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文脉·书画卷》绪论
张中山
文章字数:1880

  商洛这块地方,洛南县独具地域特色。全市7县区,洛南居北,南部6县区均属长江流域,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多有荆楚文化色彩;唯独洛南尽属黄河流域,其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是典型的北方特征。所以,其文化类型,无疑应属于黄河中原文化圈。现在商洛人常说商洛是“水分江河,地跨两域”,指的就是这一特点。
  洛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并非一句套话。古今中外历史,凡是神话和民间传说丰富的地方,都是人类文明开化最早之地,如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极其丰富多彩,就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在商洛地区,洛南就有这样的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考古发现早在5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洛南就已有我们的先民生活和繁衍生息,洛南城郊花石浪古遗址,大体与北京、蓝田人生活的年代相仿。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更是中华文明的兆端。传说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其一生活动踪迹就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而其史官仓颉是今陕西白水人。这样从地理与人际关系上推想,仓颉随黄帝南巡至洛南,首创汉字,就自有他的合理性。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虽颇为神秘,倘若联系上述考古发现及仓颉造字的故事,这个说法在洛南代代流传,并非偶然。再如关于曹子建《洛神赋》灵感源于洛南的洛河的传说;唐代医学家韦善俊曾隐居洛南,采药为民疗疾;茶圣陆羽洛河取水烹茶等等,无不彰显出洛南人文历史的悠久,文明的早著。洛南洛南,郁郁乎文哉!
  文化的浓郁遂使得洛南钟灵毓秀,显出别一番光彩来。洛南立县时间仅于次商州,然而教化之推广流行,达官显宦之多,都远胜于商州。前史难以稽考,仅明、清两朝,如张鹏、卢鼎、薛国用、冀宣明、陈绶、黄理中、王朴辈等,不仅官位显赫,而且经史兼修,书画技艺亦是一时之翘楚。尤其像明代万历进士薛国用,祖孙三代“一门三进士”,恐怕在商洛也是仅有的。因此,说洛南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绝不是虚誉和夸饰。
  书法绘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大家族中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西方的油画唯求写真,是西方实证哲学思维的体现;中国的水墨山水,不求形似而意在传神,体现出中华民族哲学思辨观念,独具民族艺术特色。把文字书写变成艺术,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中原文化圈之洛南,自然深得近朱之惠。
  这部《洛南文脉·书画卷》,是由著名书画家何伯群先生领衔编辑的。全书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私收藏的非本县籍的古今大家名家的作品,上自宋代,近及当代,共85家,作品97幅。其中古代有宋代岳飞、明代王铎、清代王文治等20多位大家;现代有石鲁、赵望云、张仃、何海霞等40多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收入,尤为珍贵的是,其中还有蒋中正、胡耀邦两位政要领袖的遗墨。这些作品,书以载道,道道非常道;画以寄兴,兴兴非常兴。此道此兴,将文化价值推向了高致,实属难能可贵,令人感佩。第二部分是洛南本籍先贤作品,共32位,作品38幅。上自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冀宣明、陈绶、王朴,近至杨林兴先生等人,其作品之精美,笔墨之高雅,皆具大家气韵,“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逆波冲折之回川”,堪称经典,令人仰慕。第三部分是目前活跃在书画界的当代书画家的作品精选,共139位,作品146幅,既有耄耋老者,亦有青年才俊。其作品既有对传统的传承坚守,又有个性鲜明的创新与突破,笔墨老道,章法严谨,流丽典雅,大气淋漓,鉴赏之下有不回肠荡气者几稀。诸如何伯群、石子玉、米小囤、王延年、原康生、赵洛营、陈涛等,皆堪称当代大家而无愧。其中许多人的作品已走出国门,享誉海外。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据说全县书画创作者有近千人之多,社团众多,活动频繁,这在商洛也是独有的现象。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卿云既显,祥瑞日新。第四部分是附录,以翔实的文字从多方面展现了洛南书画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脉络、组织活动及部分名家的艺术风格特点,让人们明白洛南书画事业之所以蔚为大观,绝非偶然,其来有自矣。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收录的一批古代书画作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极左的思潮猖行,视传统文化为糟粕、破“四旧”的环境下,能够完好珍藏保存实属不易。书画收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标志着收藏者的学养、眼力和鉴赏水平。洛南城乡能有那么多人,不计个人及家人安危,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将它们保存下来,其远见卓识和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这批古人先贤作品的传世,为当今洛南书画创作的繁荣昌盛,发挥了导夫前路、开辟新境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文脉的传承延续,也是洛南人民的骄傲。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当代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形势下,洛南的书画事业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2014年10月30日
  (《洛南文脉·书画卷》已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