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秦岭深山走出的文化学者
文/图 记者 董楠
文章字数:1564
  游学世界多国的刘吉发,广泛涉猎多种文化,丰富完善长安文化研究。

  在秦岭南麓,丹江源头,走出了一位我省著名文化学者,他就是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协委员刘吉发。
  走出大山
  刘吉发的家在商州区牧护关镇火神庙七里村,那里山大沟深,植被茂密,民风淳朴,他无时不憧憬着秦岭大山外那片广阔的天空。为走出大山,刘吉发自幼勤奋求学。1981年,刘吉发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群山环抱中的三岔河中学。为了教好学生,他不断充电,开始刻苦的自学生涯。就这样一边自学一边教学,埋头苦干了9年。1984年,刘吉发以总分排名第二的成绩考入商洛师专中文进修班。进修毕业后,又回到了三岔河中学,先后承担数学、语文和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刘吉发深知,学校那几年短暂的学习是不够的,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学,人们常常看见他的宿舍灯亮至深夜,谁也不理解长夜孤灯下的他在做些什么。他在钻研教材,在通读文献,遨游在浩瀚的哲学书籍的海洋中。学校离县城大约40公里,他常常骑自行车翻越麻街岭,购买他需要的专业书,一天打个来回,早去晚归。1989年秋,在亲友的帮助下他报考了西北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走进大学课堂
  翻越秦岭的车轮载着刘吉发,也载着他的梦想。与此同时,刘吉发不懈努力考研成功带来的示范效应,让黑龙口区一度出现了中学教师“考研热”,后来有六七名中学教师都先后考上了研究生,这也曾被商洛教育界称之为“黑龙口现象”并传为佳话。
  1993年7月,刘吉发从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通过双向选择进入西安公路学院人文社科系任教,两年后被校党委任命为系党总支副书记。1999年,刘吉发组织力量申办学院的本科专业,2000年组建长安大学,他们抓住机遇成功申办的第一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开始招生。短短4年时间,8个本科专业依次申办成功并连续招生,这被学校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6月,学校根据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吉发被任命为代院长,同年底破格晋升为教授,次年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刘吉发的不断努力下,全院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教职工150余人,已发展到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刘吉发说:“我的经历比较曲折,攻读学位相对较晚。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虽然迟到了,但我并不想缺失。”因此,而立之年的刘吉发开始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并在知天命之年在职取得了博士学位。刘吉发的《政治实践论》《文化产业学导论》《文化管理学导论》等著作,成为该领域学术创新的前沿成果,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基本教材,实现了学术创新成果向教学实践的直接转化。
  献身长安文化
  刘吉发认为,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长安是东方文化古都,长安大学坐落于古都长安,有义务为长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于是从2002年开始,刘吉发着手招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生,这也是他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科起点。2005年,刘吉发出版的《文化产业学》以及《文化产业学》的课程,在2007年教育部对长安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了专家的高度称赞。2009年,刘吉发打造的“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作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成为陕西省49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的文化产业研究基地。2012年,刘吉发又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界,在第一次政协会议联组交流会上,提出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四化路径”(文化表达现代化、文化产品多样化、文化经营规模化、文化人才综合化),受到了与会委员的高度称赞,也引起了文化产业界的强烈共鸣。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人品是学品的灵魂。”这是刘吉发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时刻自己“立德树人”的信念。这些年来,刘吉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走出了秦岭深山,也用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已经56岁的刘吉发就像七里村石板路上硬挤出来的野草,像扎根山岩上的松柏,靠着自己坚韧的个性露出了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