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品粮”情思
江志强
文章字数:964
  二十五年前,我们家拥有了城市户口,吃上了“商品粮”,在村里引起轰动。多年后,回味那个年代为了“解决户口”而奔波、劳碌、兴奋的经历,让人感慨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父亲所在的企业为了留住人才,根据市里指示,实施了农村制合同工及其家属的“农转非”政策。一时间,数千名农合工,只要工龄、厂龄、资历等方面符合要求,皆可“跳农门”。
  在单位里,父亲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技术能手。然而,他进厂时间短,被“厂龄”这道硬杠杠卡住了,只得苦熬,熬到年限,方可解决。
  1991年夏天,公司调整政策。父亲被破格解决户口。消息传来,全家上下喜气洋洋。父亲唯恐政策有变,抓紧一切时间,办理各项手续。他骑着那辆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口袋里揣着“石林”牌香烟,在村里、镇里、企业里辗转奔波。终于,全部手续办理完毕。母亲、我、弟弟、妹妹,统统跟着父亲进了城。
  然而,刚刚小学毕业的我,却对农村老家是依依不舍,舍不得那些童年的玩伴。很快,我便发现,伙伴们对我并不留恋,目光中甚至流露出强烈的妒忌神色。
  后来,我明白了,他们之所以“恨”我,缘于我“身份的转换”。在那样一个年代,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工人,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壁垒”,不仅是生活条件的差异,更有诸多文化层面的差异。“农村人看不起城里人,城里人瞧不上农村人”,应该是那个年代特殊的社会现象。
  来到城市后,我和弟妹在企业的学校里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先后考上大学,之后在城里工作,成家。而我的那些农村朋友们,很多人初中没毕业便扛起了锄头,延续着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今,父亲已退休。和他坐在一起,我们时常谈起当年解决户口的经历,老人家感慨不已:“解决了户口,把孩子们带了出来,提高了生活水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我对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了。”
  不久前,我回老家办事,与几位童年好友聚到一起。如今的老家,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村里的朋友们,早已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住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开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小轿车,他们的子女们,接受着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并无差异。
  返城后,我感慨不已。当年的“城镇户口”,一度成为我们引以为耀的光环。如今,这道光环日趋黯淡,早已不被农村人所艳羡。“农转非”“商品粮”,这些特殊年代的特殊词汇,以及与此相关的复杂情感,已卷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徒留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