没有人开设类似的机构,需要考这类证书的人必须去学习,再者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注重,很多人想学习营养和养生方面的相关知识。”谈昭说,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连他的父母也表示不支持他的这个想法。
  “莫欺少年穷”这是谈昭一直坚信的一句话。2014年的6月,谈昭在东挪西凑后,凑齐了5万多元,开始了实现梦想之路,成立了商洛第一家营养师培训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公司里所有的工作谈昭都一人扛,从请讲师到招生,再到财务、安排课程,谈昭一人完成了好几个人的工作,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为了提高培训班的知名度他曾站在街边发传单,去高校做免费的健康讲座……慢慢的,前来咨询的人多了起来,现在每天都有10人左右打电话来咨询。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前来报名学习营养知识,说她要让老伴和孙子的饮食更加健康。后来老奶奶不仅自己学,还带动了周围6个老人一起来,并且他们还一起拿到了营养师的三级证书。真的很佩服这些老人,许多年轻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谈昭回忆说。“现在我们的学员里有大约三成都靠口碑赢得的回头客。我觉得只要以真心待人,把课程的质量做好,就一定能赢得市场的回馈。”
  而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谈昭说,首先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能吃苦,不怕吃亏;其次是要多学习、多思考。谈昭现在每年都要去外地参加学习培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最后就是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要真正的去做,把想法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