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探访石人
文/图 李刚文
文章字数:2888
  林海
  地上绿草萋萋
  石人

  2015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是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一大早,由妹夫开车,我带着妻子和外甥回了一趟商州区沙河子镇蒲峪沟的老家,完成了自己几十年来的一桩心愿。
  到了老家以后,吃了冬莲姨做的糊汤和锅盔,我叫上木劳姨夫和根文老表,让他们带路,一行6人向甲板沟进发。姨夫和老表每人带一把镰刀,老表和外甥还背了几瓶啤酒和矿泉水。
  甲板沟就在老家房后不远处,从家门口到甲板沟口距离不超过500米。过去,甲板沟大片大片的树林被乡亲们砍伐、烧荒,开垦成土地耕种。20多年前,我还帮父亲在甲板沟的头道槽和母猪崖底种过玉米和洋芋。那时沟里边还住着6户人家,后来这些人家陆续搬到了甲板沟口或其他地方,现在能看到的是几处残垣断壁,原来的房屋早已倒塌。
  从我记事时起,大人们就在平日的生活中一再提到甲板沟,提到甲板沟的石人。我虽然多次去过甲板沟,但石人到底是啥样子却从没见过,就连石人所在的大致方位我都不清楚。长大后我到外面求学和工作,10多年前又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住,好几年都回不了一次老家。但是每一次回去,都有亲戚邻居给我讲甲板沟的故事和风景,尤其是讲到石人的时候,引发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冲动。
  最近几年,随着通村水泥路修到甲板沟口,热衷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甲板沟与石人的神秘面纱愈发被外界所关注,吸引着许多城里人或开车或骑车前去探秘。事实上,这些人往往只走到山脚下,采挖一些稀罕的花草树木,或者在清澈小溪里捉几条类似娃娃鱼的东西就离开了,也许他们来这里喝几口纯净的山泉水就满足了。
  我曾经多次说过要去看看石人,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尤其是在机关呆久了,平时又缺乏锻炼,担心山中荆棘遍布,因体力不支而难以攀登。这次终于下了决心,而且动员了妻子一同探访石人。
  一路上,姨夫和老表在前面开路,我们几个紧随其后。由于人迹罕至,很多地方并没有路,但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难走。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空中树叶层层叠叠、绿浪翻滚,地上绿草萋萋、野花竞放,乔木、灌木、枯枝,藤条、毛竹、苔藓,比比皆是,应接不暇。在林下松软潮湿的地面上,我看到了许多碗口大小新鲜的蹄窝子,姨夫说这是野牛之类的大型动物刚刚从此经过。走在密林之中、浓荫之下,几乎看不见天空,伴随着鸟儿天籁般的鸣唱,呼吸着湿润的空气,让人感觉畅快淋漓,惊喜连连。
  穿林海,踏石浪,跨沟壑,两次作短暂休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和穿越,我们登上了一个叫做鸡架垭的山坡,走过一小段长着毛竹的崎岖山路,来到一个U型的豁口处。忽然大家眼前一亮,恍惚中犹如一道闪电横空划过,我和妻子、妹夫、外甥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定睛一看,一个巨大的石柱近在眼前,高约数十米,通体雪白,肤如凝脂,笔直地矗立在对面的密林中,在万顷碧绿的波涛中凌空而起,犹如一枚巨大的火箭指向天空。这,就是乡亲们曾经无数次提到过的“石人”。惊呼过后,我们连忙拿出手机、相机一阵狂拍。
  稍作休整后,我们登上U型豁口左侧的山头,细细观赏石人和周边美景,选取不同角度、摆各种姿势进行拍照。从远处看,石人有着完整的头部和身躯,其头部是一块大石头,平放于躯干之上,头颈部轮廓十分清晰,腰部有一大块绿色的苔藓,好像洁白的躯体穿着绿裹肚。仔细看,石人的腰部以下还附着了一个“小石人”,头部和身躯也很明晰。大、小石人紧紧结合为一体,老家的人都说,这是石人在紧紧抱着它的孩子,也有人说是“石人背娃”。
