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余庆堂”的热血儿男
席晓东
文章字数:1705
  “余庆堂”是我祖上创立的商院,位于山阳县漫川关老街道的上街,有关它的传说神圣又壮烈,商业传奇与红色故事如同一部部荡气回肠、激人奋进的章回小说。这个商院自清代开始,就以“厚德载物,货通天下”的经营理念驰骋商海,威震金钱河畔。它以儒家思想,博爱情怀培育出了一个个饱读诗书,能文善武的热血儿男,我的长辈席明德、席明智、席明善、席明亮、席明全、席明章、席明江等投身革命,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的创立贡献了人生。席明江、席明章把热血洒在了山西抗日战场,席明全牺牲于山阳解放战斗中,他们用鲜血书写了最为豪迈的红色篇章,是我家族中的群英谱。
  我的叔父席明全(1915年6月——1948年12月23日)是中共党员,从父亲口中得知他是一个大英雄,见到他时,他以“革命烈士”形象屹立于漫川关南坡烈士陵园里。
  1947年8月,陈谢兵团奉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在晋南、豫北发起了渡河作战,挺进豫西山区,先后解放了新安、卢氏等十余座县城,切断了威胁延安的西北蒋胡敌军和中原国民党军队之间的联系。为了巩固战果,策应西北、中原主力作战,在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十七师的配合下,于9月下旬进入鄂陕边区漫川关一带。这里山大林深,地势险峻,属秦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在漫川关开辟革命根据地,可前指襄樊,后逼西安,军事意义十分重大,于是,上级党委决定在漫川关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
  1947年11月初,我军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12旅攻下山阳县城。12日宣布成立山阳县民主政府和山阳县大队,并一举解放了鄂陕交界之要冲漫川关与上津镇。13日,在山阳漫川关成立了中共上关县委员会、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12旅卫生处政委王直夫任县委书记(农会主席)、解大钧任公安局长。设漫川、上津、六郎三个区。漫川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外线发展的重要基地。
  1948年1月,国民党65师两个团和商县、山阳县两个县保安团向刚建立的豫陕鄂革命根据地大举进犯,处于根据地中心的山阳县和上关县成为进攻的重点目标。当时,12旅主力已打向外线,开辟新区,上关县的骨干武装力量也外出执行任务,王直夫带领少数干部、民兵,在漫川关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向安全地带万福沟方向转移。28日凌晨,当他带领干部、群众行至烈马沟大梁附近时,被国民党山阳县的保安团截住去路。王直夫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和中共上关区委书记宋维祯商量,令区干部和民兵向郧西伞河方向突围,他俩带领警卫员向四面涌来的敌军射击,掩护群众。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在激烈枪战中,王直夫、宋维祯等同志壮烈牺牲。时任武工队自卫中队长的席明全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增援配合掩护漫川关群众向郧西伞河撤离。他带领武工队成员赶往南坡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牵制敌军火力,为撤离群众争取时间。南坡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战斗持续了四五个小时,席明全和自卫队的同志在南坡烈马沟战至弹尽粮绝,终因腹背受敌,所剩四十余人全部被俘。清晨,敌军从西古道押送他们去山阳,我军上津独立营得知席明全被俘的消息,派骑兵连前去营救,在箭河口与敌军又一次展开恶战,但终因敌众我寡,我军战士血洒箭河,营救失败。席明全等被俘人员被押往山阳,秘密关押,在狱期间,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敌军施尽“老虎凳”“火钳烙”“钝刀割肉”等多种酷刑都没有撬开这些共产党员的嘴,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席明全和他的战友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穷凶极恶的国民党见得不到任何情报,1948年12月23日在山阳县卜吉河对席明全和他的战友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那些刽子手“开石头会”,用石头从这些共产党员的脚部开始向全身狠砸,脚站立不稳了,倒下了,开始砸腿,一直砸到人的腹部、头部,让他们在极度疼痛中窒息,血肉模糊的离世。
  刑场残酷,手段残忍,但这些共产党人的立场是坚定的。为党组织的建设,为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严守党的机密,他们抛洒了热血,付出了生命。
  鲜血映红了卜吉河的朝霞,河堤上红梅初绽,凌寒飘香,那宁死不屈的香味儿传遍四方,传到了南坡上,点红了杜鹃,迎来了共和国的春天。
  青山有幸埋忠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席明全和他的战友虽已沉睡在漫川关烈士陵园里,但他们的故事鲜活在南坡上,他们以墓碑的阵容组建了一支精神队伍,指引后人沿着正义的道路前进,走向幸福,走向辉煌,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