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生活 新盼头
文/图 记者 李小龙 王尚锋 杨鑫
文章字数:1328
  群众居住点健身器材齐全

  “原来进出靠肩挑手提,走十多里山路才能坐上车,现在出门不远就是街道。”“以前吃的是河水,现在吃的是自来水。”“原来动不动就会停电,现在家里用上了电脑、电视、冰箱,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说起移民搬迁带来的种种好处,家住洛南县石门镇石门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陈登海、尹登胜、江贵梅等村民你一言、我一语……
  住山上土坯房吃水要到河里担
  8月1日下午2点多,在洛南县移民办干部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洛南县石门镇石门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壮观美丽。走进安置点内,宽阔的水泥路平整干净,各类健身活动器材一应俱全。
  据了解,石门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居住群众36户,搬迁前都居住在离镇中心17公里的陈涧村二组。房屋零散的分布在山沟里,多为土木结构;交通不便,最近的一户也要走十多里山路,才能坐到班车,村民居住条件差。特别是村民收入难,基本都要靠外出打工挣钱。后来,在政府的帮助和村民自愿的情况下,他们集体搬迁到了石门镇上。
  50岁的村民邢伙群原来住在陈涧村二组的山坡最高处,从山村里出来要走十多里的土路,而且吃水极度不便,“一到雨雪天,道路泥泞一片,走不成路。吃水要走一两里地,去河里担水,非常艰苦!”邢伙群说,现在生活好了,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他们老两口主要负责照顾3岁的孙女,有时还在邻居的香菇棚里打打零工。
  村民尹登胜介绍说,搬到了镇上,孩子上学、看病呀,比原来方便多了。几乎家家也用上了有线电视,电脑也拉起了宽带,手机信号也比以前强多了!
  搬迁改变生活香菇成致富好产业
  村民陈登海家的二层楼房,漂亮、现代。推门而入,村民黄治荣、江贵梅正在他家串门,相互交流香菇种植方面的经验技术。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大家纷纷赞叹起移民搬迁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盖房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移民搬迁让我们走出了大山,让我们在镇上住上了好房子,扎下了根。”67岁的江贵梅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这么实现了,真是得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她说,搬迁下来后,她和其他邻居学起了香菇种植,去年挣了万把元,今年又种植了1万袋。
  “我原来常年在西安打工,搬迁到这里以后,就和大家一起试着种植香菇,几年下来,也挣了些钱,今年又种植了2万袋香菇。”移民安置点的香菇种植大户陈登海说,种植香菇已经成为了他们这些搬迁户挣钱的主导产业,他们安置点的36户群众中,有17户在发展香菇种植,今年共发展香菇20多万袋,其余的19户,有的在外地打工,其家属在香菇基地打工,有的在镇周边打零工。
  随后,在该安置点的一处门面房,见到了洛南县七彩田园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勇文。他说,石门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17户群众都已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按照“集体建棚,分户管理”的原则,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使农户尝到了“甜头”。
  陈勇文说,目前合作社共有农户124户,集中在石门镇周边的杨河村、刘家村和石门街社区,其中80%都是移民搬迁户。他说,香菇种植比较适合移民搬迁户,技术有合作社的统一指导,销路由合作社统一联系出售。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市场供应。目前已形成了“大户有钱头,农民有甜头,产业有前头”的发展模式,为搬迁群众“能致富”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