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出了个新时代的张海迪
文/图 谭显根 陈风军 李敏 陈梓梁
文章字数:4766
  镇安县四大班子领导看望姜欢
  患病前的姜欢,阳光、美丽、活泼、可爱。
  姜欢练习书法

  她是瘦弱的,瘦弱的令人怜惜。她又是坚毅的,沉静的眼眸在夜色中煜煜生辉。在过去的19年时间里,她用自己的一行行文字温暖着无数人冰冷的心灵,她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守着美丽的精神家园。19年来,她与病魔抗争,与命运抗争,用病残蜷曲的手指书写出了一条别样的人生路。她是新时代残疾青年的榜样,张海迪式好青年姜欢。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姜欢学习,称她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典范,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姜欢生命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不仅让人留下感动的泪水,更是新时期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浮躁之气盛行,抱怨社会、埋怨出身、自暴自弃者大有人在。读读姜欢的故事,反思自己的处境,我们更应该积极面对每天的新生活,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身边的亲朋好友,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每一步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抱着感恩的心,体悟身边的爱,生命是如此珍贵,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享受生命的每一刻,使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
  对于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虽然报答不了,却深深感念。我没有理由拒绝生命,生活少不了风霜雨雪的吹打,但如果有足够的快乐和坚强去抵挡,再多的磨砺也灰暗不了人生。因为人的心灵是风雨侵蚀不到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愿意,每一个人的心幕上每一天都可以呈现出这样的风景——天蓝、草碧、云淡、风清。这是姜欢在自己日记本扉页上写下的人生格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青春梦想
  这个在黑夜中用一支笔寂寞前行的女子叫姜欢,是镇安县一位与病魔和命运抗争19年的人。姜欢1976年3月出生在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庙坡村一户普通人家,父亲是乡农技站干部,母亲是当地一位朴实秀丽的山村妇女。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亲拉扯着姊妹六人,日子虽然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然而厄运却突然降临,在姜欢两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不幸使一家人跌入了绝望悲伤的深渊。还记不清母亲的模样,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姜欢是在父亲和姐姐们的呵护下,带着对母亲永远的眷念长大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姜欢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她要用知识构筑自己遥远而真切的梦想,用优秀的成绩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1992年,姜欢考入陕西省水利学校,1996年完成学业,被分配到镇安县云盖寺镇水保站工作。面对崭新的未来,她绽放着如花的笑脸。
  1997年的春天,天空总是飘洒着惆怅的春雨。20岁的姜欢喜欢阅读席慕蓉的诗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开始。”伤感的诗句,莫名的向往,无所适从的闲愁。整个春天姜欢沉浸在青春的期待、渴望和困惑中,丝毫没有感觉到病魔正悄悄走近她。她不时地感到头昏、头痛、恶心,这种症状持续加重,她的眼睛开始出现间歇性的模糊不清。1997年6月,在家人的陪同下,姜欢在西京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人骇然,她被确诊患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颅脑凹陷症,这种病的发病率全世界仅有十万分之一,而且必须马上进行脑部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一瞬间,天塌地陷,青春的梦幻支离破碎。
