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僧道关村的追赶超越路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1156
  僧道关村位于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东大门,是个天然的宜居宜游之地。12月4日,记者赶到僧道关村,看到宽敞的水泥路边,不少农户正在装修新房;房前屋后的围栏里,三五成群的土鸡在地里啄食;散落山林的蜂箱边,暖阳下还能发现一些蜜蜂进进出出。
  “过去受天竺山的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僧道关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村落,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僧道关村党支部书记盛祥云介绍说,这几年,在天竺山旅游的带动下,僧道关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变化非常大,并形成了土蜂养殖、土鸡养殖、农家乐集群等生态产业链,群众的脱贫致富速度很快。
  村子变美很容易,村民致富是难题。僧道关村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好路子。去年以来,村上依托天竺山景区,借助精准扶贫,构建了旅游服务、景区创业、中华蜂养殖、散养土鸡、腰果种植等“五位一体”产业致富之路,一年时间,村里37户153人脱了贫。
  一年前,要和村民一同搭上“小康班车”,对铁炉子组53岁的刘传林来说简直不敢想,但是老刘的梦想正在脚下变成现实。老刘一家三口人,自己患心脏病做过手术,不能干重活,欠下不少账,儿子在西安食堂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镇村以及包扶干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将他媳妇安排在景区管委会做饭,通过合作社扶持他散养了300只青龄蛋鸡,并补助鸡舍、拦网等设施。“上面扶持的这种蛋鸡散养好管理,这几天这么冷我一天还能拣50多个蛋。”刘传林说,“这土鸡蛋刚拣回来就被收购走了,养这些蛋鸡一年就能收入2万多元,还有媳妇一年上万元的工资,扶贫部门还帮我种了10亩油用牡丹,4年后我家收入怎样也有六七万元吧。”
  这个冬天,61岁的张诗文和老伴儿一直琢磨想着怎样去花挣来的钱。今年依靠镇上扶持的中华蜂养殖,他和老伴儿在家门口就挣了5万多元钱。“我这房子不用翻腾,家里有了存款就想着添置一个大电视机,再买一个冰箱来改善生活,有了钱还要学会享受呀!”张诗文呵呵笑道。
  在天竺韵农家乐门口,主人王龙记正在装修自己的两层楼房。“到这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原来一层已经满足不了游客了,所以趁着冬闲把二楼也装修了好招待游客。”王龙记说,自己去年办农家乐一年就挣了20多万元,未来几年还想把生意做大,翻一番问题不大。爱动脑筋的他告诉记者,他瞄准了一个新产业,当地蜜源只有这么大,所以村上控制了每一户的养殖规模,但是蜜蜂繁殖能力很强,蜂蛹营养价值高,如果搬到餐桌上,并受游客喜欢的话该多好,这样既控制了蜜蜂数量,又给游客增添了一道好菜,还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
  天竺山镇党委书记杨建峰介绍,“十二五”期间,随着福银高速建成通车和天竺山景区旅游开发,僧道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步,僧道关村将继续做强目前生态绿色产业链,还将做优休闲养生项目,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建成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富裕和谐、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