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鱼沟驻队的日子
张景治
文章字数:1464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按照县上惯例,每年要安排一批县级部门的干部下乡驻队抓农村工作,1978年安排了一批人分3个组分别去大荆的腰市、杨峪河的谢塬和北宽坪的广东坪驻队蹲点,时间为一年。我当年刚被调到县教育局工作,根据以往的先例先安排下乡锻炼一年,因此局里就安排我去下乡,地点是杨峪河谢塬鱼沟队。
  由于我在教育战线工作时间比较长,对农村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当时还是有点熬煎。在家准备的几天里,我找了不少农业方面的材料,尤其对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的技术翻了不少材料,还请教了村上一些老农。更可笑的是将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背的烂熟,并把二十四节气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材料搜集整理成笔记,以便在队上工作时参考。
  鱼沟队共有31户人家,进队后开了一次群众大会,队长介绍了我的情况,说:“上边派张同志今年驻我们小队帮助我们来搞生产,住在某某家,在各家各户轮流吃饭,除单身汉某某家外每户一天三顿饭。不要求吃多好,吃干净吃饱就对了。”我给大家也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我过去是教书的不懂农业,今年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共同商量如何把队上的生产搞上去,多打粮食增加收入,希望大家共同合作。
  吃饭问题除了一家单身汉外,鱼沟队正好30户,一月一家一天。一月后我觉得鱼沟群众生活还是很艰苦,粗粮多细粮少。我们驻队的干部一月30斤粮,国家一天补助二两共一斤二两。生活费8角,国家补助4角共一块二。一天一户一清,每月回单位领工资、取粮票并报销一次。领到粮票后到城关粮站换成零票,到银行换点零钱,以便在群众家里吃饭结账。
  尽管当时群众生活很艰苦,但他们对工作组的生活十分重视,早饭大多数去区政府跟前的食堂用一斤粮票买五个刀切馍,熬点稀饭,午饭多是面条,晚饭还是稀饭。开始群众以为我的饭量大,中午一大洋瓷碗面,还要用搪瓷盆晾多半盆。实际上我只能吃多半碗就够了,晚上只是一碗稀饭即可。
  谢塬村是个坡地多、平地少的贫穷队,一遇天旱就没办法。县上有意安排水电局局长罗太育来这里驻队,主要解决水的问题。根据县上意图,我们3人集中力量协同罗局长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疏通渠道,县水电局无偿资助了谢塬村两台抽水机,并通过县武装部与地区电业局联系无偿资助了两台高功率的变压器。由村上出劳力,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打成了两眼机井,解决了谢塬干旱问题,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能灌溉,可以说旱涝保收成。
  和群众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看到了村上大和泥吃大锅饭的弊病,摸索着是否另找一种方式来提高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分田到户不可能,试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搞一个“作业组”试试看,问题一提出来群众举双手同意。“作业组”就是把队上的劳动力分成两组,土地按等级分成两成,包工包产包投资到组,本组除过投资超产的部分归本组所有。当时群众的积极性很大,就三包的细节做了讨论并制定了方案,麦收后各组展开了紧张而又繁忙的平整土地挖窝施肥等工作。
  作业组正在积极操作实施的当儿,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分田到户怎么搞农业现代化》指责河南省某地分田到户的文章。这篇报道对作业组冲击很大,公社和大队还明确地指出了作业组偏离了大方向,但鱼沟的干部群众还是热心地搞作业组,生产没停。他们急于把生产力从守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由于各作业组的精心管理,当年秋季农作物长势良好,产量比往年好,群众尝到了小集体的甜头,奠定了作业组的发展基础。在半年总结会上,我还介绍了经验,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年终总结会上,由于搞作业组富有成效还被评为蹲点先进个人,奖励27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田到户更加提高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现在的鱼沟变成了新农村,家家户户也不再缺吃少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