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商州经济如何突围
文章字数:4131
  分组讨论,气氛热烈。

  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理念遵循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总体思路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具体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去产能。做好存量企业调查分析,支持产能过剩但行业优势明显的企业兼并重组或转型升级,坚决淘汰高污染企业、产能过剩领域无竞争力企业和依靠财政补贴及银行续贷维持的“僵尸企业”,坚决关停各类技术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去库存。采取“五个一批”措施,消化中心城区4800套53万平方米的存量商品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即: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一批;通过加快移民安置房、商品房、限价房和公租房“四方打通”消化一批;通过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消化一批;鼓励房地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主动降价让利消化一批;引导存量商品房通过改变房屋用途消化一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去杠杆。引导社会公众和企业树立金融风险防控和化解意识,控制个人及企业债务增速,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行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控政府债务规模,及时清理和化解各类政府性债务,保障金融和财政运行安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信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降成本。从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成本和税费、五险一金、电力价格等七个方面发力,坚决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彻底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补短板。补贫困人口较多的短板,通过五大现实路径和实施六大产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补经济质量不高的短板,通过狠抓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补旅游产业不强的短板,通过加大精品景区、美丽乡村、观光农业等建设力度,实现突破发展;补外贸出口偏低的短板,通过建立商山物流园陆路货运口岸、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措施,实现外贸加快增长;补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短板,通过加大民生投入、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落实惠民政策提升保障水平;补重点领域人才缺乏的短板,通过“双百人才计划”,出台各类优惠政策等积极招引和培育,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电子商务”五大新兴产业,坚持“抓大扶小”,以引进大企业、大产业为重点,扶持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关联配套、竞相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壮大工业主导产业。按照“集群发展、园区承载、项目支撑”的思路,保障骨干企业生产。为商洛印象、商丹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环境保障;加快荆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力促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企业全面生产,推动部分企业技改、扩产。
  加快三产提档升级。加快精品旅游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培育三产服务消费新热点。聚力抓好江山景区门户区、环山路、游步道、野果园和红岩寨等工程建设。推进蟒岭绿道生态景区建设,加快景区门户区、青年驿站、标准化绿道、红色文化展览馆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大溪谷生态颐养园、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进度。加快建立商山物流园二类陆路货运口岸。持续创新“互联网+生态商州”电商模式,积极推进电商进农村计划,实现“村淘”项目全覆盖。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围绕特色农业“八大件”,持续壮大“果、畜、菜、药”四大特色产业,创新扩展现代农业园区经营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引导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参与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扎实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和职业农民塑造工程,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出台《全区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奖励办法》,加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强化“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塑造区域发展的竞争新优势。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商洛电厂项目建设为重点,抓好市区“十大工程”、“十大棚改”、江山景区及江山美丽乡村、蟒岭绿道及北宽坪美丽乡村、环城南线、南秦湿地、森弗二期、新建商州区高级中学等项目,实施重点项目200个。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一体两翼”主核心板块建设。坚持市区共建,做好西街、朝阳片区、莲湖东侧回迁安置工作,强力推进行政中心北侧、北新街东片区等房屋征收和安置。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水、电、路、气、绿地、景观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商洛市体育场综合改造、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聚力建设重点城镇。升级打造秦岭特色城镇集群,加快南秦新区建设,塑造健康宜居新城。突出沙河子国家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打造中心城市副中心,塑造产城融合发展典范。重点打造大荆、腰市、北宽坪等小城镇,塑造特色城镇建设风貌。
  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会客厅”,实施紫荆峪和闵家河扩新升级工程,提升江山美丽乡村内涵,加快北宽坪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与精品景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农业园区融合组团发展,支持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特产店建设,发展民俗体验、观光度假、快乐骑行和自驾游等城市慢生活休闲产业。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选择性实施“村改居”,加快居民进城落户步伐,促进农民变居民,农民工变市民。推进路桥工程建设,加快40个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步伐,新修改造基本农田0.5万亩,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新修加固堤防20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解决3万人饮水问题。
  建设碧水青山生态宜居新商州
  扎实开展丹江污染防治。全面完成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持续加强城区三条沟域治理,推进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炼锌厂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丹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
  巩固城乡清洁工程成效。制定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维护城乡清洁、卫生、文明的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城乡“八有八无”标准,持续实施以“五清五改”为主要内容,实现“五化”目标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行动,巩固提升城乡清洁工程成效。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城周绿化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加强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监管,加快城周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进度,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省、市级生态镇村创建。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举措。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实施“蓝天工程”,巩固城市禁烧烟煤成果,形成“黄标车”治理、落后产能淘汰长效机制,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实施“碧水工程”,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对工业危废,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实施“安静工程”,加大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力度,营造安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市场准入,以“负面清单”方式列出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范围。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清理优化行政权力目录。建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加快撤并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客商评议股长”活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促进人才、资本、产业有机融合。加大招商引资,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持续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总体战。依照“一个规划统领、两个确保完成、三级组织推进、四大渠道筹资、五大路径保障、六大产业支撑”的脱贫攻坚作战方案,确保全年脱贫2.82万人。
  切实抓好保障房和移民搬迁项目。续建保障性住房991套,新增租金补贴450户。重点打造杨峪河下赵塬、沙河子5000户以上集中安置社区和大荆镇、腰市镇、夜村镇、刘湾4个千户以上集中安置点,把每个安置点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备、舒适宜居的新型城乡社区,逐安置点规划完善配套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加强技术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创业就业服务质量。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展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区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
  全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开展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及“双高双普”创建,加快新建商州区高级中学、思源实验学校、职教中心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坚持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加快商州民俗博览馆项目建设,完成腰市郭氏祠堂二期工程。完善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有序转诊制度,加快区中医医院建设进度。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大病患者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落实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基层治理、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普法教育,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协调、保护机制,深化民事民议工作机制,实现阳光信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综合整治,持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涉恶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