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快乐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姚扶有
文章字数:1885

  日本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选择了1300名日本学生、1000名美国学生和1200名中国学生,问题是“谁是你最尊敬的人”,美国和日本的学生将父母和英雄人物列在前3位;而中国学生却将父母分别列在了第10位和第13位。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和分析。
  频遭精神和肉体暴力的麦佳
  麦佳上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是一个比较活泼的男孩,到了13岁时,学习成绩却总是上不来。为此,麦佳不知挨了父母的多少谩骂和殴打。每当麦佳在家挨了打,他都会跑到外面像小暴君一样地虐待同学或小动物。面对老师的教育,麦佳的辩解竟是:“什么时候我父母不打我,我就不打同学了。”
  又是一次疯狂的暴力发泄,战栗中的麦佳突然高喊:“我杀了你!”父母吓得住了手,从此,麦佳开始了与父母的对攻较量,并多次扬言:“再打,我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父母担心麦佳手中的“木棒”有一天会不会真的落在自己的头上。
  心理解析
  麦佳的家庭折射出了许多父母的悲哀,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行为方式妥与否,对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如哲人所说:“犹大出卖耶稣,这要追究犹大的童年。”脆弱的麦佳别无选择地在这个充满恶劣情绪的家中压抑着。父母不在乎他的内心感受,从未和他平等地对过话。在麦佳的父母看来,麦佳必须要服从大人的意志,不服从就强制服从。他们粗暴的变态心理,直接导致了麦佳的不幸。他试图抗争、逃逸,却找不到出路。于是他以欺凌小同学、杀戮小动物来排泄心中的不快和黑暗,并在这个时刻感受着一种残酷的喜悦。这不单助长了麦佳虐待狂心理的倾向,也渐渐使他形成了一种攻击性人格。
  当人们在批评这些“问题孩子”过早地有了一个被扭曲的、病态的灵魂时,有没有想过这恰是由成年世界的冷漠和残酷影响所致呢?
  经常当出气筒的章欣
  章欣眼里的父亲就是挣钱的机器,他总是阴着脸抱怨生意上的伙伴都特别孙子;抱怨老婆不贤惠;抱怨章欣不懂事;抱怨活得太累……除了抱怨,除了把一大叠钱拿回家,别的就不关他的事了。母亲总是会把老公撒在她身上的气,又一古脑儿地撒在章欣身上:“你跟你爸一个德性,赛着自私。我这么辛苦地付出,就一点好都不落了吗?你是不是觉得我欠你的啊?”没完没了的唠叨中,章欣把房门紧闭。她越来越讨厌父母了。14岁的她不想和人多说一句话,总是一副早熟、偏执、势利的状态,似乎没有什么情感能够让她动容,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让她愉悦了。因此,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心理解析
  当孩子在外面感到空气中缺少爱和生活激情时,就会逃回安全的家中。但是章欣却感到家是一个无处可逃的令人窒息的空间。许多像章欣的父母们,一直在犯着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只知道努力用金钱建造一个物质上富有的家,只知道夸大自己在竞争中的挫折,却忽视了孩子们心灵上的孤独感,也从不知道用相互的关爱来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精神家园。将自己不愉快的情绪简单而不负责地转嫁他人,心态不仅得不到平衡,反而还给家人造成了伤害,而且这种“软性”战争伤害的往往是人的心灵。小小年纪的章欣的内心已被无数次的创伤逼进了黑暗的世界中,她的心理不可能不焦虑、紧张,封闭干枯。
  对父母来说,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有感受快乐的能力。这里说的“快乐”可不是给他买个心爱的玩具那么简单。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而快乐的孩子都有同样的特点,比如: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
  1.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以及性格的形成,父母遇到不高兴的事不要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遇到困难或挫折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抓狂,父母双方发生矛盾则不能互相指责、谩骂。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塑造出健康、爽朗、开明、积极的形象,如此你的孩子在你营造的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会更加快乐。
  2.对犯错的孩子,父母要善于疏导教育而忌指责教育。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就知道一味责罚、批评、唠叨,那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以及阴影,严重地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而父母运用“发生什么事了”“你的感觉如何”“你想要怎么样”“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的疏导方式,所达到的效果远比指责好得多。
  3.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经常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比如主动向孩子交流自己今天遇到的高兴事,或问孩子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你觉得今天我批评你对吗?这些反问语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民主、也很关心自己的感受,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4.经常一起参加活动。父母再忙也要抽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比如父母积极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