  姜欢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恐惧、慌乱、忧伤、烦躁笼罩着她,内心备受煎熬。也许是童年时代的不幸磨炼了她的性格,也许20岁的生命之花还有太多的美丽希望等待绽放,也许冥冥之中她看见了天堂的母亲鼓励的双眼。姜欢选择了坚强,选择了面对。6月29日,姜欢在西京医院做了颅内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姜欢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情况却不容乐观。无情的病魔将原本瘦弱的她折磨得更加骨瘦如柴,1米6的个子体重只有30公斤。由于脑神经受到压迫,她的双手蜷曲着不能伸展,双腿僵硬,只有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才能勉强走几步。再加上手术时从咽部切入进入颅内,损伤了她的气管,她经常感到呼吸困难,就连再平常不过的说话发音,她都感到十分吃力。一个曾经健康秀丽的女孩儿,变成了一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残酷的现实令姜欢和所有关爱她的人们难以接受。
  信念点燃她的生命曙光
  秋天来了。窗外,马路对面的梧桐树叶黄了,开始随风飘落,飘落的令人心酸。姜欢坐在小屋呆呆地看枯黄的树叶一片片从枝头坠落,一只鸽子扑扇着翅膀飞过来,停在窗台上,鸽子温顺的眼睛望着她,发出“咕咕”的声音。突然间鸽子飞走了,带着她的眼睛优美的在天空翱翔,渐渐飞出了她的视线。夜晚,在无边的黑暗中,她常常大睁着眼睛,听屋外檐下的滴水声,想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点点滴滴,反反复复。我还能干些什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暮然间死亡的念头浮出脑海,她沉默了。她想起了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父亲,日夜照顾她的妹妹,还有单位里,社会上许许多多为她捐款治病的好心人。这些人的面孔在眼前一一掠过,她的心里又陡然增添了勇气。
  姜欢终于从悲伤怯懦中走了出来。她终于明白,她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面对那些关爱,帮助她的人,对她寄予希望的人们,她无以回报,只有活着,坚强地活着才不会辜负了他们。她用蜷曲的手指颤抖地握住了笔,在雪白的稿纸上开始了新的人生。文学,一直是贯穿她整个少年时代的梦想。现在,在遭受厄运之后她重拾这个梦想,她要用写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
  创作的过程无比艰辛。她的手指不听使唤,多少次钢笔跌落到地上,自己都不能弯腰拾起来。由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她的背部、颈部留下了后遗症,坐久了就针扎一样的疼。于是她就趴在床上写。她写诗歌,写随笔,写她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她每天不停地写着,对生命的渴望,对亲情的感慨,对爱情的憧憬。许多个夜晚,在黑夜无尽的黑暗中,她握紧手中的笔,就像抓紧溺水时手中的那根稻草。在文字的丛林里开出一条路,她在那条路上寂寞前行着。那些激情飞扬的文字,在她的身体里燃烧,迸发,给她力量,成为她病残后活着最大的精神动力。
  时光交替,日月轮回,姜欢拖着病残的身体,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坚持写作,从未间断。从1997年到2015年,她先后创作出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等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在市残联和镇安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文联的帮助下,出版了五本作品专辑。那一行行有些凌乱的字迹,一叠叠厚厚的稿纸,就是姜欢生命的足迹。与此同时,2002年,县上领导得知她要做第二次颅骨磨损手术,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她解决了四万元的手术费,帮助她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挣扎着走向生命的绿洲;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看望她,为她解决了许多生活困难,把她列为首批廉租房住户,让她和父亲有了一个静谧温暖的家;镇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和县残联帮助她编辑出版了五部文集,并多次召开隆重的作品研讨会……沐浴着爱的阳光,姜欢变得坚强快乐起来。
  姜欢说,她一直带着感恩的心在写作,练书法。她忘不了历届县委和政府领导登门看望她,为她筹集手术费用,为她解决了许多的生活困难。她忘不了县委宣传部、文联和残联的领导,多方联系,为她编辑出版了诗集《真情流浪》《上帝哭了》《与命运抗争》《风缘月夜》《行进中的生命》五部文集,并几次召开作品研讨会。她忘不了县政府把她列为首批廉租房住户,让她和父亲有了一个静谧温暖的家。她更忘不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好心人为她的两次手术捐款,为她的生活牵挂关心。
  力量支撑的幸福人生
  晨光微露,姜欢在保姆的搀扶下,迈着颤巍巍的脚步,在通往县城北面绣屏公园的小路上艰难地行走着。每走一步她都要使尽全身的力气,踉踉跄跄,她瘦弱的双腿几乎支撑不了不足30公斤的身躯。但姜欢内心是幸福的,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走来。19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数不清的疼痛、悲伤,甚至绝望,她在生活中彻悟到生命的本质: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奇迹是在厄运中诞生的。在姜欢的生活中,每天必读书、必写作、必走路锻炼;在姜欢的诗文里,她歌唱生命、青春和爱情,她用最纯朴的心、最率真的情、最动人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达心声。
