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县各镇办地名考
冯凌民
文章字数:1963
  三、清油河镇。清油河镇位于商南县北部,清油河西岸。镇政府驻清油河村,距县城15千米。主要河流有清油河、双沟、油坪沟。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系以其街外河边十里柳林而得名。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后湾秦岭美丽乡村及待开发的玉皇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
  五代后期,宋朝开国元勋郑子明曾在此住,时以打油卖油为生;因他打出来的油清香明亮而远近闻名,故此,人们便将柳林河改名为“清油河”。郑子明:姓郑,名恩,号子明、乳名黑娃;自小父母双亡,十多岁时只身来此,以打油卖油为生。他在这里与赵匡胤相遇,同赵匡胤、柴荣三结义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终身,流传下了“倒挂油”、“京娘洞”与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清油河与“三马”地等故事。
  “清油河”在秦、汉时期,便是“武关古道”上的一座名街,历朝历代皆在此设有“驿站”名“青云驿”,是武关外第一驿,位于商南境内。距长安510里。雍陶《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诗云:“苍黄负谴走商颜,保得微躬出武关。今夜青云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
  两岔河:原公社名、乡名。位于商南县西北部,因公社驻地两岔河村而名,距县城30公里,解放初设两岔乡,1958年为管理区,属试马寨公社;1960年与腰庄合并,成立两岔河公社,驻两岔河村。1962年,单独立社,迁到刘家湾村,仍沿用原名。面积71.2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团坪、油坪沟、双沟、前山、后山5个行政村,
  沙坪:原公社名、乡名。位于商南县境北部,因公社驻地沙坪而名,东邻河南省卢氏县弹子坪乡,面积102.7平方千米,人口0.2万人,辖碾子坪、腰庄庙、峡联、安坪、七盘磨5个行政村,距县城40公里。解放前,沙坪公社前身腰庄属洛南县管辖,解放初属丹凤县管辖,1958年划归商南县设腰庄管理区,1960年与两岔合并为两岔人民公社。1962年6月,腰庄、两岔分设为两个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中,因“腰庄”重名,更名为沙坪公社。1997年,撤销沙坪乡并入两岔河乡。2001年,撤销清油河乡、两岔河乡设立清油河镇。境内有著名的“玉皇尖”,海拔2000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有国营“腰庄林场”。
  四、富水镇。富水镇是陕西东大门,距县城10公里,与河南省西峡县、卢氏县接壤。全镇辖富水街、谢家店、桑树村、黄土凸、沐河、茶坊、马家沟、王家庄、洋淇、王家楼、黑漆河、赤地、湖田、油坊岭、龙窝、黄柏16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5919户,总人口20331人,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50亩。
  富水是历史名镇,富水古镇之“古”源于2800多年前周王朝古鄀国的旧址,时称“阳城驿”,后来成为秦楚的分界,西汉称富水为“汉王城”,“阳城驿”是官衙传递信息之驿站,商贾云集之名镇。据县志记载,富水前身为自北镇,古有阳城驿,唐德宗时避司业阳城姓讳而改名富水驿,清代改为“富水关”,明清两代均在富水设立巡检司。其含义是,富水东西二河相序南流,取水源丰富之义。汉朝曾形成十里长街繁华景象。出富水驿即进入河南省境,其沿途亦设有诸多驿站。它们分别是商於驿、临湍驿、官军驿、曲河驿和南阳驿。
  公元805年,唐代大诗人元稹由东台(今河南洛阳)御史贬为江陵(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3月20日至商南层峰驿(今皂角铺),在驿馆歇宿一晚,他面对往事,独对孤灯,彻夜不眠,写下一首长篇古体诗《阳城驿》,抒发内心的悲凉,当即寄给了长安的挚友白居易。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8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第三次踏上武关道,在富水写下《宿阳城驿对月》的著名诗篇,诗曰: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凰池上月,送我过商山。唐开成四年(公元831年)春,晚唐大诗人杜牧由宣州赴京任右补阙史馆修撰时,途经富水时顿生感慨,赋七律《商山富水驿》: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9月,诗人王禹偁被贬任商州团练副使时,到过阳城驿,留下《不见富水驿》的五十句长诗。清朝诗人许宸路过富水时写下《富水夹云》的名篇。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汉王刘邦同霸王项羽争进关中,欲夺天下,刘邦纳张良计,挥兵阳城驿,抢占地势险要的富水关口,并在此筑城扎寨,屯兵养马,养精蓄锐,富水因之称“汉王城”。刘邦初入富水时,登富水西分水岭北望军,后人在山顶建楼,名“望军楼”。刘邦因抢先占领了富水这一险要关口,赢得了先机,尔后进武关、越秦岭、占关中,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建立西汉王朝。西汉时期,富水形成了十里长街、人烟阜盛的繁荣景象。
  境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历史沉淀深厚,古有李自成屯兵娶妻生子而得名的生龙寨,今有新兴的茶坊泉茗旅游度假区,为“出豫入陕第一镇”。
  龙窝:原公社名、乡名。位于商南县东北部。原公社驻地位于县城13公里处油坊岭。在油坊岭西3公里处,有一奇特地形,居民集中。村内有一深潭,碧水清溪,潭侧3小山,形若蛟龙,头似伸进潭内卧饮潭水,其状十分逼真,故自清乾隆五年得名龙窝,远近闻名。