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老县城(上)
张宏运
文章字数:1238
  一
  了解一下洛南县城的往世,也许会解开它的许多今缘。
  按《县志》建置篇所言,现在的洛南县城,是隋大业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15年,从武谷川即今古城镇那儿迁移过来的。
  为什么呢?武谷川那儿怎么不好了,现在的这儿怎么就合适了?具有大智慧的我们的先民,肯定有他们的深思熟虑,只是整整过去了的1400年,没有留下任何片言只语——也许仅因我的浅尝辄止,孤陋寡闻,没能搜寻到资料——只好存疑,当作一个待解的谜。虽然私下里胡乱猜测了很多,但都拿不到桌面上,只好暂且作罢。
  迁移过来了就建起了县城吗?好像也不能枉下定论。因为《县志》建置篇又说了:“金兴定二年(1218),怀远大将军粘割子仁行洛南事,始筑土城。”当时城墙低矮,城池狭小。也就是说,直到金代的兴定二年,有个叫做粘割子仁的主政洛南,才修起座土城当作县城。一个“始”字,虽然下得斩钉截铁,但仍由不得人满腹狐疑。难道之前的603年,连土筑的城也没有?
  且别计较,土筑就土筑吧,总算是有了。此后过了218年,到明正统年间(1436—1449),才出来个叫做张玑的县令,“修城浚池并营造县衙”。之后县城建设的脚步明显加快,只间隔了32年,就又出来个县令王琪把老城池“拓为周围三里三分”。53年后,“县令杨士元又筑为石城”。59年后,又有县令洪其道将外墙之小石改为大石,用石灰砌成,改内墙之沙土为粘土。这时的洛南县城,好歹有了基本的轮廓,有了3座城门,把我们现在叫做东门的起名为“长春门”,西门称作“永靖门”,南门叫做“朝阳门”,北因靠山未建门,又在南门西边辟筑“恒庆门”,也叫“禹门”。至国运昌盛、繁荣兴隆的乾隆朝十一年(1746),153年间,明清两代的数任县令又大修大改了六七次,终于把洛南县城建设得有模有样,并绘制出了地图,留存在洛南《县志》上。
  二
  那就先去看看老县城的外围吧,顺时针自东向南向西再向北:
  先农坛、东岳庙,即现今洛南中学所在地。
  八腊庙、庙后山上一五层尖塔,大约现今的陈耳金矿家属楼和楼后面的东龙山顶。八腊庙很生僻了,查古籍,原是古时每年的十二月祭祀八种神的地方。那八神为神农和后稷二神,另有掌理耕种、田土、猫虎、堤防、水沟和蝗螟等昆虫的六神。周代把这种祭祀称作大腊。
  靠近南城门的山川坛,大约现今的县轻工局家属楼附近。
  西城门外,由东向西,一字排列了万寿寺、演武场和社稷坛,即现今的西关一带。其中的万寿寺是佛教信众学习、修行、实践佛法的场所。
  转过城墙西北角,在梁塬的第一、第二台阶上,分别交错修建有韩信庙和药王庙。药王庙至今还在,至于那已经毁坏湮没了的韩信庙,使人不由得喟叹:我们的先人,没以成败论英雄啊。
  城北的外围是绵延高耸的梁塬,没什么标志式的建筑。
  刚才清点过的那些建筑物,便呈马蹄状地围拢了城廓,有点像众星捧月,又有点像是一代代的县城主人,给自身的周边,抛撒开点缀妆扮的花瓣,营造一种氛围。
  除过演武场,那都是祭祀的地方,道教、佛教活动的地方。——寄托精神,安顿心灵。
  在那个相对于现今物质匮乏、民力维艰的时代,算得上是壮举吧。现在我们看得见的,只有药王庙这一个遗存了;之后的世代里,好像也没新添进什么,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