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独臂羊倌
叶学斌 记者 刘占良
文章字数:1086
  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村是远近闻名的樱桃村,走完樱桃园,在一个山沟的尽头,有一个以青山为伴,靠放牧陕南山羊为业的独臂羊倌,他就是王书民。
  因羊致残
  现年49岁的王书民知道了我们的来意,这个整天与大山和羊为伴的山里汉子,谈兴很浓,侃侃而谈:“我大半辈子与羊结缘,羊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羊让我家里有了油盐调和,孩子有了念书钱,有了一家大小一年的衣服棉被,但羊也让我丢失了一只胳膊,变成了残疾人。”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阵,一部分富裕的劳动力去了外地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而王书民却看上了贩羊、养羊、给羊当经纪人这条路。有时,弄到手里的羊卖不出去或者太瘦,他便养几个月或半年,再出手。三岔河、引龙寺、火神庙、黑龙口等地的沟沟岔岔,都留下了他买羊卖羊的足迹和汗水。从羊的周身甚至羊的叫声,他都能清晰地分辨出羊的喜怒哀乐。
  2012年7月中旬,连阴雨下了一个星期,下的竟连羊都赶不到山上。看着嗷嗷待哺的小羊羔,王书民披着雨衣到屋后的山坡上割草,草湿路滑,平日坚硬的岩石也被泡软,回家时,脚踩的石头整块垮塌,连人带草与巨大的石头同时滚下山坡。虽捡回了一条性命,但王书民左臂截肢,右腿骨折。
  “羊让我一夜变成了残疾人,也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我一定要在羊身上翻身,找回我活下来的信心和勇气。”活下来的王书民如是说。
  精准扶贫改变命运
  真正让王书民再次站起来的,还是“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政策。2014年初,商州区财政局包扶三岔河镇黄鱼村,遵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指导思想,区财政局首先从信心扶贫入手,让王书民树立起战胜贫困、向贫困宣战的信心,先后带领他到洛南永丰、黑龙口大商塬等地参观养殖陕南山羊的技术,与三岔河镇政府商议扩大养殖山羊的用地,与信用社就养羊资金,申请国家贴息贷款。于是,一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二层羊舍,在风雨中艰难起步。
  现在,王书民圈舍里羊的数量已从当初的26只繁殖到280只。“要不了几天,羊的数量就要突破300多只。”王书民指着临产的母羊告诉我们。
  提起养羊的效益,王书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年底,他共卖羊22头,每斤毛羊12元,平均每只卖900元,仅此就收获约2万元。随着规模的扩大,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的出栏数将会逐年扩大。“要不了几年,我们的投资就会收回,媳妇也不愁我出门后,她和娃做饭的水都担不回家,饭都吃不到嘴里,我也不用一年到头,长年不落窝了。”与他合作的搭档王侃柱满怀喜悦地说。
  “山里有的是青草,而且无污染。山里的地好多都已摞荒了,我们把地种上苜蓿,夏天时多晒上几茬,冬季羊就有了料吃,我们准备再建一个饲料厂,等缓过劲,还想再扩大投资规模。”只有一只胳膊的王书民看着满圈的山羊,满怀自信地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