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望深山
文/图 本报记者 吕丽霞
文章字数:3390
  放学后,韩飞将孩子送出危险路段。
  韩飞给他代的复式班学生上课
  韩飞在简陋的厨房里做简单的午饭

  有人说,“老师是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韩飞说,如果是这样,我愿守在这最偏僻的地方,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那些最渴求知识的孩子前行的路。20多年前,站在家乡贫瘠的山梁上,他立下了这样的誓言,20多年后,岁月的风无情地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道风霜的痕迹,将一个玉面少年变成了满脸沧桑的中年人,而他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誓言,用燃烧着自己的方式回报家乡。这就是丹凤县原资峪镇(现合并到龙驹寨街道办事处)玉皇庙初小教师韩飞,1991年毕业于丹凤师范的他,24年来扎根山区学校,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最艰辛的汗水、最赤诚的热血、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里的孩子。
  最后的坚守者
  玉皇庙初小坐落在距镇中心校2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梁上,密林环抱,群众散落的居住在山沟里。这里山路崎岖,树茂林密,居住星散不通车,信息闭塞人才缺。
  1996年韩飞初到学校时,学校仅有六间破旧的土坯房教室,地面坑坑洼洼,四周墙壁已裂缝,窗户用塑料纸遮挡。屋顶好几处都可以看到天,一到梅雨天气,天上下大雨,教室下小雨,教室的课桌缺胳膊少腿,一桌子要挤四个学生。他教的是三、四、五年级复式班的所有科目。简陋的学校,沉重的教学任务,这一切没有打败他帮助山里孩子学知识的信心。他对课桌凳进行维修,平整教室地面,将破旧的教室收拾得干净整齐。
  在艰苦的条件下,韩飞一干就是八年。直到2003年,在多方协调下,对危房进行改造,当时学校租用农户房子,建校期间,韩飞既要上课又要监督工程质量,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这年冬天,父亲病重,他没时间陪伴,总是匆匆忙忙到医院坐一会儿就离开了。那年10月25日,父亲病危,消息传来时,他因学校事务脱不开身,等忙完事情赶到医院,父亲已经离开了。哥哥说,父亲在临终前双眼一直看着门外,嘴里一直喊着他的名字,盼望小儿子能来看他一眼。而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新校舍在2004年9月建成,校容校貌得到了改善,学校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水吃,每天要到山下一公里外的地方取水。每天天不亮,韩飞就肩扛着塑料壶下山取水,为师生准备好一天的生活用水。夏天用水量大了,他还得下山再背一趟。有人就问:怎么不让学生自己去背?他回答:孩子们还小,山路坑洼不平,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就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
  蜿蜒崎岖、坑洼不平的三条羊肠小道是连接胡树、柏树、代庄三村与玉皇庙学校的要道,宛如缠在大山深处的三条绸带,但真正走起来可不是像仙女挥动彩绸那样优美自如了。寒来暑往,“慢舞”在这条“彩绸”上身影最多的就是韩飞。每学期开学,师生的课本教材、教学用品,是韩飞用背篓一趟趟往返几十里山路背回来的。每逢雨天,雨水顺坡而下,挟带着沙石,步步维艰,令人心惊胆战。为了保证学生来往路途安全,韩飞对每条路径仔细勘查,危险之处栽木桩、垒石块、填水坑、拉布条,险要处将孩子拉着手一个个地送过去。每到冬季,他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步行三四里路到校,为学生烧红炉火,让学生到校后,教室里总是暖乎乎的。放学后,他怕孩子们在雪地里滑倒,总是背着最小的孩子,一个个将他们护送回家。在玉皇庙岭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留下了他和学生们的足迹,也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
  这么多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陪伴了一位又一位的老师,不少老师调回县城,和他聊天时脸上充满自豪。每当此时,韩飞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他唯一的女儿在离此二十多里的资峪小学读书,孩子总想和他呆在一起,可他连这个愿望也不能满足……但转眼一想,这初小就剩自己一个人了,要是走了,这所学校没了,有些孩子就永远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了。想到这些,他就咬咬牙,收起所有的思绪,静下心来备课、改作业。
  最无私的关爱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韩飞始终坚守的育人原则。
  1999年开学,韩飞发现,班里的李媛媛没来报名。开学第一天下午,他来到李媛媛家中,家里的父母苦着脸叹息道,实在交不起学费和书费,苦了娃了。韩飞二话没说,掏出口袋里的钱放在桌上,这些钱你先拿着,明天来给孩子报名,作业本我给娃买。从那以后,他隔段时间送给孩子些铅笔、作业本等。2004年,一个下雪的冬天,正在上课的韩飞发现班里张莉红同学冻得瑟瑟发抖,他赶忙找来自己的衣服,裹在孩子身上,并给孩子端来了热水,得知孩子家里贫困没有棉衣时,他周末专门赶了一趟集,给孩子买来新棉衣。就这样,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次次精心的呵护,让他和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孩子们见他就像见自己的父母一样随意自然,无拘无束。每年,他给这些孩子送作业本、送衣服花费好几百元。
