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斯人一去,商山萧瑟
周知
文章字数:1366
  2014年里头,几位长辈相继谢世,让我内心苍凉郁积终年不散,同时也感到生命的紧迫。波澜不惊的2015即将翻篇,我正暗自庆幸,却又突然听到高信先生仙游不返的噩耗,瞬间,心里奔涌的寒潮更甚当下的天气,惊愕悲伤之余,庾信《哀江南赋》中两句话随即窜上心头: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是的,先生的离去,不仅让我失去良师,更是商洛文苑倒下了一棵参天大树。
  毋庸置疑,高信先生是商洛文化无法替代的标签式人物之一。创作和理论是文学艺术的两条腿,在创作方面,文学自不必说,贾平凹、京夫、方英文同步全国甚至领先;以陈彦、陈正庆团队领衔创作的一系列戏剧作品,也为商洛赢得了“戏剧之乡”的美誉。而与之相比,倒显出文艺理论光焰要微弱得多,高信先生堪称建国后商洛土生土长的第一代文化学者,正是通过他的导入,曹靖华、王瑶、唐弢、华君武、蔡若虹这些现代文化大家,才向闭塞的商洛折射来纤毫光芒。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陕西日报》记者李佑民曾对高信先生作过一个专访,动因是贫困山区出作家并不为怪,出学者,而且是自学成才的现代文化学者,倒是有点神秘离奇了。的确,创作是生活阅历加个人天赋,像高玉宝崔八娃都能暴得大名;而学者,是知识积累加理性思考,按正常程序,无非一是学院培养,再是名师帮带或家学传承,还必须生活在相当的学术氛围之中。反观高信先生,仅有高中学历,生长在书籍匮乏年代,从事着与文化相去甚远的金融工作,商洛自古又是周礼不至的文化荒漠,其成才路程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及至成名,从他的《京华游学日记》中,我们依然能读到那丝丝难堪和心酸。有贾平凹京夫陈彦方英文们,商洛固然可堪文化绿洲,再加高信,绿洲之上无疑又着了层墨色。
  高信先生大半生都是在商洛度过,因填补学术空白为故土带来荣耀,尊敬者固然多多,病垢者亦然不少,原因无非有三。“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必成俗学。”高信由鲁迅笔名发韧,研究范畴是现代文学及美术,再延伸至出版和书话,非为显学,自己远离了急功近利,同时也没在周边播下人情种子。这是其一。高信为人率真,说话直抒胸臆,面对名宿大儒尚且不亢不卑,无意之中触动小文人脆弱的自尊在所难免。这是其二。高信形象孤傲,颇有些晋魏清流风范,不群不党,青眼白眼分明,道不同不相为谋,让好多人敬而远之。这是其三。殊不知,先生之傲源于其孤——1985年,我在《陕西工人报》副刊发表了篇漫画评论,因仅有500余字,自己都羞于提及,不承想受到他的关注,专门捎信让我前去见面;不久,我的朋友管上画了组指纹漫画,因素昧平生并未相邀,是他反过来主动撰文推介。由此可见,他还是想学途有同道,还是热心扶掖后辈创新的。自此30年间,我们情谊与岁月俱进,谈话范围从先秦到五四,从文学到美术,从出版到民俗,但却从未涉及男女、大政、官场人事及朋友是非,纵然家庭琐细也甚少,让我深深领教了他的书生意气,感受到他是为学问而生。我每每有豆腐块短文发表,都没逃出他的法眼,自然是鼓励的多些;他若有新著行世,也总是及时惠赠。他为自己作文“约法三章”:着笔往昔,着眼现在,追求史料性知识性与现实性的联姻。无论是书话随笔还是大块理论文章,与学院派学者的刻板不同,文笔流丽简约,用词精当准确,叙述平和冲淡,每到感情难抑时闪出一段“太公史曰”式的议论,既遣胸中块垒又给读者提神,如温水泡茶像读愈觉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