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阅读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刘丹影
文章字数:2443
  对残疾人来说,其精彩人生是从阅读开始的。
  上世纪60年代初我降生在陕南商洛的一个小山村里,由于生活贫瘠,加之乡下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在我出生不久便患上了小儿麻痹,连续的高烧差点要了我的命,虽经医生竭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右下肢终身残疾,眼看着村里的小伙伴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我只能一次次哭闹着问母亲,我的腿怎么了?我也要上学。每每这时,母亲就一边流泪一边安慰我,我娃不哭,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送你去上学。
  母亲越是这样安慰,我越是哭闹得更加厉害,因为我知道,学校离家有二三里的山路,要上学就必须由大人背着接送,而父母还要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哪有空闲时间接送我。这样,我要上学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好在不久村上来了知青,有一个学绘画的知青就住在我家里,他除了教我识字认字外,还送给我许多连绘画和童话故事书,有《高玉宝》《半夜鸡叫》《闪闪的红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我的童年便是在那些故事里度过的,虽然没上过学,却能认识好多字。
  真正上学读书则是我十岁那年开始的。父母见我已长成了大小伙,再不让我上学读书将来会害了我,就将我送到邻村的学校里,两头由父亲接送,中间吃饭由村里的伙伴给我捎带。尽管我上学迟,学习成绩却超过了别人,于是,一学期后,我由一年级直接跳到了三年级。
  快乐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而残酷的病魔不但扼杀了我的快乐,还抢走了我的童年,使我的人生早早地就布满了阴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自卑心理便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下课后,看着其他同学如小鸟般一个个飞出了教室,跳绳的跳绳,踢毽子的踢毽子,一副快乐无比的样子。而我只能坐在教室的一隅,很少走出教室,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抑郁孤僻的性格,不愿与同学说话玩耍,只有到了上作文课的时间,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记得那时,每到作文课,老师将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简要的一番讲解后就回到了房子,待到两节课后再来教室收作文本。
  对于老师留下的作文,大部分同学感到老虎吃天没法下爪,而我却因读的书多,没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这时,同学纷纷让我给帮忙,就连县城来的那个女班花,也放下了高傲的面孔,求我给她写,报酬是可以看她那本《雷锋的故事》,也只有这时,我才是同学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上了高中后,阅读的机会便多了起来,除了学校图书馆外,在学校对面就是新华书店,那里的书不但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好,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那里看书,有几次都错过了吃饭时间。我废寝忘食的读书行为感动了书店的工作人员,不管买与不买,他们都能让我在那里自由翻看,直到关门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一次,我在那里阅读了一部《科普小故事》的书籍,里面有伽利略与三个小铅球的故事。读完故事不久,学校举办高一年级作文竞赛,我被语文老师选为高一三班的代表参赛,当监考老师把作文卷子递给我时,我一眼就看到了《三个铅球同时落地的启示》的作文题,不禁让我的心里一阵窃喜,1200字的作文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而我却只用了一小时就完成了,最后在年级评选中,因我的字体潦草、书写不工整而屈居第二。
  1981年是我人生最为黯淡的一年。那一年,先是父亲积劳成疾撒手人寰,继而是我在高考中名落孙山。这两件人生中的不幸一下子击碎了我的梦想,让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着北,而唯一能给我心灵慰藉的便是阅读,只有沉浸在书本里,才能忘却愤懑与烦恼。
  也就在那年年末,父亲的朋友介绍我去县酒厂当临时工。记得那天,当父亲的朋友把我领到酒厂领导面前时,领导看我是个跛子不愿接收,父亲的朋友说尽好话才打动了领导的心,最后,他交给我一份报告的草稿,让我在两天内给他抄写整齐。
  我将这份报告带回居住的地方,先浏览了一遍,发觉有个别地方用词不当,还有几处的语句不通顺,就自作主张地加以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报告抄写了一份,于第二天上班时我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领导问抄好了?
  我说好了。但我……
  领导问怎么了?
  我说我把几处改了,不知行不行?
  领导一听我把他的报告给改了,就大声地责怪我,你怎么能随便改我的报告,这是县上领导定了的,后天会上要用,你知道不知道。
  我说你看看吧,如果我改的不对,我再照你的原稿抄一份,不影响你后天用。
  领导将我抄写的报告看了一遍,又将报告与原稿对了一遍,这时,他才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说,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按时来办公室上班,具体干什么,有人会给你安排。就这样,我成了办公室一名抄抄写写的勤杂工。
  干临时工那段时间虽然苦点,但业余时间却十分充足,这样泡书店便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每天下班后,不管是累是饿,我都要去书店看一看,翻一翻,似乎每天不看看不翻翻,心里总像缺了点什么。遇上心仪的书,即使没有带钱,我也要赊账拿走,好在我已成了书店的老读者,从经理到营业员,没有不认识我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多了,时间一长,便萌发了写作的念头,便利用业余时间将生活中的感受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后往外投寄。刚开始,不得要领,所寄稿件全被退了回来,有的石沉大海,心里一时难过,便发誓不再写了。在通读了《母亲》《百年孤独》等经典后,受到极大启发,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写,继续练,终于获得了成功,1986年我的小说处女作《省悟》在《文学家》杂志发表,成功的喜悦让我兴奋不已,而最让我感激的却是阅读,为此,我深深地爱上了图书发行这一崇高的职业。
  1993年隆冬,我由县酒厂调到了新华书店,从而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在新华书店里,有读不完的书,有学不完的知识,近二十多年的读书、卖书生涯,让我始终信奉着开卷有益的道理,工作之余,我坚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用写作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通过努力,已有60余万字的作品见诸报端,还被省作协吸收为会员。尤其是在过去的2014年,自己不但出版了散文集《鸟语》,还先后获得了上海浦江杯“你我同行中国梦”征文大赛一等奖、广州首届观音山杯“家风传承”全国征文一等奖、2014年陕西残疾人作家奋进文学奖。
  过去的不代表未来,偶尔的进步不等于成功。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为自己也为了读者,热爱阅读将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