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句承诺 坚守23年
马泽平 柯贤喜
文章字数:1312
  “这里的孩子需要知识,条件再艰苦,我不会当逃兵!”白驹过隙,时光飞逝,镇安县木王镇栗扎小学教师马杰没想到,初入教坛在老校长面前的一句承诺,竟然有23年了。而为了这一句承诺,他还依然在高寒深山里坚守。
  深秋的木王,漫山栌叶尽染,红得耀眼。从县城出发,沿着去往木王山的旅游公路,蜿蜒盘旋100多公里,才抵达木王镇栗扎小学。“想不到时间这么快,自己23年的时光都在这深山林里度过。”10月9日,刚下课,习惯性地摸摸额上一道疤痕后,马杰感慨说。
  1993年,师范毕业的马杰被分配到自然环境恶劣的栗扎小学。担心年轻人吃不了苦,中心学校老校长特意告诉马杰,“这里是全县最艰苦的地方,也是教师最稀缺的,很难有教师能留下来,只有当地的民办教师在这坚守,但是这里的孩子需要年轻老师,希望做好心理准备”。当时还是20来岁血气方刚的马杰拍着胸脯告诉老校长,“放心吧,我不会当逃兵!”
  马杰没想到,后面的教书路,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破败的校舍和吱扭作响的办公桌椅让他从头凉到脚。“那时这里的学生,才五六岁就要在校住宿,父母送来后一周都不打照面。”马杰回忆说,开学第一天,面对的学生,穿着补丁的衣服,大部分交不起学费,以及不会梳洗,留着鼻涕。从那时开始,他一边要教学生知识,一边还要教学生学会洗脸、扎头、洗碗等生活小事。
  1997年,马杰班里学生小强的父亲去世,母亲智障,平时只好在亲戚家吃住。接手班级后,马杰发现小强头发几月不理,常年不洗澡,几乎不洗脸,衣着破烂不堪,浑身散发着一阵阵浓烈的酸臭味。周围的同学都看不起他,而自尊心很强的小强也自由散漫,有时甚至对同学拳脚相加。为了给小强一个温暖的环境,马杰除了陪他学习外,还让爱人给他缝洗衣服,亲自给他洗头理发,监督他洗脸洗澡,并为他购买学习用品用具。自此,小强彻底变了,小学毕业,每门功课都及格了。
  大深山里的坚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栗扎小学,教师每年“大换血”的事是再平常不过,可是别的教师年年走,马杰却年年留,这一呆就是23年。“我也想过申请调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可是每次看到,稍微年轻点的老师走了,这里的孩子都留下不舍的目光,然后问我,马老师,你也会走吗?我就告诉他们,我会留下来。”回忆往事,马杰有些哽咽,他说,其实他有过几次调走的机会,但是因为那句承诺和山里的孩子,他选择了留下。
  2009年,马杰担任栗扎小学校长,他的坚守深山育人路也更艰辛。学校教师陆龙双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栗扎小学的教师像走马灯似的流动,校园里年年都是一大半的年轻生面孔。面对每年一拨的年轻教师,马杰都会精心上好“引路课”,耐心地指导备课、讲课,直到能独立工作为止。在马杰的带领下,学校始终教风浓、学风正,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县前茅。
  2010年,学校在修自来水时,马杰带头参加劳动,没想到额头意外受伤,缝合了14针,可他却坚持不住院,返回学校,天天用木棍举着吊瓶去督工。村支书马云山告诉记者,为了把好学校的自来水工程质量,马老师头上的伤口却因延误治疗而感染化脓,给他额头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一个长达7厘米的“7”字形伤疤。
  现在,栗扎小学的学生宿舍都用上了空调,学校变成了花园,成为木王山旅游公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马杰还在坚守着承诺,他的艰辛从教路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