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107)
若白
文章字数:1429
  毛泽东的座右铭
  毛泽东同志有座右铭吗?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质疑。或者说:“你好胆大,竟敢胡诌?”
  毛泽东同志确实没有写出来置于案头的座右铭。因为至今有关资料没见过,专家们也没有提出过。但是,我坚信他心中一定有一条座名铭,这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我读《毛泽东文集》得出的结论。
  或许有人会说,对于领袖人物的言论征引,应严肃认真持之有据,可不能凭主观想当然乱猜。这话不错。但是我以为毛泽东同志虽然曾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全党的思想导师,然而他已经是一位历史人物,到今年9月9日,他逝世已有40个年头了。作为历史人物,后人研究体悟他的思想言行,做出自己的认识判断,这样说是完全可以的,并无什么不敬和不妥。再说,所谓座右铭,不就是用以提醒和警示自己做事务必遵循的原则吗?至于是否写出置于案头还是铭记心中,并不关重要。
  我之所以坚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的座右铭,理由是:一是他一生都十分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他的著作中,讲“实事求是”的言论很多,而且专门对“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做了最精辟的阐释。如,1941年在延安整风时,他有一篇著名的演讲《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作风,说马列主义“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了这一真理。”他还把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比做“射箭”,说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对这四个字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经典式的阐释,至今也没人超越。二是他还把这四个字题为当时的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要求全党遵行。至今它仍然是全党的旨圭。三是重视调查研究。在他从事革命之初,就十分重视社会调查,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观点。这些都充分证明毛泽东同志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他行动的指导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最光辉的思想,也是他超越当时所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杰出贡献。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才有了他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创新:反对本本主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游击战、人民战争;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实行持久战;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以及对新中国政权、道路、制度体制与指导思想等等的设计。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是没有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是他从中国革命实践总结出来的。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是一句空洞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口号,而是有它实实在在的极为丰富的内含,它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说到这里,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文化大革命”。今年夏初我重读了一次《文化大革命简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共产国际阵营发生了许多新情况,毛泽东的初衷出于防止中国政权变质,对国内国际形势作了误判,自然离开了他一向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错误地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从而也为一些怀有个人野心者和投机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从中推波助澜,结果为党和国家带来一场不该发生的灾难。这对毛泽东同志是英雄悲剧,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则是永远铭记的教训。也更说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伟大的英雄人物,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必然要犯错误。这就是在毛泽东同志忌日到来时我想到的一点感悟。8月27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