  山里学生辍学是他最头疼的事。由于贫困学生多,每年都有学生因这因那退学。为了劝他们上学,他一次一次地奔波在学校与学生家之间,但让他无奈的是,有些学生远远地看到他,赶忙回到家把门一锁,躲得无影无踪。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他一气之下想狠下心不管了,可转眼一想,山里孩子上学不容易,还是要好好劝劝。2009年冬天,大雪封山,五年级有个学生叫魏莹,各方面都很优秀,因为是单亲家庭,家里困难,为照顾妹妹想放弃学业,三天没有到校。他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翻了三道岭,来到了魏莹家,膝盖以下全湿透了。他顾不上喝水,然后跟孩子的家长拉家常,把话引到读书上来,再慢慢举例子,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说得嘴唇都起皮了。家长最后点头答应了。第二天,看着魏莹和同学手拉手走进教室里,他才放心了。
  四年级李红霞,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有一天没来上学,他放学后去找她,好容易叫开大门,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连门也没让他进。李红霞这样的情况,韩老师还是头回碰到,第二次、第三次同样无功而返。李红霞的家长实在过意不去了,对他说:“这娃多气人,您就别麻烦了,早晚有她后悔的那一天!”但韩老师正是为了不让她将来“后悔”,第四趟去她家,苦口婆心劝说,终于成功了。后来,面对家庭贫困的学生,他多方联系寻求帮助。在他的努力下,几年里共有20多名孩子得到救助。
  现在好多学生都已考入了大学,每次回家都来学校看望韩老师,当年调皮捣蛋的毛孩子感激地对韩老师说:是你给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把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教育成人。韩老师笑着说,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呀,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呀。咱们山里多了你们这些文化人,我高兴。
  最丰硕的成果
  在韩飞的家里,各种获奖证书有30多本,其中1999年和2004年他被丹凤县委、县政府评为乡村优秀教师,多次被资峪镇政府评为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最多的是教学质量等级证书,几乎年年都有。
  上学时,他爱好广泛,在音乐,美术、书法、体育运动方面比较突出。从教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成立了课外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写景作文山林场景指导,经常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练习。2014年,在资峪镇九年制学校举行的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展演比赛中,学生李建华、刘晗英、刘旭辉的书法绘画作品,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电器修理技术,并利用闲暇时间,免费为附近群众修理家用电器、调试卫星信号,大大地方便了周围群众,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从教24年来,韩飞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更是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他大胆尝试山区复式教学课堂优化模式,多次参加过镇、县级评优赛教活动,多次获得了镇、县级“教师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丹凤县2007年启动了小学三年级以上英语课程教学,这对于玉皇庙初小这所只有两个教师的学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韩飞主动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自费购买了大量英语书籍、英语磁带,反复听录音,对着镜子练口型。为了上好英语课,他主动到中心小学及城区学校听课,向教师咨询,看优质课视频,学习先进的课例。在英语课新开设的三年中,他所教的三、四、五年级复式班英语,在乡镇水平测试中屡次包揽了第一名。2012年测试,他所教的四年级英语获得了县级三等奖。
  在复式课堂教学中,韩飞大胆尝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课堂动静搭配环节,做到了动而不乱,静而不滞。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2013年资峪镇高效课堂观摩比赛中,韩飞的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五年级语文《梦圆飞天》二级复式课获得了全镇小学组第一名,复式教学方法在全镇交流并推广。
  20多年风霜雪雨,20几载苦辣酸甜,从没动摇过韩飞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决心,从未减少他对大山深处孩子们的热爱,他甘愿清贫,一直默默坚守在资峪镇这所最偏远的初小,坚守着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