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钻研的残疾维修工
肖云
文章字数:1322
  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在刘建军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小时候的一场高烧,让他几乎丧失了听力,然而一股不服输的钻劲,让他找到了自我,成为行业里的维修能手。
  48岁的刘建军在洛南县城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乍一看,他和普通人没啥两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耳朵上隐蔽的助听器,一旦把这个摘下,他就几乎什么也听不到了。刘建军说,5岁那年,他发了一次高烧,烧坏了耳朵,还留下了面瘫的后遗症,现在必须戴助听器才能和外界交流。因看病耽误了上学,刘建军从小学1年级直接跳到3年级,此后,他一直被老师安排坐在前排,有时,讲课的声音稍微低一点,他就听不见了,只能盯着老师,对口型听课。“那时,物理老师是所有老师里声音最高的,所以我的物理成绩也是最好的。”刘建军打趣道,从那时起,他就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力阻拦了刘建军继续求学的路,初中毕业后,他就回到家,和父亲学习水电维修,最终在这一行里稳定下来。1987年,刘建军被安置在洛南县自来水厂上班,那时候,厂里电路极其老化,加之偷电现象十分严重,大家都抱怨连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动脑子的刘建军就制作了一个集装箱,一户一箱,这样,偷电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当时,自来水公司的水塔需要专人看管来控制水位,有一次,刘建军在帮朋友修理一种能自动控制水温和排水的洗脚盆时,受到启发,发明了一个水塔的水位控制显示仪,自此以后,水塔上再也不需要专人看管,只需要根据水位控制仪上的信号显示,来控制水位,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水厂节省了一笔开支。还有一次,石门造纸厂专门派人请刘建军过去,原来,厂里进回了一批新设备,其中,有一个变频调速装置很先进,没人会用,刘建军就仔细研究说明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机器安装并调试好。
  1994年,刘建军的电器维修店正式开业,他还记得当时接手的第一个活:一位老人拿了一个坏的落地风扇过来,说是洛南县城他都找遍了,没有人会修这个。当时落地风扇在洛南县城非常少见,算是一个很时髦的电器,老人的这个风扇也是儿女托人在外地买的。刘建军知道,自己刚开业,如果修不好它,以后就很难在县城立足,他接下了这个活。“刚好我房东家就有一个这样的风扇,我花了两天时间,将风扇拆开细细研究,最后终于修好了。”后来,刘建军和这位老人成了朋友,遇到有人要修电器,老人总是第一个推荐刘建军。
  刘建军不仅喜欢钻研,还乐于接受新鲜事物。1999年,他去上海参加一个科技博览会,在展会第一次见到电磁炉,觉得很新奇就买回了家,妻子为此还和他吵了一架。“因为当时人们用的都是蜂窝煤,妻子不相信这个东西还能做饭,结果不出几年,电磁炉就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刘建军笑着说。电脑刚兴起那阵子,刘建军敏感地意识到,电脑化办公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他立即花了7000多块钱买了一台电脑,从基础的打字学起,慢慢摸索,现在,电脑方面的故障他都能很快处理好了。
  在电器维修行业干了20多年,刘建军的生意越做越好,他说,自己除了积累丰富的经验,还有两个秘诀,一是讲诚信,从不欺骗顾客,二是肯钻研,别人说弄不成的,自己偏要弄成。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刘建军还不忘回报社会。每年的助残日,他都会走上街头,给市民免费修理电器,去年,得知县残联为残疾人募集200个轮椅,他还捐出了10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