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文旅融合 经济转型发展的“镇安路径”
谭显根 陈风军 陈梓梁
文章字数:2496
  隆冬时节,走进“张仲故里·山水镇安”,笔者看到古兴隆寺·唐遗址公园建设工地机器轰鸣,车辆川流不息。塔云山道文化景区岚霭飘渺,雾凇高挂风景如画。云盖寺古镇面貌一新,笑纳八方游客……
  镇安,一个深处秦岭腹地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伸展文化与旅游双翼,独辟蹊径,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与山水对话的“镇安突围”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一度能源经济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然而,新形势下镇安面临诸多区域发展刚性约束。一方面,镇安是大秦岭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还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秦岭限制开发区。另一方面,在当前传统制造业、矿产采掘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能源型经济严重下滑的大背景下,镇安县的矿产开发难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实现富民强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困难与机遇同在。随着西康铁路、包茂高速的相继建成,以及“十三五”期间西安至重庆高铁、西安至武汉高铁、西康复线、山柞高速的建成通车,镇安既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也即将融入重庆、武汉经济圈。届时,镇安将处于西安、重庆、武汉三大城市互通互联的枢纽区域,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该县通过深入调研显示,全县典型的矿产劳务大镇,近七成劳动力外出或在镇内矿山、建筑队从事务工,务工人员年均务工8.8个月,日均工作9-12个小时,以苦力型为主,月均收入4750元,今年比去年月收入平均下降10%左右。相反,全县典型的旅游大镇,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达40%以上,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日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基于此,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是必然选择。
  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说,镇安县“十三五”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确保到“十三五”末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蝶变效应”
  高山、森林、草甸、石林、河流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融为一体,镇安这片神奇秀丽的风水宝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镇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三水三山五岭”蕴育着深厚的文化积淀:5000年前先民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明。2800多年前产生了周宣王时代的贤相张仲,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小雅六月》就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的记载。1400多年前,这里曾经演绎了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密宗佛教传奇。300年前,一代廉吏聂焘,以实心行实政,羸马麻鞋,体察民情,疆域六百里,无远不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三军、红七十四师等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商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目前,该县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深度挖掘镇安的历史、民俗、红色、现代等四大文化资源。据了解,镇安先后投入40多亿元,成功创建塔云山4A景区、木王山3A景区,云盖寺古镇3A级景区正在创建之中,古兴隆寺唐遗址公园和黑龙观道文化景区规划建设工作紧锣密鼓,专业团队已经对古兴隆寺遗址、塔云山景区进行考古勘探,并编写《大唐遗址兴隆寺》、《塔云山》等书籍。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先后投资600万元打造大型渔鼓花鼓风情剧《杜鹃花开》、《聂焘》、《百年花鼓》等文化旅游精品剧目,围绕文旅融合,带动了镇安刺绣、根雕、奇石、花卉、美食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激活了“吃住行游购乐”六大要素,镇安味道、镇安记忆、镇安风景给外来游客带来别样的休闲旅游新体验。
  如今的在云盖寺古镇,古街游客爆棚,店铺的生意热闹红火。云盖寺镇党委书记蒋维杰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云盖寺古镇每天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
  据县旅游开发局局长胡发卿介绍,截止今年11月底,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已达49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71亿元。
  文化与绿色双驱的“镇安梦想”
  为做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镇安县迅速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旅游调研活动,为融合决策提供依据;开展一次文化旅游融合专家大讨论,为融合发展建言献策;编撰一套文化旅游决策参考书籍,为融合发展提供支撑;举办一次全县干部文化旅游融合大讲堂,统一干部群众思想,付诸实践行动。
  12月13日,寒风料峭,会议室内群贤毕至、温暖如春。镇安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著名戏剧家陈彦说,镇安区位优势日益显现。目前,已经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十三五”期间即将融入重庆、武汉经济圈。镇安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家贾平凹建议:“镇安要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延长产业链,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文化学者肖云儒认为,镇安发展旅游要引入生态文明理念,依托大秦岭,融入秦巴旅游循环圈,镇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放大眼光,走区域联合发展之路,在“秦巴旅游走廊”中发挥关键作用。
  媒体界领导李勇、王乐文、张仁华、鲍剑也分别就镇安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包装、旅游宣传等谈了指导性意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专家、学者们纷纷为镇安文旅游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会议整整持续了4多个小时。市级文化、媒体专家,曾经镇安工作过、生活过的老领导来不及发言,会后镇安也将专家们准备的座谈材料进行了收集梳理,通过座谈梳理,“一个中心,两大环线,包括五大板块,八大景区,十数个风情小镇,数十个美丽乡村”的空间布局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政府县长贾建刚说,山水是根,文化是魂,“十三五”镇安重点抓好生态文化旅游六大精品工程:建设古兴隆寺、云盖寺古镇为主的镇云佛教文化旅游长廊;实施塔云山、黑龙观道教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建设西口、茅坪伊斯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重镇;大力开展大木王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建设滑水河苏维埃革命遗址、文家庙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加强以戏剧文化、诗歌文化、名人文化为重点的现代文化创新,把镇安创建成陕西文学艺术采风创作新基地,力争到2020年末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