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两栖农民
文/图 记者 汪瑛 左京
文章字数:4054
  杨波说,自己之所以能在这行业站稳脚跟,且有不菲收入,离不开这门过硬的手艺。
  今年3月,镇安举行首场返乡农民工招聘会,2200余名农民工入场登记,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韩勇智干活认真细致,在业主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请他铺地砖的住户源源不断,不少家装公司也邀请他加入。

  他们,是一群跨入城市的庄稼人;他们,是游离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群;他们,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为经济社会建设作着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两栖农民。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政策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进城追求更高档次的生活方式已不再是梦想。他们农闲时节走出家门,能工则工,能商则商,农忙时节又返回田间地头。孩子们进城上学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城市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幸福。
  小木匠的城乡生活
  “这两年各行各业都感到不景气,生意普遍不好做。但是我承蒙大家照顾,还可以。”在镇安县城一小区的单元楼里,记者见到35岁的杨波时,他一边认真地打磨木料,一边高兴地跟我们分享他干得热火朝天的木工事业。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到处堆放着成型不成型的木制家具,样式新潮。电锯声起,灰尘飞扬,杨波耳朵上别个铅笔,全然不顾这脏乱的施工场地,熟练的手艺和满面的笑容,他就是这里的王者。
  如今,每年收入已经达到十几万元的杨波可以算得上是进城务工者中的佼佼者。可当初这个从镇安县大坪镇红旗村三组走出来的农村娃,为了练就一身手艺也没少吃苦。“17岁,我就背着铺盖到柞水跟人学手艺。刚开始给人当学徒,一年多没有工资。到了第二年,终于给发钱了,总共挣了几百块钱。”杨波告诉记者,他在柞水干了6年木工,直到2004年,他有了第一个孩子,每天3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养活一家子人,便去了西安务工,那时在西安他一天可以挣到50块钱。“娃读一年级了,考虑到上学的问题,我就回到了镇安,在老家上学还是方便。”
  经过多年的打拼,杨波在镇安县城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妻子和孩子的户口也由农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只有他的户籍还留在农村老家。但他们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不仅仅是这薄薄的一纸户籍卡,还有割不断的乡村生活。杨波告诉记者,留在老家的父母都已经70多岁了,在家里除了种一些地,还养了些猪。因此抽着空,他总要回去看看,给年迈的父母减轻一些农活的负担,送一些生活必需品。“我们在城里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虽然说每天苦点累点,但是我有一门手艺,不用担心没饭吃。回到城市的单元房里头,啥也都是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的,挺满足。可是父母在农村住惯了,他们不愿意住在城里,更想自食其力,所以我就得两边跑。”杨波说,如今在老家,村子里基本上都是十来岁的娃娃和老人,青壮年都进城了。如果自己家里的老人有一天不在了,家里的地肯定不会再种了,回农村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按照这种趋势,两栖农民队伍中与杨波情况类似的青年,将会分化为留在城市的技术工人,与农村生活越来越遥远。
  除了房子,啥都在农村
  和杨波一样,今年44岁的韩勇智也在镇安县城买了房子。但是用他的话来说,城里的房子就是一个安身的地方,不需要再花钱租房子住了,而“除了房子,啥都在农村。”
  韩勇智的老家在镇安县高峰镇两河村,出门打工十几年,韩勇智一直过着城市与农村不停切换的生活。和他一起铺地板砖的年轻师傅告诉我们,如今在镇安,韩勇智铺地板砖的手艺算得上数一数二的。每年都会有很多雇主专门等上一个多月,就为了请他来给新房铺地板。“客人进门了都会先看地板,砖铺坏了整个装修就坏了。去年商州有个熟人足足等了我两个月,叫去给他铺地砖。”由于手艺精湛,一年下来韩勇智的净收入能达到八九万元。多年的辛勤劳作,韩勇智用自己的积蓄在镇安县城买了房子。虽然房子在7层,还没有电梯,但是总算给妻子和两个孩子置办了属于他们的安乐窝。可在韩勇智眼里,有父母在的农村老家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再挣钱,都得要回去。”
  韩勇智说,每隔几天,他都要骑着摩托车回家看看。“我们年轻人觉得种地划不来,但是老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舍不得家里的地。”韩勇智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在外面打拼,所以家里有什么重活,都是他抽空回家干的。而且农村的老家,无论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去帮忙。“农村人很讲究情义,人家家里有事你不回去帮忙,村里人就会觉得你人情淡薄,看不起你。而且咱自己也有老祖先(父母),咱老了也会回去。”韩勇智说。
  如今,韩勇智的大儿子已经考上大学,去往广西南宁读书。妻子因为腿不好没有出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一家子的饮食起居。“虽然我们这个小家庭在城里生活,但全家人的户口都没有转,医保也按农村的交着哩。不管娃以后在哪儿生活,咱永远都是农民,肯定会回农村。”韩勇智说。
  种地打工两不误