  我还在这边的山头上探究古老的铁匠树和崩塌的山体,本来没有打算到石人那边去,老表已攀爬到了对面的石人身边。在他的召唤之下,我也连爬带滚向石人走去。跨越一条潮湿的沟渠,匍匐穿过密不透风的树林,攀上几道半人多高的悬崖,一个高大粗壮的巨型石柱出现在眼前,与刚才在对面山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在对面山上从正面看,石人那么洁白、秀美和精致,像刚刚出浴的美女,无比惊艳。而此时只能看到石人的背面,竟变成了高大、粗犷的硬汉形象,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强烈震撼。正面与背面,远观与近看,形状完全不同,感受也截然相反。
  我到达石人身边时,老表已攀爬到石人的腰身附近,很快,姨夫、妹夫和外甥也来到石人身边,除姨夫坐在地上观赏外,我们几个人轮换爬到石人身体中部的小平台上拍照。我惊讶地发现,石人原来由无比坚硬的白火石构成,难怪它通体都非常洁白而亮丽。而且,石人全身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和鱼鳞般的白色小石块,我想这恐怕是经过亿万年日晒雨淋、电光石火形成的,石人的头上还长着一棵小树。
  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石人身体的一部分,观察它的下半部分,一侧融入了山体之中,另一侧裸露在外面,只能大致看到它深深插入了沟底。我想到下面去看清楚,但姨夫和老表说,石人下面无法到达,还从来没有人下去过,加之树林过于稠密阻挡了视线,无法看清它的全貌,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还有两件让人称奇的事情:其一,在石人上方不远处,有一潭泉水常年不干,被称为“大圣爷水”,据说遇到大旱之年,来此祈雨非常灵验。母亲前几天给我说,外爷在世时说过,当年不知谁把石匠得罪了,凿出的石龛里高外低,祈雨时神像放不平,有时就会掉到下面的水潭中。我三外婆和舅妈说,她们过去上山挖药时,口渴极了,就来这里喝“天然矿泉水”,顿时神清气爽。两位老人今年都80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还经常上山采摘野菜和中草药。其二,石人所在的区域祖祖辈辈称为“正道”,我家30多年前盖房用的大梁就是在正道砍伐的,因为树太大,好几个人运不下山,父亲无奈锯掉了大头,有两米多长,许多年后提到此事,母亲还抱怨说太可惜了。
  姨夫和老表说,他们过去经常在石人附近挖药材、种洋芋、割竹子,但从没有与石人近距离接触过。多年前,一位住在甲板沟的壮汉爬到石人的头上,却怎么也下不来了,差点没被吓死。石人凌空高耸,下面就是断崖深渊,确实非常危险。
  返程途中,路边见到一棵形状奇特的桑树,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桑葚,由于气候凉爽,才只有小米粒般大小。大家坐在地上歇息,我像猴子一样攀上树梢玩耍。不一会儿,姨夫催促快点走,说呆时间长了就会感冒的。
  我们下山后,表姐做的是手擀臊子面,冬莲姨还漏了苞谷面凉鱼,都是大家爱吃的美味。上山看的是美景,下山吃的是美食,虽然回来后我和妻子腿疼了三四天,但也值了。
  回到城里已有20多天了,我还一直为看到石人感到激动,甚至夜不能寐。在整个甲板沟,绝无出产白色火石的环境和土壤,所有巨大的岩石和零散的石块都是黑褐色的,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也从来没有人发现一块颜色及质地相似的石头。洁净的白色石人与周边山体的岩石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从我拍摄的大量照片上看得非常清楚。由此,我深感好奇且疑惑不解,为什么唯独巨大的石人是这种纯白颜色、这种坚硬的质地,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观吗?
  甲板沟还有很多自然景观,淹没在了一望无际的林海之中,我能够叫得上名称的就有20多个。如果能够得到适度开发,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前来享受天然氧吧的酣畅,目睹石人的美丽风采,感受户外探险和森林穿越的独特魅力。同时我有一个担心,随着到甲板沟来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已经开始遭到破坏,当地人经常采挖药材不说,外面来的人挖走许多树木和花卉,从清澈的溪水中将小鲵捕捉带走,因此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