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14岁上了抗日战场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文章字数:2499
  离开部队多年,但老人仍记得军人的礼节。
  在简陋的房间里,余喜治老人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楞娃排两行。”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数不清的“陕西楞娃”以他们独有的那股朴实、倔强的牛劲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记者带您拜访一位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中毫发无损的陕西楞娃。他14岁被国民党拉壮丁上战场,广武战役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与战士们浴血奋战,硬是将日军围困在霸王城近三年,遏制了日军渡河南下、西进豫西的野心。他是余喜治,生于1925年,家住丹凤县龙驹寨镇凤麓社区13组。虽然老人已90岁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手脚利索,身体与精神状况都非常好。
  霸王城围困日军
  1939年2月,14岁的余喜治被国民党拉壮丁成为一名战士。“拿绳把我绑到当时的商县军分区交给国民党第38军新编35师,然后到了河南广武县(今荥阳市),在那里训练了3个月,教我们咋在野外打枪、投手榴弹等一些基本动作,5月份就开始到霸王城与日军作战。”余喜治说,1941年秋至1943年春,日寇铁蹄肆践中原,战火燃至郑州、荥阳周边,中国军队以第四集团军38军、96军及38军35师为主,三面拒敌。终使日寇龟缩在霸王城,不能西进南下,史称“广武战役”之“广武封围”。余喜治回忆,虽说训练了3个月,但战场上的残忍场面还是让他们这些“新兵蛋子”胆寒。“日军打仗是飞机、连环炮、装甲车相互配合,我们只有步枪,打不到五发子弹枪栓都烧得拉不开了,根本惹不过。”余喜治介绍,战士们没办法只能躲在战壕里,只等对方步兵距离战壕30米左右时扔手榴弹打退敌军。“当兵的上战场以后跟懵了一样,就只晓得打鬼子了。”余喜治说,看到战场天天死人,也就不害怕了,不如吃饱饭打鬼子。余喜治所在的部队驻扎的地方主产小米,因此战士们吃到最好的饭便是小米米饭。“一天基本不出战壕,就连吃饭都在战壕里吃。”余喜治说,战场上让自己寒心的不是日军残忍杀害中国人,而是很多中国人被日军俘虏后调转枪头打同胞。
  在一次与日军的交战中,余喜治险些被飞机投下的炮弹炸伤。“炮弹扔到地上,弹片四溅,有一片‘刷’的一下从我头上划过,要不是我戴的帽子,恐怕早就受伤了。”余喜治说。战役一直持续半个月,余喜治所在的105团第一连在战斗结束后就剩下30多个人,硬是守住了阵地,将日军包围在霸王城,遏制了日军渡河南下、西进豫西的野心,由于战功显著,新编35师师长还被蒋介石亲自接见。“当时从我们一个保里被拉的兵有十来人,那场战斗就死了6个,毫发无伤活到最后的也就剩我一个了。”余喜治说,因为自己跟的是杨虎城的部队,来自陕西的士兵都被大家称为“陕西楞娃”。不是每个拿枪的人都可堪称为英雄,不是每颗子弹都会换来勋章,时间让枪林弹雨的日子成为过去,但抗战老兵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会永远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喜当解放军的俘虏
  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喜治所在部队被整编,余喜治因表现良好被提为少尉排长,1947年考上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训练了一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给我们每人发了胜利奖金,我领了5万元,那时候一两黄金是8万元,所以现在看数目还不小。”余喜治回忆,抗战胜利后举国欢腾,蒋介石还特令老百姓三年不用交粮。“在部队里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很多军官衣服都是呢料做的,真是享了几年的福。”余喜治说,但军队花销太大,蒋介石便想让士兵们退伍复员回家,以减轻开支,大家都抱怨着说“蒋家不要毛家要,不要我就去延安”。解放战争打响后,蒋介石又不让士兵复员回家了,但却连续3个月都发不出饷来。“跟解放军打是一路溃败,我们从西安一路退到宝鸡,后来又到汉中守秦岭,第二野战军攻打西南时我们又被调去守重庆。
  余喜治说,他在国民党第一军167师辎重营3连扁担队做排长时,家里要他订婚,当时部队没有批准,后来部队来到商县(今商州),随即将前往余喜治的老家龙驹寨,营长才特批让他先行一步回家结婚。“部队4天后就到了龙驹寨,我就带着新婚妻子一起随军,在去汉中、天水打解放军的路上部队把我们全军的家属都拉到成都去了。”余喜治说,部队名义上说是安置,其实就是把家属拉去做人质。“1949年元月初营长暗中派我先去成都照顾全营的家属,没想到在去的路上得知成都已经和平解放,我高兴地不得了,一路搭着军用车就到了成都。”余喜治说,抵达成都后在城里看到解放军让离散国民党军官报到的告示,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随后在随营学校学习改造了近一年。“解放军给我们这些人的待遇好,给家属发柴禾、钱、粮不说,得知我们北方人不爱吃米饭,就把米换成面给我们蒸馒头,时常还给我们包饺子,一天三顿都有肉,开始还有人不愿意接受改造,以为共产党苦得很,后来都争着要学习改造。”余喜治说。
  1950年,余喜治作为解放军第一批复员的士兵回到老家。“那时候从成都到西安根本不通火车,部队就派了几百辆车把我们几千号人往回送,到宝鸡就用了6天时间,到西安后给我们把档案一发,火车票一买,还给每人每天补贴6毛钱。”余喜治说,那时候一碗米饭才几分钱,共产党的补贴就有6毛,还连发6天,对他们真的很厚待。“最感激的是临走时交待我们有困难就找地方政府,还给我们安置工作。”余喜治说。
  油坊里酿造甜蜜生活
  从成都回来后,当地政府本来要给余喜治安排工作,可余喜治选择继承家中的油坊生意,倒也做得顺风顺水。“1962年,我用做生意挣的钱盖了现在住的这三间土坯房,当时花了近一万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余喜治说。
  老人如今四世同堂,儿子自己办了养鸡场,两个孙子大学毕业后都有体面的工作,孙女们每回来看望老人都给老人塞钱,最大的重孙也已经7岁了,一家子和睦幸福,其乐融融。“娃们都成了人,我心里再没有啥担忧与牵挂,就安心过好晚年生活就行了。”老人的话里满含了对目前生活的满足。
  走进老人的卧室,干净整齐的床铺、洁白的蚊帐吸引人的眼球。“这是我孙女给买的蚊帐,夏天之前就挂上了。”夏日的农村到处都有蚊蝇,孙女的体贴孝顺由此可见。由于老人身体强健,儿子料理养鸡场平日也很繁忙,老人便坚持自己做饭。“当过兵肯定就会做饭,我一个人的饭好做,就不劳烦娃们,吃完饭出去打打麻将、下下象棋,既消磨了时间,又锻炼了脑子,一举几得呢。”送走记者,余喜治老人又欢欢喜喜地前往广场寻人下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