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心之歌
文/图 马泽平 魏华
文章字数:2154
  回龙中学的绿色小喇叭正在捡拾河边垃圾
  检察院爱心义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朝阳志愿者和留守孩子一起做游戏

  在栗乡镇安,有这样一批志愿者,他们或以网会友,或以艺会友,或以绿色甚至疾病会友,以真诚的爱心传播传统文化、播撒人间温暖,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银发志愿者
  每周一、三、五三天,夏天早上8:30,冬天下午2:30,在镇安县中心广场上,都有一道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风景:一支20人左右满头银发的老年民乐志愿者,敲鼓弹琴拉二胡,吹笛打锣唱汉剧,吸引人们纷纷围观欣赏。如果有谁想试试自己的身手,他们会立刻邀请参加,一同乐起来;若是谁想学习,他们会马上安排一名“师傅”,手把手地教。
  这支队伍的组织者是镇安县中学退休教师曾丕刚,近二十年来,致力于二胡、月琴、锣鼓、汉剧等传统文化发展事业。曾丕刚说,文化传承必须有一个载体,于是,他联合一批爱好者,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了一个“陶笛葫芦丝汉剧协会”。协会会员姜翠华告诉我们,从2010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定期在中心广场,不定期在绣屏公园和体育场等地进行义务表演,免费招收学员,并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永乐中学、城关小学、第二小学等学校义务教授学生陶笛、葫芦丝、二胡。40来岁的吴淑荣当初对汉剧一无所知,如今已能够很好地演唱《贵妃醉酒》等选段,成了一个真正的“汉剧迷”。镇安第二小学的李韵涵在银发族志愿者的帮助下,成绩非常优秀,现在是个十足的陶笛迷。今年暑假,李韵涵参加了陕西广播电视台的“小鬼当家”少儿春晚海选,因为陶笛的演奏而成功胜出,将参加陕台2016年少儿春晚。
  朝阳志愿者
  2015年8月28日中午,大风中的镇安县中心广场上,两个年轻女孩一人一边死死拽住遮雨棚的一脚,以防其被大风吹跑,另一个女孩时而跳跃、时而狂奔,奋力捡拾被风吹飞的纸张等资料。这时,4个男孩跑回来,刚准备帮忙收拾,大雨倾盆而至,7人瞬间成了落汤鸡。这是镇安县朝阳志愿者协会去年8月27日至8月30日在中心广场系列主题活动时,意外遇到的一幕。会长郝家桥说,虽然挺辛苦,但是收到捐献衣服753件、图书文具20本(件)、儿童玩具12件,向居民发放环保袋459个,环保签名3700余人,劝导乱堆滥放、乱丢乱弃313次。
  不过当初,该协会刚刚成立的时候,遭遇了许多质疑。因为当时主要是57名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工作者为主体,25岁左右的年轻人占了80%。“有人说这些年轻人不务正业,吃饱了撑的,尽干些无利可图的事。”但是,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自协会2014年9月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到中心敬老院、庙沟小学等地开展了26次活动,帮扶孤寡老人1000余人次、学生2000人次,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和贫困、留守学生信息档案599份,建立关爱对子113对。目前,朝阳志愿者队伍也扩大到数百人。
  庙坡小学是协会每月都要去一次的地方,志愿者已经和这里的留守儿童亲如一家。学生王婷爷爷年老多病,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羞涩腼腆。志愿者杨芸菲去年初开始与之结成帮扶对子,每次来都会给她带一些好吃的,一起玩耍、写作业、洗衣服,还经常抽空单独来看望她。现在,小姑娘渐渐活泼开朗、干净整洁了,学习成绩也提高许多。
  县中心敬老院是协会志愿服务的重点。一年来,他们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洗衣服、包饺子、演节目,让老人的日子很快乐。
  万人争做绿色小喇叭
  在李克强总理发出“争做绿色发展小喇叭”的号召后,该县永乐中学立刻行动起来,三个年级每周轮流,走上街道、走进社区、走到河里,开展卫生清扫、擦拭小广告、环保劝导等活动。走进干净整洁的永乐中学,记者发现学校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自制的废物收集箱。采访中,绿色小喇叭志愿者江欣桐说,同学们已经习惯性地把可循环使用的东西攒起来卖钱做班费,用过的作业本会留作草稿纸。“如今,值日生都好当多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果皮纸屑,大家既不乱扔,又会及时捡拾。”八年级的丁希磊前不久参加了捡拾河道垃圾的活动。他说:“我从淤泥里拽出了一只快腐烂掉的破靴子,臭气熏天。下游的小朋友吃了这样的水,该受多大的伤害啊。如果大家都乱丢滥弃,那我们上游的人也肯定扔了类似的东西,岂不是我们也在吃臭水?只有大家都在保护环境了,才有放心的水、蓝蓝的天。”
  “现在,上万个绿色发展小喇叭志愿者已经是镇安县城乡一道美丽的风景。”镇安县教体局普教股的工作人员介绍。
  大爱清尘
  王明升,一个身患三级尘肺病、时刻站在死亡线上的人,却用顽强的毅力,带着一支多半都是同患此病的志愿者,给尘肺病患人——自己的病友——送去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
  其实,王明升做志愿服务,需要付出比别人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因为他的肺80%已经钙化,呼吸十分困难。然而,王明升却在病痛面前没有退缩,只要身体允许,他就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进村入户,甚至经常手脚并用地爬上斜坡去看望病友,送去治疗必需品,帮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几年来,经过王明升的奔走呼吁,先后为危重病友募集制氧机50余台,善款20余万元,为163名尘肺病患者子女争取到助学资金40多万元。
  王明升身上有两件惊人的事,依照病情,王明升早就不行了,可他却还整天跑着帮助人;人们观念还停留在人去世后必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时,他却做好了去世后捐献器官的准备。他说,社会帮了我,这是我能为社会作的最后一份贡献。
  在镇安,还有像“镇安家园群”、县检察院31名义工等很多公益团体,他们走村入户,助老扶幼,关爱弱势群体,将各自微弱的小善举凝聚在一起,铸就着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