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职业农民辛建荣
文/图 李青锋 何小利 罗长虹
文章字数:2494
  商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辛建荣在香菇大棚仔细查看出菇情况

  他,秦岭山中普通的一个青年农民,帅气的娃娃脸,一对不大的眼睛充满着灵气,瘦削的身子也看不出藏着多大的能量,一只手说话时比比划划,另一只手经常插进裤袋,原来他的右手残疾。他就是带领乡亲们创建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农村能人辛建荣。
  不安分的男孩
  辛建荣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两个姐姐。父母的宠爱,姐姐的呵护使他从小就没受太多的苦。那些年,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总是想尽办法,用最细的玉米面,熬出最多的糊糊,姐姐都是半碗,可他的碗里总是满满的,母亲还常常变着戏法的从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块干透了的馍馍,在姐姐羡慕的眼神下塞给他。
  孩提时的辛建荣聪明、淘气、顽皮,早早就表现出不安分的一面,经常把家里的柜子翻得底朝天,母亲的针线包、父亲的旱烟袋、姐姐们的小沙包,总是问他看见了没有。小学时的他就更不安分了,父亲爱听秦腔,省吃俭用买回了一台小收音机,不知道被他拆开又安好折腾了多少回。
  可这不安分终究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初一年级时的春节,那是他终生无法忘记的日子,他收集许多没有响的鞭炮,倒出所有黑火药,备好捻子,大炮仗终于做成了,他高兴极了,偷偷拿到打麦场去。灾祸悄悄降临,在点燃时,一声巨响,小小的建荣倒在血泊里。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静静地躺在医院里,一只手却不听使唤了。看到父亲、母亲、姐姐哭成一团。他竟然没有掉眼泪,还安慰家人说:你们别为我担心,没有了右手,我也要活得比别人强。
  1995年,辛建荣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就是由于残疾,所报的几所中专学校都没有录取,这也彻底打消了他上高中考大学的念头。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由于身体的残疾,命运为他关上了一扇扇的门。此后近一年时间,屋后的山头上经常多了一个瘦小的身影,没有人能走进一个16岁少年的心里,郁闷、彷徨、痛苦、绝望充斥了他整个身心。每每谈起这段经历,我分明看见他眼里闪动的泪花。
  这个不服输的男孩终究藏不住自己不安分的一面。他跟着村里在西安打工的成年人干建筑、收破烂、摆小摊。几乎干遍了所有农民工能干的工种,可虽然一样的工作量,他工资总是比别人少一些,就是由于他有一只残疾的手。经过几年的磨砺,使这位少不更事的男孩逐渐长成一个沉稳的男子汉。
  1996年,一位城里的亲戚走进他家,问他愿不愿意学医,以后可以在村上开个诊所。1998年,19岁的辛建荣获得了商洛卫校药剂专业的毕业证,村医务室也顺利建起来了。他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一样,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他最挂心的。
  坎坷创业路
  程式化的生活毕竟不是辛建荣想要的,暂时平静的生活安抚不了他那不安分的野心。1999年,他看准了商州洛南等地国道省道边缺乏广告牌的商机,他跑业务,朋友出资,一时间他们的广告遍及好几个县。那场业务下来,足足赚了两万元,这让他兴奋了好长时间,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辛建荣结婚成家了,美丽娴淑的妻子也是他卫校的同学,村卫生所也可以放心地交给妻子了。2000年,他奔赴西安,在东郊开了一家面馆,由于自己平时不懂饮食行业,他不仅赔光了两万元的积蓄,还欠了几千块的外债。2002年至2004年,他又回到农村,做起小生意。从西安康复路、多彩商城批发一些服装、毛线、床上用品等,然后回来赶集去卖,上官坊、闫村、牛槽等集市上,都留下了他叫卖吆喝的身影。
  2006年,一次为诊所采购药品的过程中,辛建荣和一位医药代理商谈起来。对方笑着说:“像你这么健谈,又对医药是内行,为什么不出来干我们这行呢?”一语惊醒梦中人,他想,是啊,为什么我不能干医药代表呢?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
  说干就干,他再次奔赴西安,与西安一家医药公司很快达成医药代理协议。接下来的四年里,他早出晚归风吹日晒顶着大太阳到处跑,拿着各种报告单,到医院的采购部门去洽谈。由于肯吃苦,又是药剂内行,他很快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
  2013年,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辛建荣参加了商州区农广校农村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通过学习,他也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全国各地一些职业农民创业的事迹。他暗暗的对自己说,我也要当一名职业农民,我也要带大家致富。
  我是职业农民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这个道理辛建荣自然明白,可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呢?上官坊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乡亲们沟沟岔岔居住分散。他想过养猪、种菜、发展食用菌,他找到了商州区农业局,农业局领导把他带到商州的各个园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最终选择了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采用集资入股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
  决定一经做出,他立即行动,联系合伙人,深入农户,鼓励他们拿出闲散资金,加入合作社。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2014年他们成立了“商州区丽水商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前期投资150多万元,建起65个香菇大棚,购进10万袋香菇的菌包进行试生产,并从商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请来专家手把手指导。合作社还专门选拔了30多名责任心强、肯吃苦的留守妇女按时上下班,精心培育。在辛建荣他们的精心呵护下,香菇的长势喜人,预计今年商品菇出产可达65万元以上,这更坚定了他做食用菌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在合作社工作的留守妇女不仅每天可领到60元的工资,还有每年合作社投资的分红,她们不仅致了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辛建荣信心百倍,决定扩大规模,依托现有成熟的品种、技术和市场优势,进行规模生产,计划明年流转土地85亩,建成食用菌生产车间600平方米,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70亩。如今的辛建荣已经是食用菌、生态养殖、中药材等三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被商州区农业局认定为商州区首批职业农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建荣凭着自己的实干苦干、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用辛勤的汗水闯出一条成功之路,谱写了一首创业者之歌。现在他又回归到了最初的农民,只是现在的这个农民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农民的领导者。他成为带动全村乃至全镇想依靠食用菌为生财之道、致富之路的引路人。
  在和笔者的交谈中,辛建荣更多提到的是如何带领大家致富,丝毫没提到自己的辛苦。我们知道,他的梦一定是多彩的、瑰丽的,让我们祝福他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