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巾帼不让须眉 书坛自领风骚
——牛莹书事写真
文章字数:1902
  书法(局部) 牛莹 作

  没上过大学、名不见经传的牛莹,近年来书法作品进入国家级展览20多次,其中8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并一举摘取了“秦岭最美是商洛”全国书法美术展金奖桂冠。
  今年49岁的牛莹,中等身材,一头秀发,说话绵甜温存,性情文静娴雅。其心地高远,钟情、执着于书画艺术事业,内心有着火焰般的激情,却总是把理想隐藏在不经意的言行之中。在书画学习、创作上,她既经历过和别人相同的坎坷与辛酸,但也摸索出了别人不曾走的路子。
  起初,牛莹喜爱绘画,工夫用在花鸟之上,牡丹、荷花不一而足,以其画作的平静、恬淡、清纯和大雅,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已经成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她,却将绘画暂搁下来,把目标转向书法。牛莹认为,绘画若是没有好字来题款,就像好马不配好鞍一样,达不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画作整体质量下降,艺术水准大打折扣。书法同样是民族瑰宝,其难度也不亚于绘画,因此她坚定信念攻艰克难,钻研书法。
  选择何种字体才合乎自己的审美理念,这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必须慎重考虑、反复权衡。经过书法名家和丈夫张乾翰(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理事、商洛市书协副主席)的精心指导,她决定首先学习汉隶,因隶书相对平稳,且久远高古,无论作为题款还是创作,都比较切合女性、切合自己。她把《敦煌遗书书法选》作为临写范本,心慕手追,日月不辍,细心揣摩领会,努力掌握其特点,在形神兼备上狠下功夫。可时间一长,她发现敦煌经书只是魏晋抄经的一种抄写习惯,表现过于单一,即使自己临得再像也只能流于书奴。于是,她找来汉帛书《周易》《战国纵横家》和《马王堆帛书艺术》等经典法帖,又把心思全部用在帛书的大量吸收上,以丰富自己的书写内涵,同时精选了《峄山碑》《史晨碑》等篆隶碑帖做参考,汲取营养,使其作品气息高古、格调雅逸。仅从选帖上,便可见牛莹慧心独具。
  为了字的端肃稳重及线条的挺拔坚劲,使隶书兼有真书的功底,她又临习了钟繇的《荐季直表》、宋徽宗的瘦金体和文征明的楷书,从而汲取隶书构成中的一些难得的艺术元素,如平点、弯钩,这些都激活、丰富了牛莹的书法。由此来看,她又胜人一筹。
  为了拓宽眼界、增长见识,牛莹于2004年5月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书法培训班,得到汪永江、韦斯琴、吴善璋等著名导师的言传身教和精心指点,让她如同醍醐灌顶,信心倍增。回到家中,她和丈夫商议,重新添置书籍,更换书案,一人一桌互不相扰,一心一意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
  书写中,牛莹的控笔能力极强。隶书的主横笔、捺笔、坐船等往往极其相似,掌握不好会流于雷同,她能细加厘分,各呈其异。在结体上,打破隶书的平衡平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强调主笔,淡化副笔,强调放笔,淡化收笔。既能重按,也能轻提,既能疾运,也能缓行,收放自如,张敛有度,已经远离那种平分秋色、四平八稳的一般写法,张扬出自我个性,有了视角上的冲击力。这又是她的过人之处,作为行家所看中的也正是这些。
  有人问牛莹:入国展有啥诀窍?她一语道破:平板平稳须忌讳,求新求变要出新。听者恍然大悟。在参展作品的形式上,牛莹也十分讲究,每一次投寄作品,她都精心设计制作,作品的内容、纸张、形式、章法一定会详加斟酌,既要协调统一,又要相映生辉。一旦能出奇,定然能制胜,此又是其妙诀之一。
  不难看出,牛莹是一个爆发力极强的书家。若没有长期积累,又焉能如此爆发?人常说“功夫在字外”,这话用在牛莹身上也不例外。牛莹的成功不仅因了她的慧根和技法,还因她从蒙童时就爱上了涂涂画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她开始钟情并执着于书画艺术,以此作为毕生的梦想与追求。
  牛莹出生在洛南县景村镇,其父亲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母亲不识字。父母对三个孩子要求很严,母亲因为受尽睁眼瞎的苦,要求孩子们好好读书、多认字,要对得起一日三餐。懂事后的牛莹看别人画画她就画,别人写字她就写,别人夸奖,她就高兴,别人鼓励,她就来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勤奋是最好的途径,她一边上学一边坚持,从不放弃。参加工作后,经常给单位出墙报、写标语、插报头,这又使她得到了锻炼和学习,经验得以积累。到了婚嫁年龄,她和张乾翰走到了一起,她说她最看中的是乾翰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未能想到,乾翰在书法上也是突飞猛进,不但担任了县书协主席,继而又加入了中国书协,既是丈夫,又是老师;既是同行,又是亲人;既能朝夕切磋,又能相互勉励,可谓志同道合,夫唱妇随。这样的环境使他们的孩子也受到影响,如愿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
  一个人产生梦想容易,可实现梦想绝非易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牛莹为她钟爱的书画艺术倾其半生精力,终于步入了书法艺术的圣殿,这是她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结果,也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