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母亲河
鸿雁
文章字数:1762
  我的故乡洛南因地处洛河以南而得名,也许是过于耀眼,或太过平凡,历史上曾数次更名。第一次是在刘汉建立政权的时候,因为汉朝信奉火德,洛南避讳而改名为“雒南”。第二次是因为要避明朝皇帝朱常洛的讳,也改名“雒南”。但是,历经沧桑,她始终不改其衷,依旧称为“洛南”。这都得益于洛河。因为洛河,自古以来,“生于斯而长于斯”的人们,才多了一份执着,多了几许含蓄。
  洛河全长449公里,129公里流经洛南,洛南是无可争议的上游地区。与支流众多的亚马逊河、风景宜人的莱茵河和奔腾不息的长江相比,洛河普通的再不能普通。尽管生长于北方,但显得有些沉静。多数的时候,她只有一湾浅浅的流水,沉静的连“皮”也不愿动一下,偶尔在悬崖断壁之下聚成水潭,为野生大鲵和鲤鱼提供嬉戏的港湾。
  洛河和丹江同发源于秦岭。据《汉书》记载,丹水(丹江)、洛水同出于上洛(洛南)冢岭山(秦岭)。所不同的是,丹江流出商洛后,途经河南淅川,在湖北丹江口注入汉江,跟随着汉江在武汉与浩浩荡荡的长江汇合,一路繁华,从上海注入大海。
  洛河最终的归宿也在大海。但是她一路走的太平淡,既没有雄奇的三峡为她助威,更没有黄鹤楼上的游人为她点赞。在入海前,与黄河母亲还历经千辛万苦,多次尝试,最终驻足于生来就向往的地方。
  洛河没有选择繁华,她也不喜欢浩浩荡荡。因为她知道,自己有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她在坚守,在等待,在孕育。在孕育花石浪猿人和焦村猿人,在孕育河图洛书,在孕育华夏文明的根。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这样的描述:大抵夏人源于伊、洛河上流,其势力逐次沿伊洛向东北下游而迁移……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早期的华夏民族应该源自于洛南了。
  因为洛河,洛南的历史显得格外神秘而厚重。截然分明的四季、温润清爽的气候为花石浪猿人和焦村猿人提供极其良好的生存环境。昼夜不息的洛河为先民们提供了干净清澈的水源,也为他们的繁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使滔天的洪水成就了大禹,使元扈山的稳健激发了仓颉的灵感。尽管只有28个字,但足以证明,是洛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这是周王在东都洛阳会盟诸侯国时,在洛河上检阅六军、讲习武事、安定家邦的故事,出自于《诗经小雅》。曹魏也依托洛河而建都。因为洛河的滋润,大唐王朝在洛阳得以修养。
  也许是因为蔡文姬,使洛河多了一份才情。蔡文姬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爱女,“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因战乱被掠到匈奴。曹操了解蔡文姬,执掌政权后,花重金将这位漂泊他乡的才女赎回。当曹操问及蔡赢家中的4000册珍贵藏书时,这位才女一口气默写了其中的400余册。其余,皆毁于战火。应该感谢蔡文姬,为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历经二次失夫之痛,中年以后的蔡文姬显然得到了期待已久的幸福。那年,她携夫溯洛河而上,在上游定居。没有人知道蔡文姬隐身何处,也许只有凄惨断肠的《胡笳十八拍》在诉说着辛酸的往事,是洛河一直在倾听。
  当曹植在吟诵《洛神赋》,当吴道子在浓彩重墨的时候,或许他们在冥冥之中,也在感恩这条河给了他们灵感。是的,是洛河让他们成为不朽。
  不知是先贤的笔墨浸润了洛河,还是洛河以她的沉静与执着影响了文人。曹魏时期的“建安七子”、晋初的“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八大家”等一大批文人骚客、能臣名相,都受用着洛河的恩泽。尽管他们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方式各异,但有一点我们相信,他们都在努力地传承着最初的那份沉静与执着。因为这份沉静与执着,成就了“开元盛世”,成就了“千年帝都”,也成就了“吴带当风”的传世经典。
  洛南的美景较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阳虚鸟迹”“元扈凤图”“书堂雪花”“石门烟雾”“文显翠屏”“银沟白练”“鹿池夜月”和“红崖朝霞”,这些史称“洛南八景”,都与洛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与“京城八景”“关中八景”相比,“洛南八景”要小的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至少还留存着一丝文化的气息。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用“八”代表“艮”,含有停止之意,在方位上代表北方。我猜想,是不是古时的洛南人,于有意无意之间在默默的传承“河图洛书”呢?或许有一天,你在大街上向算命先生求卦,当卦象中含有“艮”的时候,是不是上苍在暗示你,应该放弃你正在追求的某种东西。“高山仰止”,不也从侧面说明这个道理。
  洛河虽小,但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华。
  而今,花石浪人走了,焦村人走了,善于治水的大禹和创造文字的仓颉也走了,而后来的我们用什么感恩洛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