  凌晨四点,杨传金的手机铃声响了,他麻利地起床,洗把脸,然后热点剩饭,迅速吃完,给肩上摔条毛巾,四点二十就出发了。杨传金租住在一个阴暗低矮的地下室里,一间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头支着床铺,一头摆放着灶具,三个人站在里面,显得有些紧巴局促。
  杨传金的皮肤看起来黝黑黝黑的,在昏暗的灯光下,分不清是本来的肤色还是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缘故。他是要去城北边一个山头上做工,他已经连续在那里做了一个多月了,从住的地方走到干活的地方需要一个多小时,他没有摩托车,只能步行,所以每天早上都是四点多就出发,赶六点到达施工现场。据说是政府重点工程——公墓建设。
  杨传金的老家在镇安县大坪镇园山村的一个半山腰上,祖祖辈辈都住在山上,他最早住在更高山头上,下一趟街道来回要三四个小时。后来他在山腰买了别人的两间牛棚,翻新改造成了两间石板土房。两间石板房一住就是二十几年,现在的石板房还是石板房,只是一到阴雨天气,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杨传金有两个孩子,孩子在上高中之前。杨传金在家种着几亩地,留点口粮,其余的卖钱供孩子读书。十年前,儿子杨龙考上了镇安县中,杨传金既喜又忧,孩子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他想来想去,借钱也不是个办法,出门打工是唯一的路子。自己只读过两年书,没有学过手艺,媳妇又是轻度智障人士,所以,他决定闲时就在离家不远的县城或者附近找活做,农忙时回家打理庄稼地。
  县城到老家坐班车需要两个半小时,杨传金就这样经常往返于县城和老家之间。一年要跑多少个来回,他也没算过。他说自己主要是跟务工队干活儿,河道流域治理、公路沿线植绿、和泥浆、背石砖……有啥活干啥活,只要有人叫,他就去。有时候过年也没有回去,但按节气春种秋收的时候,他是一定得回去的,因为他不想把地荒废着。“地要连年种,几年不种,草都长得老高了,再种庄稼就不肯长了。”
  十年间,从最初的每天50块工钱,到现在的每天130元甚至150元,杨传金还是很满足的。儿子杨龙、女儿杨月先后考上大学,如今,都已经毕业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苦累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孩子们现在能自立赚钱了,但我还要继续在城里打工挣钱。一方面是这些年这种两头跑的紧张日子习惯了,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攒钱准备搬迁,老家山上的住户基本上都搬到了川道的移民安置小区里。”杨传金说,7月份,他刚刚回了一次老家,就是镇上移民搬迁申请登记,他回去填表报名了。
  三伏酷暑,炎热难耐,但是杨传金和工友们弯着腰默默地搬砖、垒砌,不时地拉过肩头的毛巾,抹去脸上淌下的汗水。中午时候,工地上开饭了,他拿着大瓷碗,蹲在地上,一边吃一边和工友说笑,激动之处,咧着嘴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
  辛苦并快乐着
  王良,1977年人,家住丹凤县铁峪铺镇油房村,妻子王丹霞,也是当地人,他们有两个女儿,房屋前后有樱桃树,平地里有庄稼,山坡上栽植着山茱萸,一家四口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他们进城的想法源于孩子上学的问题。2012年夏天,一场大雨冲塌了油房村小学的一垛院墙,学校的安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担心。秋季开学,村小学被撤了,孩子上学问题面临选择,要么下到桃花铺小学,要么去县城,两边距离差不多。王良想,孩子以后总是要去城里读书的,还不如让早一点去适应。
  在城里一个旧式院落的二楼上租了两间房子,他们开始了一种别样的生活。王丹霞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洗衣,全力照顾两个孩子,王良经常往返于县城和老家之间,干了地里的活儿,再从老家带些蔬菜和粮食到县城。到了周末,王良就骑摩托带着妻子和孩子回老家住上两天,周日下午再返回县城。到了寒暑假,他们则大多时间呆在老家。“村子里清静,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里才感觉更踏实。”除此之外,那份浓浓的亲情乡情也一直在他们的心头萦绕。王良说,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都在老家,他们得常回去看看。还有左邻右舍,都是共处多年的乡亲,竹连着竹,水接着水,习惯了在一起的日子。“地里干完活儿,聚在门前院里,聊天唠嗑,感觉特别好。”
  城里开销较大,加之两个孩子上学,经济的压力也随之而来。王良除了把家里的几亩地打理好,也在动脑筋想办法挣钱。前年,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入乡走村代收粮食、药材、杂果,然后交给城里的收购商,让村里的群众少跑路,他也能挣个辛苦钱。到了冬季,地里没啥活儿了,三轮车也放在棚子里了,王良就会去找朋友,联系找活儿干。
  去年暑假,孩子们放假了,回到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王良和妻子忙完地里的农活儿,不愿闲着,就和村上务工队一起去韩城采摘花椒。“虽然很热很辛苦,但能在一起,而且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王良笑着说,当初村里一起到城里陪孩子读书的家庭,有很多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新家。王良说,他们还年轻,只要勤劳肯吃苦,就会有收获,相信有一天,他们也会在城里稳定扎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像杨波、韩勇智、王良这样的“两栖农民”有数万人,他们生活在城里,根仍在农村,户口仍然在农村,享受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地招商引资和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需要的劳动力增多,“两栖农民”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他们在有效拓宽致富渠道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