  春天里,姜欢养了一盆花叶常青藤,放在屋子的阳台上。小巧的叶子,绿色的叶片上点缀着状若花边的黄色圆点。微风吹动,长长的藤儿轻轻摇曳。据说常青藤是四季常绿的植物,不开花。但不知为什么,姜欢总是希望她的常青藤有一天会开花。抱着这个美丽的愿望,她一天天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的理想可能多得胜过了天上的星星,可所有的理想都必须有一种肥料,那就是爱与希望。姜欢相信,只要有爱,只要永远怀抱希望,她的常青藤就一定不会枯萎,一定会绿意盎然,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珍贵,经历19年疾病缠身的姜欢,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她在《快乐地活着》中说:“生命简单地如同一杯白开水。我知道,在我的生命册上,我是根本做不到什么辉煌与显赫,但我平实地对待每一天,我以我的热忱和坦然来面对自己这孱弱的生命。”镇安栗乡诗社社长王德强告诉大家,姜欢给我们的可贵启示,她不仅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女孩,更是一位怀揣文学梦的阳光女孩,她这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姜欢尽管重度残疾,然而她用一支笔寂寞前行,与病魔和命运抗争19年,写出了如此多的作品,令人钦佩。”她的同学李敏面对高残的姜欢感慨地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让姜欢圆自己的文学梦、书法梦,市残联和镇安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残联、妇联、水务局等单位和部门挤出一部分经费扶持姜欢的作品出版。姜欢在杨凌上学时的校友和同学,你五百、我一千,也纷纷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据姜欢的校友王林介绍,“为了开好新书首发式,校友和同学都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把姜欢的这次活动完全当做自己的事情干,仅这次捐款就达2万余元。”
  2015年10月30日,在镇安县文化馆三楼举办姜欢新书首发暨书法展活动仪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正斌、副县长安庆芳出席活动并对姜欢新书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姜欢亲朋、校友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150多人参加活动。对姜欢十多年坚持写作,十多年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表示赞扬,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姜欢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恩社会精神品质的宣传力度,引导青年学生、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书法展上,笔者看到悬挂着姜欢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字体的大幅书法作品,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自己原创的片言只语。不仅书法颇有功力,而且作品内容启人深思,大家欣赏着她的作品纷纷啧啧称赞。“姜欢出版一部部的作品,不仅是生命之树长青,而且是文学艺术之树长青,在身体极度残疾的情况下,能创作如此多的作品,实属罕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刘立勤在新书首发式上如此评价。
  在现场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姜欢除了爱好写作,还坚持练习书法。她虽然双腿不能走路,但是她能用文学和书法做了她人生的拐杖。她的同学金辉告诉笔者,“仅在展馆这次展出的姜欢书法作品就有100余幅,她创作了300余幅书法。这种笔耕不辍的精神令人起敬,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姜欢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从事文学创作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将举办姜欢新作品研讨会,并请专业教师辅导姜欢的书法创作,同时筹划以姜欢为原型创编一部戏剧。县妇联、县残联做出了向姜欢学习的决定。姜欢的个人事迹专题片在网站热播,经过“家在镇安”客户端、微信、微博的转载,短短两天时间里浏览量就突破5000人次。
  据了解,在姜欢半个月的书法展中,前来参展的观众络绎不绝,有的纷纷现场购书。文艺女青年王一钧在参展时,掏出了100元钱,当即购买了2套书籍。在镇安城区校园,姜欢的赠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抢看的热门图书,姜欢成为青年学生口头上的一个热词。现在全县干部纷纷购买姜欢的书籍,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也都纷纷加入了阅读姜欢著作的行列。
  在姜欢《等待花开》中有一段话:一个人的理想可能多得胜过了天上的星星,可所有的理想都必须有一种肥料,那就是爱与希望。在采访结束时,姜欢告诉笔者,她相信,只要有爱,只要永远怀抱希望,她生命的常青藤就一定不会枯萎,一定会绿意盎然,开出美丽的花来。她还会继续她的文学、书法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